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化学与放射化学试卷

普通化学与放射化学试卷

第页 共5页
1
南华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普通化学与放射化学 课程试卷(A/B 卷、05级矿资专业)
一、填空题:(每空 1.5 分,共 30 分)
1 Q V =△U 的应用条件是 封闭系统 ; dv=0
;w ,
=0

2 在温度T 和压力p 时理想气体反应:(1)2H 2O (g )=2H 2(g )+O 2(g ) K 1θ
(2)CO 2(g )=CO (g )+1/2O 2(g ) K 2θ
则反应:(3)CO (g )+H 2O (g )= CO 2(g )+H 2(g 的 K 3θ
应为
32K K θθ=。

4放射化学的特点 放射性 、不稳定性 、 低浓度和微量 5某一核素在裂变过程中产生的几率,称为 裂变产额 。

6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2 ,价电子构型为 3d 54s 2 。

7超导电性是指当温度降到接近 绝对零度(0K ) 时,许多金属的导电性会突然变得接近 无限大 的性质。

8府蚀电池中,极化使阳极的电极电势 增大 ,阴极的电极电势 减小 ,腐蚀速率 减慢 。

9按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特性可将材料分 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生物医学材料。

二、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
1.下列符号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D ) (A)T
(B)P (C)U (D)Q
2.下列物质的△f H m θ
不等于零的是( D)
(A) Fe (s) (B) C (石墨) (C) Ne (g) (D)Cl 2 (1)
3.在下列几种反应条件的改变中,不能引起反应速率常数变化的是( C ) (A) 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 (B) 改变反应体系所使用的催化剂
(C) 改变反应物的浓度(D) 改变反应的途径
4.101℃下,水沸腾的压力是( C )
(A) 1标准大气压(B) 略低于1标准大气压
(C) 略高于1标准大气压(D) 无法判断
5.对于电池反应Cu2++Zn=Zn2++Cu欲使其电动势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有( C )
(A)降低Zn2+浓度(B)增大Zn2+浓度(C)减小Cu2+的浓度
6.将1.00g硫溶于20.0g萘中,所得溶液的凝固点比纯萘的低1.33℃,己知萘的K f为
6.8℃·kg·mol-1,则此溶液中硫的分子式为( D )
(A) S2(B) S4(C) S6(D) S8
7.最先成功解释氢光谱的科学家是( B )
(A)里德伯(B)玻尔(C)薛定愕(D)普朗克
8.下列分子中键有极性,分子也有极性的是(B )
(A)CCl4(B)CO (C)BF3
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 键长越长,分子的偶极矩愈大(B) 单原子分子的偶极矩为零
(C) 对称分子的偶极矩为零
10.正离子极化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 D )
(A)离子的电荷(B)离子的半径(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D)和这3个因素都有关系11.下列物质中属于致癌的是( A )
(A)2,3-苯并芘[a] (B)谷氨酸(C)利血平
12.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弱的是(C )
(A)H3PO4(B)HClO4(C)H3AsO3(D)H3AsO4
13.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 )
(A)SiC (B)SnCl4(C)AlCl3(D)KCl
14.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最主要是因为(B )
(A)增加了分子总数(B)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C)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D)促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15.下列那种元素不是超铀元素( D )
(A)Np (B)Am (C)Bk (D)Ra
三、名词解释(共 5 小题,共 10 分)
1、分配系数:某一物质M在不相溶的两相中达到分配平衡即在两
相中的浓度不再变化时,它分别在两相中的表观浓度之比称为分配系数,可用D表示。

2、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但能量和放射性衰变方式不同的核素。

第页共5页 2
3、LET:是指传能线密度,即入射粒子在单位径迹长度中损失的能量。

4、活化产物:是物质在中子等粒子作用下,发生核反应而产生的放射性核素。

5、标记化合物:是指化合物中某一个或多个原子和其化学基团被其易辨认的同位素或其它易辨认的核素或基团所取代而得到的产物。

四、问答题(共 3 小题,共 15 分)
1、放射性示踪法有那些特点?这些特点对生物及医学研究有何便
利?
答:放射性示踪法特点:1,灵敏度高2,测量方法简便3,能揭示原子、分子的运动规律及其它方法难以发现的规律。

因此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在生理剂量条件下研究微量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而且能分辨出体内原有的分子和实验中能定量地测定代谢物质的转移和变化规律,确定在各器官中的分布。

2、那些因素影响土壤对放射性核素的吸附?
答:影响土壤吸附的因素很多,但大致因素可分为放射性核素因素和土壤两个方面。

土壤因素又包括(1)土壤的种类和颗粒大小(2)土壤的pH值(3)土壤中配位体的含量(4)土壤中天然载体的含量(5)土壤的含水量(6)土壤中的氧化还原物质
3、铀、钍、镭、钋在水溶液中各有那几种价态?各以什么价态最稳定?
答:U有+3、+4、+5、+6价、其中最稳定的是六价铀;
Po有-2、+2、+4、+6、+3,其中最稳定的是四价的钋;
Th有+4
Ra有+2
五、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
2.常温下所有单质的标准摩尔熵都为零。

(×)
3.AgCl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所以AgCl是弱电解质。

(×)
4.电解质精炼铜,以粗铜为阴极,精铜为阳极。

(×)
5.HCN是直线形分子,所以是非极性分子。

(×)
6.FeCl3的熔、沸点比FeCI2的低。

(对)
第页共5页 3
第页 共5页
4
7. 自旋量子数m=±2
1,即表示它的值是+
21或-2
1。

(×) 8. 根据分子碰撞理论,只要分子发生碰撞就可以生成产物。

(×)
9. 任何纯净物质的标准生成焓值等于零。

(×)
10. 活化能是指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所具有的平均能量。

(×) 六、计算题(共 2题,共 20 分) 1、(本题 10 分)
试判断下列原电池的正、负极,并计算其电动势。

Zn │Zn 2+(0.001mol·L -1)││ Zn 2+(1mol·L -
1) │Zn
解:由附录7查得E θ
(Zn 2+/Zn )=-0.7626v 根据能斯特方程可写出
2220.05920.0592(/)(/)lg{()/}07626lg 0.0010.85122
v v
Zn Zn Zn Zn C Zn C v v θθϕϕ+++=+
=-+=- 又根据代数值大的电对最为(+)极代,数值小的电对作为(-)极,所以盐桥左边为负
极,盐桥右边为正极 即
22()|(0.001/)||(1/)|()Zn Zn mol L Zn mol L Zn ++-+
()()0.7626(0.851)0.088E v v v ϕϕ=+--=---=
2、(本题 10 分)
计算下列反应在298.15K 时(准确的)和500K 时(近似的)K θ
值。

CaCO 3(s )=CaO (s )+CO 2(g )
解: CaCO 3(s )=CaO (s )+CO 2(g )
Δf H m θ
(298.15K)kJ/mol –1206.92 -635.09 -393.5
Δf S θ
(298.15K)
J ·mol -1·K -1
92.9 39.75 213.64
1
1
(298.15){(635.09)(393.5)}(1206.92)178.33(/)(298.15){(39.75)(213.64)}(92.9)160.49H K kJ mol S K J mol K
θθ
--∆=-+---=∆=+-=∙∙
T=298.15K
第页 共5页
5
160.49
(298.15)(298.15)(298.15){178.33298.15}/130.481/1000
G K H K T S K kJ mol kJ mol θθθ∆=∆-∆=-⨯
= 23
(298.15)130.481000
ln 52.64
8.314298.15
1.410G K k RT k θθ
θ--∆-⨯===-⨯=⨯ T=500K 时
160.49
(500)(500)(500){178.33500}/98.08/1000
G K H K T S K kJ mol kJ mol θθθ∆=∆-∆=-⨯
= 11
(500)98.081000
ln 23.595
8.314500
5.6910G K k RT k θθ
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