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高考考点与模块对照
必修三
考点1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对应点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第五章第一、二节要求(考纲)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人
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
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影响;4、产业转移和
资源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
教学难点重点(1)区域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2)
区域差异的分析;(3)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其
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4)产业转移及其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
模块与高考试题对应中学生的盲点(1)区域空间定位能力较弱;(2)立足总体
性,掌握区域的综合特征以及从区域差异性
入手,辨析比较区域间自然和人文要素的不
同的能力欠缺。
(3)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涉及的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分析;(4)结合
区域地理采用比较法区别知识的异同,联系
实际论证知识的方法不熟练。
考点2 区域可持续发展
对应点必修三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
要求(考纲)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
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2、流域开发
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
理的对策措施;3、区域农业的生产条件、布
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4、区域能源、矿产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的关系;5、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重点(1)水土流失及其防治(2)土地荒漠化及
其防治(3)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4)湿
地减少及其原因和危害(5)河流水文、水系
特征和综合开发整治措施的分析;(6)对比
联系法分析能源基地建设的条件和综合利用
的措施分析(7)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和方向的
分析(8)城市区域综合整治措施的分析
模块与高考试题对应中学生的盲点结合所学知识和方法,通过图文资料分析说
明某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
性强的有效措施,以及对区域发展应注意的
问题和发展方向提出创造性建议等问题,没
有形成分析的思路,缺乏善于自主联系、总
结、整合、分析的习惯和能力
考点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对应点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
要求(考纲)1、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
用2、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数字地
球的含义
教学难点重点(1)结合各种信息资料,分析3S技术在生
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2)结合国土整治、
资源开发、生态建设与保护以及自然灾害监
测等社会热点问题,分析3S技术在交通、治
安、救助导航以及农业、环境监测、灾害监
测与救助中的应用。
模块与高考试题对应中学生的盲点在具体的应用案例中混淆3S技术的应用
备注“要求”:1对所列只是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景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2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景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