古典小说与人物分析
【摘要】人物,情节,发展为小说三大要素,而对于我,觉得人物形象与情节发
展为小说的灵魂,为其最吸引人的地方。而对于不同的小说来说其描写人物方
法与其人物形象的特点各有所长,却又有相似之处。《三国演义》中将人物真
人真事与传奇事件结合,《水浒传》中将人物的相似与相异进行对比而突出。
就此,对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和文章主旨与情节发展作
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物形象 描写手法 历史意义 现实意义
【正文】
(一)《西游记》
作为最早接触到的古典小说,西游记可以说伴随了自己的童年。其中,孙悟
空的武艺高强,勇敢机智,唐僧的善良坚持,猪八戒的胆小懒惰,沙和尚的忠厚
老实都令我印象深刻。进入大学,却又对小说中人物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西游记》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唐僧和孙悟空的形象。在大家印象中,唐
僧除了不会武功之外,其他的方面都十分优秀,但如今上课之后仔细想来,到觉
得他除了泛滥的善良以及对求佛之路的坚持之外简直一无是处,反倒是曾经觉得
太过无法无天的孙悟空却优点多多。
唐僧作为西天取经路上无可争议的领袖,其信仰虔诚,不畏艰险,但又在遇
到妖怪时胆小如鼠,不是吓得说不出话来,就是坐立不稳从马上翻滚落地。对那
些纵容下属的菩萨神仙也异常恭敬,却对百般维护自己的大徒弟万分苛责,在大
徒弟打死妖怪之后,不分青红皂白念紧箍咒,“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
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其反映出来封建
家长权利的滥用,在古代父为子纲(师傅地位与父亲相当),其中家长对后辈的过
分管控以及家长权利的滥用被表现十分生动夸张。其对内对外如此冲突的表现,
归根结底为权利腐朽的结果,正如那清末政府,对外屈膝对内欺压百姓镇压起义,
其权利机构的腐朽已经不堪入目。而现如今,那些在领导面前谄媚,对下属苛刻
的人,不也正是由于手中的权利腐朽而作祟?这值得我们深刻反省。
而被视为无法无天的孙悟空,我却认为是一个有情有义,胆大心细的汉子。
他不畏强权,大闹天宫;他在师傅的多次误会下,仍敬职敬责,就算被师傅赶走
都心念师傅;他在每次离去为师傅化缘之时,都为师傅在地上画一个圈,护其周
全。其实可以发现,在《西游记》中,佛教不再是一片净土,而道教却更加变成
了妖魔鬼怪的象征,同时对封建专制也进行了有力的抨击。从古代开始,就有封
建统治者使用佛教和道教进行巩固统治,愚昧民众的做法,作者在此表达了对封
建专制压迫人们的讽刺以及对佛教与道教被统治者利用,进而愚昧民众,从思想
上压迫民众的抨击与讽刺。
(二)《三国演义》与《水浒传》
作为一个男孩子,这两部名著可以说是我最为喜欢的了。小时候最为佩服武
松的武艺高强行侠仗义,羡慕诸葛亮与吴学究的足智多谋,憧憬刘,关,张三兄
弟的桃园结义。如今细想来,发现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
《三国演义》之中,忠觉的关羽与奸绝的曹操,本就在不同阵营,一个拥
护刘备,光复汉室,一个挟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且一忠一奸,性格也
为矛盾的两面。作者对他们的形象塑造,不只是停留在对人物的单独描绘,而是
把他们的对立性格放在一起,给与灵活的刻画。曹操是一个乱世奸雄,他性格狡
诈残酷,“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他的人生哲学。他恩将仇报,
杀害吕伯奢一家,他为报父仇进攻徐州,“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关羽
是“忠义的化身。”他与刘备、张飞的“桃园结义”,誓同生共死,共扶汉室。可
以说关羽是一个为了尽“忠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铁汉。本应该矛
盾巨大两人,却产生了惺惺相惜的结果。关羽落入曹操的手中,曹操对其十分敬
佩,没有将其杀害,在诱惑关羽多次无果后,他不得不由衷地感叹道:“事主不
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最终让其逃回了蜀国。而在后来,关羽为报答曹操
在华容道将其放走,正如毛宗岗评论说:“以豪杰折服豪杰不算奇,以豪杰折服
奸雄则奇,以豪杰敬爱奸雄不奇,以奸雄敬爱豪杰则奇,豪杰而折服奸雄,则是
豪杰中有数之豪杰,奸雄中有数之奸雄。”
同样,《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中最具江湖豪情的一部,其中的人物形象的
刻画同样无比精妙。在这本书中作者描绘了108好汉,其中有很多相似的人物但
却又有其中不同之处,即“同而不同处有辨”。就例如鲁智深与武松两人,都是
急性子,都是俗话说的绿林好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是武松虽长得一边人才,
看似有勇有谋,其实在其血溅鸳鸯楼一集,不问青红皂白弑杀成性,将无关人等
都杀得干干净净,看似是为了不暴露自己,但是有在墙壁上写到,“杀人者
打虎武松也”,其鲁莽弑杀的本性暴露无遗。而鲁智深,长得一副粗人样,
却粗中有细,在拳打镇关西一章中,在失手打死镇关西后,他临危不乱,
先是诈了一下围观群众,然后一会家马上就离开,既没有滥杀无辜,也让
自己得以逃脱。二者对比,更加突出了二者性格的差异。其中达到了共性
与个性的高度统一,为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结论】三部名著,在描写人物,塑造人物形象上各有所长,在反映人物性格的
同时又具有其历史与现实意义,影响深刻。为古典小说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