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年龄段幼儿的安全意识——如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青铜关镇中心幼儿园金丽丽幼儿园里的幼儿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他们的能力和体力却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这些都是幼儿安全事故发生的首要因素。
作为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更应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的危险,从而排除危险。
加强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才是预防意外事故发生的有利武器。
所以,如何来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变成为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了。
作为一名幼儿园的老师应该怎样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呢?一、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至关重要的行为决定习惯,孩子的幼时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
有这样一句名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好习惯能避免许多危险,而好习惯取决于良好的行为。
怎么样来规范幼儿的行为呢?例如: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孩子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时不嘻笑,不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吃骨头和鱼时,能把小骨头和小刺挑出来免受咽喉之痛。
饭前便后会自己洗手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减少了细菌对身体的侵害等等。
上厕所时不推拉同伴,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遇见又可以避免的问题。
注意从孩子的生活细节去训练,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
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幼儿园一方之力就能见效,还要家园共育。
双方,以持之以恒之心,爱心来共同来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
二、融自我保护知识于教育活动之中,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如:在《认识五官》的活动中,让幼儿观察它的外形特点,说说它的作用,试一试扮演盲人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麻烦(学盲人走路,盲人取物……)。
让幼儿充分感知盲人、聋子、缺胳膊断腿等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从而知道如何保护好自已。
教幼儿认识报警110、火警119、救护120等特殊号码,还让幼儿演习“着火了。
”教育幼儿“不玩尖利的东西”。
有一天班上有个孩子拿玩具来玩,因为孩子不懂得谦让,加上玩具有些尖利,结果在争抢玩具时不小心把手划破了,这时我让幼儿讨论“手指为什么会划破?手受伤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方便?手受伤后该怎么办?”,教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尖利物的方法,避免危险的产生。
作为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更应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加强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才是预防以外发生的有利武器。
三、户外体育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1、重视户外活动体育活动中,体育活动中,教给幼儿设施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滑滑梯是幼儿最喜欢的一项游戏之一,在玩耍中,很多幼儿都喜欢逆行而上,或者反着滑……总之喜欢根据自己的愿望尝试一些新的游戏方法。
在每玩一项游戏前,教师先向幼儿传授一些基本设施的使用规则。
刚开始,幼儿都能积极的遵守基本安全行为规则,经过一段时间后,某些调皮的孩子按案乃不住了,不时喜欢尝试一些新的方法。
这时候阻止显然是下下之策,这时最好能反往日的教育对策,告诉幼儿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醒幼儿日后独立进行游戏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
尽管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尝试增加了活动的危险性,但是比起只知道遵从教师指示活动,这种教育目的更希望培养能够应付各种危险情况的幼儿。
这样掌握的不是简单的游戏,而是应付各种不同情况的灵活多变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使游戏设施和活动空间能够灵活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而且满足了幼儿各自不同的游戏学习需要。
在追逐时要注意不要和别的幼儿碰撞,要学会躲避和闪让。
爬高时要注意手抓紧,脚踩稳。
玩玩具时要对小朋友说“我们一起玩好吗?不能争抢玩具,不能用玩具打小朋友,不能抓小朋友,不能咬小朋友。
还有好多体育活动,都要将幼儿的安全系于心。
怎么样提高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关键是老师在每一次活动前的说教,让幼儿明白怎么样才算是最好的玩这一游戏活动,对于不良的活动行为,即时的制止,以免产生不良的后果。
制危险的行为于萌芽状态。
四、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偶发事件、突发事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幼儿好奇心强,喜欢冒险,常常喜欢这里看看,那里摸摸。
当自己身处危险之中时,也不能清楚地预见其行为的后果,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
而老师应时时刻刻做一个有心人,处处留心在意,进行随机教育,对于幼儿已造成的伤害,老师可随时随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样更有说服力。
例如,我班有一女小朋友因为不好好坐椅子,不小心摔下来,下巴磕在桌子上,流血。
我就针对这一事情进行课堂教育,告诉幼儿应该怎么样去坐.不好好坐,就带来这一小朋友的嘴巴流血.幼儿亲眼所见,所以也更有同感,害怕的心理也更强,知道如果不坐好,会产生的后果。
再如几个小朋友在玩玩具,个个都想把多的玩具堆自己面前自己玩,从而发生了争抢,其中一个顺势咬了小朋友一口。
我就针对这一事情进行课堂教育,告诉幼儿玩玩具时要对小朋友说“我们一起玩好吗?不能争抢玩具,不能用玩具打小朋友,不能抓小朋友,不能咬小朋友。
由此可见,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适时地教给了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和应变的能力,才能把危险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作为老师应于生活细微之处来教育他们,注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也应给幼儿一个可以展示他们锻炼的空间,不能包办代替,过多的约束孩子的行为。
如弹弓射箭,弹弓松弛之间,需要把握一个度。
五、通过与家长及时沟通、家园配合,共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家长对幼儿的影响很大。
现在的幼儿都是独子,两代人呵护着。
作为家长,不能将幼儿视若宝贝,嘴里含着,手上捧着。
应尽可能多的与幼儿园配合,家园共育。
因为大部分的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之中,如果只有教师的指导,那是空谈。
必须在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下,方能让孩子尽可能多的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知识。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方能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为此,我时常建议孩子的父母应该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经常与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让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自由的活动。
在平时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有目的的渗透一些安全自我保护的常识,如:教幼儿记住家庭地址与电话号码,教会孩子打电话,带孩子到左邻右舍走走,到周围场所转转,使幼儿懂得要及时把受到的威胁、恐吓、诱骗等不安全情况告诉家长及老师,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首要工作就做好幼儿的安全工作,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后,对幼儿健康、顺利的成长,避免外界的伤害,及时有效的保护自己和他人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即知识的迁移。
但是教育的效果不是永恒的,也要受当时的环境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幼儿在活动中自我保护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任务,还需要幼儿园、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使这项任务得到更好的提高!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措施青铜关镇中心幼儿园金丽丽近年来,幼儿意外事故时有发生,根据有关专家的数据分析论断:意外伤害已成为当今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问题,其中幼儿是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
幼儿意外伤害给社会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幼儿本身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
那么怎么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措施呢??(一)随机教育随机教育是指对在教育过程中或日常生活中偶然发生的和事先不可预料的事,给予正确的、科学的解答并能产生积极影响的教育。
随机教育的契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把握一个特别有意义的随机事件,就等于获得了一次实施教育的极好机会。
虽然这种机会的出现常常具有偶然性、突发性,不是经常能碰到的,但只要我们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机会,并及时引导、教育幼儿,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机事件被把握、发挥得越好,对幼儿所起到的教育导向作用就会越大。
而由此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往往是具有潜在效应和长远效应的,这不仅对幼儿的现在,还会对他们的未来发生积极的作用。
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抓住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
在幼儿入园时,保育员、教师认真把好入园关,仔细检查幼儿的口袋,提醒幼儿不将危险物品如小珠子、扣子、棒子、打火机等放在口袋中,以免发生危险事故;在幼儿就餐时,教师及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防止烫伤事故,教育幼儿吃饭时不嬉笑打闹,避免异物进食管;在开、关门时提醒幼儿开、关门时注意安全,看看手是否放在门柜上。
在幼儿园实习期间,我们班有个小朋友经常经常流鼻血。
第一次幼儿遇到这种情况,幼儿惊慌失措地向老师求助,老师抓住了这个好时机向幼儿演示正确的处理方法:先把头向后仰,用干净的软纸或药棉堵住鼻孔,再用冷毛巾敷脑,安静休息一会儿,不要乱动,不要紧张。
在安全教育活动中,教师注重幼儿情感安全的培养,让幼儿在危险到来时不慌张、不害怕,有安全感。
(二)通过创设环境教育幼儿园的环境不仅起到美化的作用,而且还为幼儿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我们注意合理利用幼儿园环境资源来渗透安全教育,能让幼儿在环境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懂得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是设置安全标志。
在幼儿园在楼梯两边的墙面上画上了各种各样的安全标志,并在上、下楼两边的台面上画上小脚丫,让幼儿每天在上、下楼的同时,轻松、自然地认识各种安全标记,知道上、下楼要根据小脚丫向右走,在丰富幼儿的安全常识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二是开辟安全教育宣传栏。
各班在家园联系栏中专门设置安全教育知识栏目,通过定期更换安全教育内容,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在活动室的互动墙上制作了“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地震知识我知道”等墙报,让幼儿在欣赏色彩鲜艳的版画,学习琅琅上口的儿歌、浅显易懂的故事中,了解安全知识,提高自护能力。
三是创设安全教育小画廊。
让幼儿做幼儿园环境的小主人,运用所学的绘画技能,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如:“消防安全组画”、“热闹的十字路口”、“规划与标志”等绘画活动,不仅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又为幼儿分享经验提供了平台,拓展了他们的学习空间,强化了幼儿安全意识。
(三)通过主题活动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渠道,通过活动让幼儿亲身经历整个过程,增加体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比如在教育幼儿“注意安全”时,设计了“安全第一”这一主题活动,教育幼儿过马路时要注意信号灯。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以及认识直走、左转弯、右转弯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通过看图片、录像让幼儿认识这些交通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