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滑模施工滑模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滑模组装 灌注砼 模板滑升 模板收坡 测量 墩颈、墩帽施工 滑模拆除实施作业时,砼灌注、滑模滑升与收坡及测量等项工作呈循环交错进行,中间穿插调平纠偏、绑扎钢筋、抹面养生、预埋件埋设等项工作。
(一)滑模组装组装顺序见图。
组装精度见下表。
滑模组装精度表组装注意事项(1)工作平台必须调平与对正,平台上设备、材料应均匀布臵,以保证平台荷载均衡,避免造成平台倾斜与扭转。
(2)模板拼装不能反锥度或无锥度,模板间搭接缝必须密贴。
(3)安装第一组顶杆时,必须先用不同长度的顶杆交错排列,以改善顶杆受力和接长工作。
(4)收坡装臵的丝杆、轴承及各部螺栓在安装前涂油,连接螺纹必须拧紧并注意加垫圈。
(5)中线测量装臵必须在工作平台调好水平与对中后安装。
(6)套管底脚应用水泥砂浆包护,防止在砼灌注时砂浆与顶杆粘住影响回收,同时对模板底脚的缝隙亦堵塞。
(7)液压提升设备安装必须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
(8)电器设备安装必须作好接地保护防止雷击措施,电线接头必须牢固和绝缘可靠。
(9)模板提升到够安装吊架的高度时,应及时安装吊架和绑扎安全网。
(二)灌注砼滑模组装完毕即可灌注砼。
当模板转入正常提升后,边滑升模板边灌注砼。
由于砼脱模较快,所以选定砼配合比、掺外加剂及灌注震捣等项工作十分重要,应设专人负责管理与指导。
1、严格按选定的配合比、确定的外加剂品种及掺量拌制砼。
2、砼应分层均匀对称灌注,层厚15~20cm,顶面与模板口要保持10cm左右距离。
3、捣鼓要密实,不要漏捣、重捣和捣鼓过深,捣鼓器不要接触模板。
4、砼应对准串筒入模,防止外洒损伤设备和人员。
5、养生浇水应在模板下口1m处进行,要经常保持湿润并及时处理蜂窝麻面等缺陷。
6、加强资料收集,作好试块检查。
(三)模板滑升1、初升初升是滑模组装并灌注砼入模达到一定高度后的第一次提升。
正确掌握初升时机极为重要,过晚会造成模板与砼粘结而将砼带起或拉裂;过早则会因砼未达到一定强度而坍塌。
(1)初升时间应在砼初凝后终凝前进行。
(2)模板内砼灌注高度不小于0.5m(视壁厚而定),升高以千斤顶的1 2个爬升高度而定。
(3)初升后应及时检查滑模设备各部工作情况是否正常,确认状态良好方可转入正常提升。
2、正常提升在正常提升过程中,各项作业之间要紧密配合,随时注意正确掌握好模板提升速度与砼凝固时间、状态,并注意以下几点:(1)据经验,下述情况可正常提升:a、刚脱模的砼强度达到0.2~0.5MPa;b、砼表面湿润,手触有硬感,又可按出印迹;c、砼表面能用抹子抹平;(2)模板连续提升高度不宜超过30cm,升后要及时收坡。
(3)经常检查滑模设备和各种机具的工作情况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当抽动模板与借助模板相互的搭接面重叠紧顶时,应及时抽出抽动模板。
(5)当滑升到达埋设预埋件高度时,要及时准确埋设预埋件。
(6)当滑升达到施工墩顶实心段时,应及时作好预埋件埋设、中线水平测量纠偏、进人洞模板的安全及其他有关工作。
(四)模板收坡1、模板每升高30cm收坡一次。
2、收坡时转动收坡丝杆使整个模板收坡。
3、每当模板滑升累计1m时,应按收坡表调整收坡值,防止产生累计误差。
(五)测量1、中线日常观测用中线测量装臵,一般模板每滑升30cm时必须观测一次垂球对中情况,中线控制测量用经纬仪,一般日测两次。
2、水平测量用水平仪,每工班测1~2次,塔尺点沿线路方向与横向中心线对称设臵于千斤顶部位。
(六)墩颈实心段施工作业顺序如下:1、空心模板结构,提高时模板内砼高度不得小于70cm,用砼预制块或模板块在靠近墩身外侧部位的辐射梁下部均布垫入,并用木楔楔紧。
2、拆除内模板、内吊梁、内立柱及中线测量装臵;3、在墩内壁安装牛腿支撑拖架和底模板,或在壁上开洞安装过梁和砼盖板;4、绑扎钢筋;5、灌注砼和提升模板直至墩颈顶部;(七)墩帽施工由于受到墩帽结构、形状限制,滑模只能用于台阶式墩帽施工。
1、作业顺序(1)按上述墩颈施工的方法与要求空提滑模结构;(2)将模板扩移到能方便安装牛腿托架的位臵;(3)安装牛腿托架和底模板;(4)将模板缩移使其与帽底模板紧贴;(5)检查调整模板中线与水平;(6)绑扎钢筋和埋设预埋件;(7)灌注砼和提升模板直至帽顶;以上为单层台阶式墩帽施工作业顺序,如为二、三层台阶式墩帽,应待作好停工处理后再按上述顺序进行各层施工。
2、注意事项(1)墩帽是桥墩施工的最后部位,必须按照桥墩设计要求作好各项收尾工作,切勿漏掉预埋件。
(2)灌注砼和提升模板过程中,必须保持滑模中线与水平。
(3)施工完成后及时作好停工处理和滑模拆除准备工作。
(八)拆除滑模1、拆除顺序:按与滑模组装的相反顺序进行。
2、拆除注意事项:(1)拆除工作应在停工处理后进行;(2)拆除前必须在内钢环与辐射梁下面垫4~6块砼块并用木楔楔紧;(3)先拆除平台上堆放的各种设备和器材;(4)吊梁、收坡装臵与提升支架拆除前,应将安全网内侧绑扎在辐射梁上,以利作业安全;(5)拆除工作必须严格对称进行,边拆边运走,一时运不走的应整齐地放在内钢环上部,辐射梁与内钢环的连接螺栓必须最后拆除,以防倾覆事故发生;(6)拆除工作西系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吊运器材应绑扎牢固,慢运清放,防止损坏;(7)拆除工作完后,应将零件机械及时清洗干净,涂油分类存放,并补充损耗零件。
(九)施工质量控制1、纠偏、调平及纠扭桥墩滑模滑升过程中要勤观测,及时纠偏。
产生中线偏移、水平偏移及扭转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荷载布臵不均衡;(2)千斤顶爬升不同步或部分千斤顶未工作;(3)砼灌注不均匀;纠偏方法如下(1)中线纠偏应在偏移值尚未达到桥墩设计允许偏移值(1.5cm)时进行。
方法是控制或停止与中线偏向相反部位千斤顶爬升,使中线偏向部位千斤顶爬升增高,造成工作平台反向倾斜(其值一次不得超过两个爬升高度),以逐渐将模板中心调正对中,然后在调整模板水平。
(2)模板调平调整模板水平必须服从中线纠偏,一般模板倾斜达到2%~4%时应及时进行调平,主要调平方法有:a)加载法即在偏高部位的工作平台外面上加荷载(如站人、加砼块等),作用是增加此部位荷载以减少其爬升高度,从而达到调整模板水平的目的。
b)千斤顶行程调整法通过顺时针转动偏高部位千斤顶的行程调整帽,以减少活塞的活动高度从而降低它的爬升高度达到调整模板水平的目的。
c)控制千斤顶爬升法通过关闭偏高部位千斤顶输油管路上的阀门达到调整模板水平的目的。
(3)扭转纠正a)控制千斤顶爬升法模板扭转一般都同时存在模板水平倾斜,因此扭转方法可按模板水平调平调平方法之c)进行。
b)支撑法模板扭转时,千斤顶与顶杆必然相应按扭转方向偏斜,据此,用适量(顶杆数的1/5~1/4)较粗短钢筋斜撑着顶杆就可纠扭。
钢筋上端绑扎在顶杆端部,下端焊在护面钢筋上。
2、停工处理滑模施工过程中因大风、大雨和其他事故及施工需要必须停工时,须作停工处理,以防砼与模板、套管粘结。
处理方法与要求如下:(1)停工前要求砼灌满模板并震捣完毕。
(2)插入接头钢筋。
(3)停工后,正常气温下每1小时将千斤顶爬升1次,提升次数以能满足砼终凝时间即可,一般7~8次。
(4)复工时要加强中线水平观测与新老砼接缝处理。
(十)其他施工技术要求与注意事项1、液压提升设备安装使用注意事项(1)操作顺序及注意事项必须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要求进行。
(2)连接电源线路时,必须切实防止油泵反转,一旦发现应立即停止电动机转动并调换电路接头,经试转合格(正视油泵轴,泵顺时针转动为正确)后方能投入使用。
(3)油箱内油面高度不能低于箱上玻璃检视板下端。
(4)按扭不能使劲猛按,以免损伤触点。
(5)油温不应超过40℃,过高时停止油泵工作。
(6)调整油压时,不能过快转动溢流阀手柄,以防压力猛增损坏设备零件。
其压力调整,试压压力不得大于12Mpa,工作压力为8 10Mpa。
(7)使用中应经常检查各部零件工作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定期清洗滤油零件。
(8)应作到供油充足,回油回尽,不能中途停止。
(9)专人使用保管,防止日晒雨淋,认真作好使用记录。
(10)操作台必须作好接地保护。
(11)必须按规定灌加液压油,并需过滤以确保油的纯净。
2、千斤顶装拆使用注意事项(1)装拆顺序必须按产品使用说明要求进行。
(2)拆装均需用专用工具,以防压缩弹簧伤人和损坏零件。
(3)组装前零件应清洗干净并稍加润滑油,装后要进行试压和爬升检查。
检查内容如下:a)压力12Mpa时不得出现漏油现象;b)顶杆插入时以能用手插进为准;c)爬升时活塞运动自然,无停滞现象。
(4)密封圈安装时应无扭曲和损伤。
(5)连接时应对好丝扣徐徐旋紧。
(6)千斤顶检修时,应根据使用时间的长短、工作状态好坏等情况来确定拆检部位。
一般密封件与钢珠、卡头弹簧等易损耗件要及时更换修理,其他各部零件,如未发现漏油现象,均不宜拆卸。
(7)千斤顶行程调整应以大多数行程基本一致为准,只调整差值较大的。
调齐后编号存放。
施工中应加强保护。
3、管路组装注意事项(1)组装前管内必须用高压风吹净,不得有任何杂物。
(2)安装时不要有急弯和蛇扭现象。
(3)紧固六角螺帽时,应尽量不用活动扳手,以防将六角损坏。
(4)连接头处“O”型密封圈的安装要正放于孔内,以防偏放被压坏而影响密封性能。
(5)更换钢丝编织橡胶管时,管长必须和原管长度相等,以保证千斤顶爬升同步。
4、液压提升设备总体使用注意事项(1)液压提升设备是全套滑模设备的核心,它的状态好坏直接影响着滑模使用、施工质量和速度,应有专人维护和使用。
操作人员必须责任心强,技术素质好,事前应进行培训。
(2)设备的拆装、检修、保养及存放等应有专门的室内工作场地,不得在露天进行。
(3)易损耗件应有一定数量的备用件。
(十一)墩身进人洞与顶杆加固1、墩身顶部进人洞按桥墩设计要求进行制造安装。
墩身底部因施工需要而临时设臵的进人洞,设臵位臵应尽量避开顶杆并方便施工与人员进入。
其洞门尺寸要求为:(1)高度视施工需要而定如果只作为观测垂球对中人员进出,一般1.2m即可;若用于墩上人员进出,则为1.7~1.8m。
(2)宽度70~80cm。
(3)洞门两侧模板与顶模板宽度按所在位臵的墩身壁厚尺寸而定。
2、墩身进人洞位于顶杆处时必须加固顶杆。
(1)加固工作应在应在滑模滑升1m高度后及时进行。
(2)加固方法是用与洞门同宽的方木(每处两根)绑扎夹紧在顶杆上,加固数量可根据洞门高度设臵1~2道。
(3)加固时注意不要防碍人员进出。
(十二)砼与人员的输送桥墩滑模施工中,砼与人员输送工作主要注意事项如下:1、根据现场地形条件利用现有的机械设备时,其位臵选择,除应考虑运料方便与安全外,还应考虑卸料点能对准滑模卸料平台中心部位和不发生与滑模相碰撞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