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光大银行
最终
中国光大银行
6.1简介
中国光大银行成立于1992年8月,是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现由中国光大
(集团)总公司、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亚洲开发银行等近130家中外股东
单位参资入股,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新型商业银行之一。
股权结构
1996年底,亚洲开发银行入股中国光大银行;1997年6月,中国光大银行
20%的股份成功注入到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使中国光大银行成
为国内唯一一家有国际金融组织参股并在香港间接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机构网络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7个经济中心城市拥有
分支机构276家,形成了覆盖面广、辐射能力强的全国性商业银行格局;
与65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国外代理行建立了往来,并在香港、南非设
立了代表处,国际化步伐不断推进。
同业合作
与汇丰银行、东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人寿保险公
司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国内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建立了战略合
作关系。
1999年3月18日按商业原则购并原中国投资银行。
截止1999年底资产总额达1678.9亿元
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1100亿元
八年累积实现利润54.36亿元
与71个国家、地区的745家代理行建立了往来关系
国内唯一一家有国际金融组织参股并在香港间接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1998年12月号《欧洲货币》杂志评出的98年亚洲100家大银行中
按净利润排名列第36位
按资本回报率排名列第6位
在中国银行业中居第3位
图1.光大银行组织机构图
6.2业务状况
光大银行的业务主要分为两大类:公司银行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
表1. 光大银行业务现状
6.2.1业务收入现状及发展规划
光大银行的主营业务是对公业务、国际业务和零售业务。
在未来几年中光大银行将继续增强其业务的电子化程度,不断地利用信息
技术开拓新的银行业务,如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电子银行、银行自助服务等新兴的业务。
表2. 业务收入走势单位:百万美元
6.2.2业务地域发展及规划
国内北方、华东和华南地区是中国光大银行业务发展较好的地区,西南和
西北地区业务发展较慢。
未来几年光大银行将在继续大力发展其业务较好的北方、华东、华南地区
的同时,逐步拓展东北和西南地区的业务,在大中城市布点,设立分支机构,
逐步使其业务网点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
表3. 业务收入地域分布
6.3信息化建设
6.3.1信息化建设现状
中国光大银行电子化建设走过了三段历程:
第一阶段实在建行初期实现了全行辖内网点柜台业务处理统一化和计算机化;
第二阶段是实现全辖业务处理的网络化,业务数据逐步集中,促进业务的全面统一;
第三阶段是最终实现全辖业务数据处理模式向集中处理的转变,完成内部资金清算和综合柜台业务、信用可业务的数据源的统一。
从1997年开始至今,光大银行开展的各项主导业务逐步全面实现了计算机化、网络化和规范化处理。
在分析国内外同业电子化业务发展和处理模式后,
光大银行决定采用全国集中处理模式。
1998年光大银行在全行统一应用基础上,建成了全行统一计算机广域网络体系,主干网络采用金融帧中继通讯方式,同时光大银行建起了全行统一的
局域网络架构。
1998年—1999年光大银行在电子化基础建设方面完成了全行综合柜台业务的开发、试点和推广,在全国建立了十个城市主机中心,先期达到主机型号
统一,操作平台、数据库产品、应用程序和版本的统一。
与此同时统一规划综
合业务管理系统,包括综合报表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的开发。
光大银行全国统一版本的电话银行系统已开发完成并开始推广,部分行已经投入运行;
银行卡(阳光卡)业务已在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地开通;
网上银行系统的开发、测试和鉴定工作已经完成,开始试投产;
柜台业务事后监督系统已在全行开始全面推广;
光大银行还自主开发完成了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系统,实现了总行与分行之间的办公自动化;
实时资金收付清算系统一期工程开发完成,并制定了推广计划,准备全面推广。
6.3.21999年—2000年上半年电子化重点项目
1999年光大银行整体接收原投资银行全国29个城市的137个营业网点,实施了业务系统的整合,共购买了终端1081台,服务器及PC机168台,路
由器162个。
到1999年底全行已有157个营业网点的信息系统直接上挂总行
数据处理中心的主机,业务和数据都进入了总中心系统。
1999年光大银行完善了总行局域网络建设,广域网建设完成了系统整合带来的设备选型、系统扩建和系统、设备平稳切换工作,实施完成了骨干线路
双机双网的建设。
计算机网络建设在电脑系统接收工作完成后已经覆盖了除新
疆、西藏、青海、甘肃、贵州5个省、自治区外其他所有的省、直辖市和自治
区,网络遍布全国37个大中城市,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各项网络应用业务
和增值应用的统一规划和部分实验。
1999年2月在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地开通银行卡(阳光卡)业务;
1999年12月在上海推出“5+1”综合理财功能的IC卡。
1999年9月光大银行开发推广了全国统一版本的电话银行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在全行30多个城市投入使用;
1999年11月在全行开始全面推广柜台业务事后监督系统,1999年底已在全行近半数分支机构投产使用,其他机构也将陆续投产使用;
光大银行还自主开发完成了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系统,实现了总行与分行之间的办公自动化,包括公文处理、电子邮件系统。
建立了自己的WEB站点(),进行银行信息发布和提供公众金融信息服务;1999年12月完成了该系统的一期工程的开发测试
和鉴定,目前准备开始试点;
1999年完成了综合信用管理系统,开发该系统的目的是提高银行信贷业务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加强风险处理现状,掌握现场、非现场稽核情况,提供
内部风险管理手段;
1999年对综合柜台业务系统进行了系统优化和功能完善,如年度二、三期国债发售、计收存款利息税等功能。
2000年4月光大银行开通手机银行,实现银证挂帐功能
6.3.3信息化建设规划
未来两年光大银行要加大全国集中式业务处理范围,在全国分支机构推广集中式系统,在2000年内分行营业机构的帐务数据将全部集中到总行柜台业
务系统主机上,实现全国通存通兑,并在此基础上完善阳光卡的品种和功能;
加快网络可靠性建设,包括双网备份措施、建立灾难备份中心和网络管理系统,解决集中模式下计算机安全管理体系和资金风险防范等问题;
全面推广收付清算系统、综合信用管理系统,开发集中国际结算系统、推广完善网上银行系统业务品种;
逐步在全行范围内建立客户呼叫服务中心,推广和完善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等系统。
6.4IT投资
“九五”期间光大银行IT投资额为7亿元,“十五”期间其IT投资预计
为12亿元。
6.4.1IT投资主要地区
“九五”期间光大银行在北方和华东、华南地区业务发展较快,其IT投资
也较大,未来两年光大仍将继续加大在这些地区以及发达的大中城市信息化建
设的投入。
表4. IT投资的地区分布状况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优策公司2000年10月
6.4.2IT投资业务
过去两年来,光大银行在柜面业务系统和国际业务方面的IT投资较大,
未来几年光大银行将会在综合业务系统、自动化银行、银行卡、办公自动化方
面加大投资力度,国际业务的IT投资比例将逐渐减少。
表5. IT投资的业务分布状况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优策公司2000年10月
6.4.3IT投资主要产品
在产品和服务方面,软件和服务投资所占比例将逐渐增大,而硬件产品所
占比例将有所减少。
在硬件产品中,UNIX产品、存储产品及银行自助设备的
投资比例将会有较大增长,大机、PC、网络产品类产品投资比例将有所下降。
表6. IT投资产品分布状况单位:百万美元
6.4.4IT投资主要厂商
HP是光大银行IT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在光大银行整体IT投资中,HP所
占份额较大。
表7. IT投资的主要厂商分布状况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优策公司2000年10月
6.5合作
6.5.1厂商合作
IBM是光大银行IT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为光大提供从大机、UNIX服务器、
操作系统、数据库、商用PC等各种产品;
HP是光大银行UNIX产品、系统软件、PC和打印机等产品的合作厂商;
IBM、联想和南天是光大银行应用软件的主要合作厂商。
表8. 各产品主要合作厂商
6.5.2集成商
南天和联想是光大银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集成商,承建了光大银行许多行的综合业务系统、终端子系统、综合网络系统、ATM应用系统等,
表9. 集成商成功案例
数据来源:优策公司2000年10月6.6采购影响因素
光大银行关键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由总行统一规划、采购、实施,部分中间业务由各分行自行规划、采购、建设。
光大银行在进行IT产品采购时影响因素排序依次为:业务应用需求、性能、价格、服务、品牌、售后服务,以及服务态度、日常联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