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5.2.1平行线授课人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理解平行线的
意义,了解同一平面
内两条直线的位置
关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
公理及其推论的内
容;
3.会根据几何语句
画图,会用直尺和三
角板画平行线.
数学思考
能从模型的操
作及实际生活中抽
象出平行线的概念.问题解决
能过一点画出
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情感态度
通过对几何模
型的操作,培养学生
的直觉思维和创造
性思维,使学生获得
成就感.
教学
重点
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教学
难点
对平行公理的理解.
授课
类型
新授课课时教具三线相交模型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引入】
(多媒体展示)
如图5-2-4,观察生活中的图
片.
图5-2-4
思考:图中的游泳池中的分道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
情景引入新课,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线、铁轨、操场上跑道中的分道
线会不会出现交点?在位置上
给人怎样的感觉?
(续表)
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1】探究平行线的特点
平行线的特点:(1)在同一平面且不相交;(2)直线.
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如图5-2-5所示的两条直线a,b互相平行,记作“a∥b”,
读作a平行于b.
图5-2-5
问题:
(1)平行线应该满足哪些条件?(同一平面内、不相交(即无交
点))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
【探究2】平行线的画法
先由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并示范平行线的画法.
画法:一放二靠三推四画.(如图5-2-6)
图5-2-6
学生自己练习试一试.
【探究3】平行线的基本事实
学生在了解平行线画法的基础上,继续练习:
过已知点P作已知直线l的平行线.
图5-2-7
提问:经过点P可以画多少条直线与已知直线l平行?
师生总结平行线的基本事实: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
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注意:正确理解“有且只有”的含义,它包含两层意思:
“有”表明存在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表明与已
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是唯一的.
【探究4】平行线基本事实推论
在【探究3】的基础上,另找一点B,继续让学生自己画出与
直线l平行的直线.
1.通过对平行
线画法的讲解,
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动手动脑
的能力,在独立
练习中体会手
脑结合的乐趣.
2.以画平行线
为线索,循序渐
进,一步一步让
学生自己归纳
出平行线的基
本事实及推论.
图5-2-8
提问:在这三条直线中,任意两条直线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师生共同得出一个基本事实: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
平行.
(续表)
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应用举例】
例1如图5-2-9,已知直线a和点B,C.
(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
(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1)中所作的直线平行吗?
图5-2-9
图5-2-10
解:(1)如图5-2-10,过直线a外的一点B画直线a的平
行线,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a平行.
(2)如图,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1)中所作的直线
平行.理由如下:
∵b∥a,c∥a,
∴c∥b.
利用新知解决
问题,根据相关
性质进行推理.
【拓展提升】
例2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会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交点
个数?
解:(1)如图①,三条直线互相平行,此时交点个数为0;
知识的综合
与拓展提高应
(2)如图②,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此时交点个数为1;
(3)如图③,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交于一点,此时交点的个数是3;
(4)如图④,其中两条直线平行,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此时交点个数是2.
图5-2-11 考能力,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活动四:课堂总结反思【当堂训练】
一、填空题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_相交和平行__
两种.
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是__1__,两条直线平行,交
点的个数是__0__.
二、判断题
1.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它
与另一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课后作业:
课本第15页习题5.2第3题;第16页习题5.2第8,9题;
第17页第11题.
通过练习
进一步巩固所
学平行线的概
念及性质.
(续表)
活动四:课堂总结反思
【板书设计】
5.2.1平行线
通过知识框图
浓缩本节知识,易于
学生理解.
【教学反思】
①[授课流程反思]
本节从学生熟悉的、常见的身边事物出发引入平行线的
概念,亲切自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②[讲授效果反思]
通过本节教学,学生理解了平面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回顾反思,找出
差距与不足,形成知
识及数学体系,更进
a
C
B
基本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为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③[师生互动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平行现象,然后让学生归纳两直线平行的概念.归纳平行公理的推论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指导. ④[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题题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一、自学范围(12页练习) 二、自学目标: 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和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 知道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
2.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公理推论, 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三、自学重点:
平行公理也及平行公理的推论 四、自学过程:
1、自学12页思考,体会在平面内两条直线能存在几种位置关系?
2、根据课本填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存在一条直线a 与直线b 不相交的位置,这时直线a 与直线b 互相 ,记作:
3、举出生活中平行的例子。
4、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动手画一画。
5、自学13页上方的思考:(该怎样经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呢)(提示:参考一下13页下面的思考)
用三角尺和直尺分别过B 点和C 点作直线a 的平行线b 和c 。
(1)过点B 能作 条 (2)过点C 能作 条
6、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7、在上面的作图中,b ∥a c ∥a,那b 与c 平行吗?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想一想为什么)
五、学效测试:
8、12页练习
9、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
A.平行或相交
B.垂直或相交;
C.垂直或平行
D.平行、垂直或相交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一点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11.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若其中有两条且只有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交点的个数为
(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③若线段AB与CD没有交点,则AB∥CD;④若a∥b,b∥c,则a与c不相交.
A.1个
B.2个
C.3个
D.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