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化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河南省化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 1 — 附件1 河南省化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化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以下简称“风险评估”)的编制和开展,最大限度的减少化肥企业对周围环境的危害,保障公众安全,更好的为化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全面评估我省化肥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特制定本指南。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河南省化肥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规定了河南省化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护法》;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 — 2 —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公告2016年第74号);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 941-2018);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环办应急〔2018〕8号);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 《河南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豫环文〔2015〕116号);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豫环文〔2018〕58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 30000.2-GB 30000.29);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 50351); 《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747); 《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 3015);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 50483-2009); — 3 —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程》(GB 20576-GB 20602); 《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中国石油企业标准Q/SY 1190-2013); 《水体污染事故风险预防与控制措施运行管理要求》(中国石油企业标准Q/SY 1310-2010)。 本指南内容引用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1)化肥企业:指用化学方法制造或者开采矿石,经过加工制成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等)的企业。 (2)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3)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是指企业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4)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指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扩散等特性,在意外释放条件下可能对企业外部人群和环境造成伤害、污染的化学物质。简称为“风险物质”。 — 4 —

(5)风险物质的临界量:指根据物质毒性、环境危害性以及易扩散特性,对某种或某类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规定的数量。 (6)环境风险单元: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风险物质的一个(套)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企业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装置、设施或场所。 (7)环境风险受体:指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可能受到危害的企业外部人群、具有一定社会价值或生态环境功能的单位或区域等。 (8)清净废水:指未受污染或受较轻微污染以及水温稍有升高,不经处理即符合排放标准的废水。 (9)事故废水:指事故状态下排出的含有泄漏物,以及施救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废水、清净废水、雨水或消防水等。 4 环境风险评估的要求 (1)企业可以自行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也可以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应当及时划定或重新划定本企业环境风险等级,编制或修订本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未划定环境风险等级或划定环境风险等级已满三年的; 2)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 3)企业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的种类或数量、生产工艺过程与 — 5 —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或周边可能受影响的环境风险受体发生变化,导致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变化的; 4)环境安全隐患排查过程中发现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的; 5)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6)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并造成环境污染的; 7)存在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形。 (3)新、改、扩建相关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环境风险评价内容,可作为所属企业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的重要依据。 5 环境风险评估的程序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按照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环境应急管理差距分析、制定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划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五个步骤实施。 6 风险评估的内容 6.1 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 6.1.1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单位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单位所在地、中心经度、中心纬度、所属行业类别、建厂年月、最新改扩建年月、主要联系方式、企业规模、厂区面积、从业人数等(如为子公司,还需列明上级公司名称和所属集团公司名称),并制作企业地理位置图、厂区平面布置图、周边 — 6 —

环境风险受体分布图,企业雨水、清净废水收集和排放管网图,污水收集和排放管网图以及所有排水最终去向图,并作为评估报告附件。可参考表1列表说明。 表1 企业基本情况一览表 企业名称 单位所在地 中心经度 中心纬度 行业类别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建厂日期 最新改扩建日期 法定代表人 联系方式 厂区面积 从业人数 规模 企业环评审批、 验收等手续情况

企业周边自然环境及环境质量情况可参考表2列表说明。

表2 企业周边自然环境情况及环境质量一览表

周边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气候类型 历史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

环境功能区划

地表水 地下水 环境空气 土壤

最近一年环境质量现状

地表水 地下水 环境空气 土壤 — 7 —

6.1.2 环境风险识别 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识别对象包括:1)周边环境风险受体;2)涉及环境风险物质和数量;3)生产工艺;4)环境风险单元及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5)现有应急资源等。 (1)化肥企业周边环境受体 1)大气环境风险受体 列出企业周边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情况,以企业厂区边界计,周边5公里范围内大气环境风险受体(包括居住区、医疗卫生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科研单位、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公园等)并列表说明下列内容:名称、规模(人口数、级别或面积)、中心经度、中心纬度、距企业距离(米)、相对企业方位、服务范围(取水口填写)、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2)水环境风险受体 列出企业雨水排口、清净废水排口、污水排口下游10公里范围内水环境风险受体(包括集中式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或具有水生态服务功能的其他水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及涉及跨省界情况,以及按受纳河流最大日均流速计算,水体24小时流经范围内涉及国界等情况,并列表说明下列内容:名称、规模(级别或面积)、中心经度、中心纬度、距企业距离(米)、相对企业方位、服务范围(取水口填写)、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 8 —

3)土壤环境风险受体 列出企业周边土壤环境风险受体情况:以企业厂区边界计,周边5公里范围内土壤环境风险受体(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居住商用地)情况。 (2)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种类、数量 针对企业的生产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燃料、“三废”污染物等,列表说明下列内容: 物质名称,化学文摘号(CAS号),目前数量和可能存在的最大数量,在正常使用和事故状态下的物理、化学性质、毒理学特性、对人体和环境的急性和慢性危害、伴生/次生物质,以及基本应急处置方法等,对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附录A(以下简称“附录A”)判断环境风险物质类型。可参考表3列出企业所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表3 企业所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序号 名称 CAS号 存在量(t) 储存方式、条件 贮存 地点 标准临界量(t) 是否为环境风险物质 环境风险物质类型

1

2 ... 1)计算涉气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化肥企业涉气风险物质包括附录A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部分全部风险物质以及第八部分除NH3-N浓度≥2000mg/L的废液、CODCr浓度≥10000mg/L的有机废液之外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