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44~45页。
课时目标
1.使学生掌握几十几加几(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正确计算。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初步了解竖式和算理的联系,体会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初步了解竖式和算理的联系。
教具学具课件或挂图、小木棒、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教师讲故事引人:有一天,兔妈妈带着小白兔到大森林里去采蘑菇,妈妈采了23个,小白兔采了4个(出示课件或挂图)。
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妈妈比小白兔多采几个?小白兔比妈妈少采几个?一共采了多少个?
设计意图:用童话故事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兴趣。
培养学生利用已获得的数学信息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与体验
1.一共采了多少个?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学生列式。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3+4=
请大家想一想应该怎样算?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说出自己摆一摆的过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再汇报。
学生动手摆小棒计算,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然后汇报。
列式是23+4=27(个)。
用小棒摆:单根的和单根的加在一起再和整捆的相加。
3.引导学生汇报,并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笔算的一般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完成试一试,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算的,教师强化用竖式怎样算,并让学生用竖式算一算。
设计意图:从直观操作到抽象算理,结合摆小棒时的操作过程,探索出用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
结合学生的操作和对数位的理解,让学生初步了解竖式是怎样来的,体会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道理,从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实践与应用
练一练
第1题完成竖式。
第2题可设计多种形式来进行练习。
第3题,要求学生看图,弄清题意,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灵活多样的练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学习活动。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第六节两位数加一位数
教学内容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46~47页。
课时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3.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重点难点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
2.理解个位与个位相加以及进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
投影仪,答题纸,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第一组:8+6=7+9=7+4=
第二组:20+15=16+50=13+40=
第三组:31+5=24+2=32+6=
学生完成后,师生分析每一组算式的不同点。
2.引人新课。
在刚才的练习中,31+5你是怎样想的?24+2呢?(强调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教师:如果把“24+2”改成“24+8”应该怎样想?(教师引出课题并板书。
)
二、探究新知
1.学生操作,形成表象。
(1)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桌上用小棒摆出27+8。
(左边放两捆小棒和7根小棒,右边放8根小棒。
)
(2)想一想。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启发:要把两部分小棒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根?应该先怎么做?引导学生先把左边的7根小棒和右边的8根小棒合起来,得到15根小棒。
教师继续鼓励学生思考:这15根应该怎么办呢?
生:把它和另外两捆小棒合在一起。
生:先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再和原来的两捆加起来。
师:现在一共有几捆和几根小棒呢?
生:一共有3捆小棒和5根小棒。
(3)说一说。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同桌同学再摆一摆,边摆边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4)讨论交流不同算法。
师:你还可以怎么算?
生:先算7加8得15,15再加20得35。
教师写板书。
生:我还可以先把8分成3和5,因为3加7等于10,27加3就是30,最后再加5得35。
学生边说,教师边写板书。
(5)教学列竖式计算。
引导学生,用竖式算,师生边对话边板书。
让学生说一说,2在哪一位上,表示什么,7在哪一位上,8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
7加8等于15,在个位上写5,满十进1(向十位进1)。
2.师生交流,归纳算法。
说一说,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个位数相加,再用得到的数与整十数相加。
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当个位满十时,要向十位进1。
生:在计算时,不要忘了十位要加1。
教师表扬学生提醒得好。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一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先把个位数相加,然后再用它们的和与整十数相加。
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47页试一试。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巩固发展
完成练一练。
1.第1题。
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找出个别错题,分析一下错误的原因,改正过来。
2.第2题。
师:(投影出示图)谁来读一读已知条件和问题。
学生读题后,列出算式,并解答。
3.看谁做得快。
投影出示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自主小天地
把自己编的题或算式写在书上,并和同桌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