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知识培训
八、陷波器类简介
• 采用陶瓷和各种晶体材料的本身特性,而制成的具有 一定谐振频率的电子元件,将其进行连接成具有一定 通频带,并具有限制它的谐振频率之内和之外的信号 通过;在电视接收机中主要是限制音频信号串入图像 信号而形成干扰。一般有四种6.5M、6.0M、5.5M和 4.5M。分别对应为: D/K 、 I、 B/G、 M。
六、集成电路简介
• 集成电路根据需要而将电阻、电容、三极管、二极 管等元件按照特定电路要求,制作在一块硅片上, 然后封装而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模块。俗称IC
• 集成电路的特点:是集成度高,体积小,成本低, 便于生产。
七、滤波器类简介
• 使用陶瓷和其它晶体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谐振频率 的元件。将其进行组合成具有一定通频带和具有滤 波特性的元件。它主要作用是选通伴音音频信号, 一般有四种6.5M、6.0M、5.5M和4.5M。
九、声表面滤波器类简介
• 它是一种中频变压滤波器,通过滤去无用且有干 涉的频段,而使有用的频段通过来使信号不受干 扰。声表面一般分为PAL制( 38MHZ)与NTSC制 ( 45.75MHZ)
十、贴装阻容元件封装尺寸对照表:
封装
尺寸(mm)
EIA Code
L(长)
W(宽)
0402 0603 0805 1206 1210 1808 1812 2208 2220
三、电感
1、什么是电感 线圈内电流变化在线圈自身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 象叫做自感现象, 能产生这种自感现象的零件 称为电感元件。电容器的常用字母为“L”表示。
电感的作用:调谐、滤波、通直流、阻交流、通高 频、阻低频、储能
2、电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 电感量:它的大小与线圈的圈数、绕绕制方式及磁心的材 料等因素有关。圈数越多,绕制的线圈越集中在一起,电 感量就越大。
) 0 1 2 3 4 5 6 7 8 9
第三色环 (应剩倍
数)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 10-2
第四色环( 误差) ±1% ±2% ±3% ±4%
±5% ±10% ±20%
插件电阻外形尺寸与额定 功率的关系:
4、电阻的种类
• 固定电阻器:按制作材料分为碳膜、金属膜、氧化膜和线绕电阻。我们一 般使用的贴片电阻均为碳膜电阻。
• 色环电阻有五色环和四色环两种 。色环电阻的计算公式: 四色环:未知电阻阻值=(第一位数与第二位)×第三色环倍数±第四色环
误差 五色环:未知电阻阻值=(第一、二位数与第三位数)×第四色环倍数±第五
色环误差
第一色环 色别 (第一位数字)
黑
棕
1
红
2
橙
3
黄
4
绿
5
蓝
6
紫
7
灰
8
白9金银来自本身颜 色第二色环 (第二位数字
• 电阻的基本单位为欧姆(Ω),一般常用单位欧( Ω),千欧(KΩ)和兆欧(MΩ)等,换算关系如 下:
• 1MΩ =102KΩ =105Ω
3、电阻一般分贴片电阻、色环电阻、热敏电阻、水泥电阻等
• 贴片电阻一般在表面上标识有3个数,其计数公式为:第一、二位数为阻 值数,第三位为次方数。如102=1KΩ;201=200Ω
大大超过基区载流子的浓度,这样有利于发射载流子; • 集电区比发射区大,有利于收集载流子而起到放大作用。 三极管因材料不同,可分为锗管和硅管,硅管多为NPN型,锗管多为PNP
型。
3、晶体三极管的分类 :
• 按工作频率分为低频管、中频管、和高频管。 • 按工作功率分为小功率管、中功率管和大功率管。 • 按导电特性分PNP和NPN型。 • 按用途可分为放大管和开关管,放大管不可用于开关管。
3、电感器的单位:
• 电感量的基本单位是亨利(H)常用单位有毫亨 (MH)和微亨(UH),换算关系为: 1H=102MH=105UH
四、晶体二极管
1、什么是晶体二极管 晶体二极管也叫半导体二极管,是半导体器件中最基本的一种器材。它是由半导 体单晶材料(主要是硅和锗)制成,所以也称半导体器件。
二极管的作用:整流、检波、稳压、发光、光电、变容
• 贴片电容:按介质分为: NPO、X7R/X5R、Y5V • NPO:为一类电介质(CC41),电气特性最稳定,基本上不随温度、电压与时
间的改变而改变,适用于对稳定性要求高的高频电路.容量稳定性按PPM 来计算。但容量只能做到1000PF以下的容量。其误差值一般为±5% • X7R/X5R:为二类电介质(CT41),电气性能较稳定,在温度、电压与时间改 变时性能的变化并不显著,适用于隔直、耦合、旁路与对容量稳定性要 求不太高的监频电路.由于X7R是一种高介电质,因而能造成出容量比NPO 介质更大的电容器。其误差值一般为±10% • Y5V:二类电介质(CT41),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常用于生产较大的 ,标称容量较高的大容量电容器产品,但其容量稳定性较X7R差,容量 损耗对温度、电压等测试条件较敏感 。其误差值一般为-20% ;+ 80%
十一、常见IC的封装方式
十二、零件极性识别简介
1、我厂使用的零件中可分为有极性零件与无极性零 件两大类:
• 有极性零件为:二极管(D)、三极管、钽质电容 (C)、电解电容、IC类零件(U)、SOP、SOJ、 QEP、PLCC、BGA
• 无极性零件为:电阻(R)、排阻(RA)、电感 (L)、陶瓷电容(C)
五、晶体三极管
1、什么是晶体三极管
晶体三极管也叫半导体三极管,简称晶体管或三极 管。在线路中用“BG”或“Q”表示。它有三个电极 :发射极用字母“e”表示,集电极用字母“c”表 示,基极用字母“b”表示。三极管是电子电路的 关键零件,用于放大、振荡、调制、开关等电路 ,它有体积小、重量轻、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 、耗电少等优点。
,一般适用于较高级电子设备中。正极一边上方一般标有一横。 • CBB21电容:金属化聚丙烯膜电容,具有高频损耗小,内部升温小,绝缘性能好
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直流、脉动、高频较大电流的场合,我司现在的液晶产品的 高压电路上广泛使用。 • 另外的一些种类的电容由于我厂几乎没有使用,所以不多介绍
4、电容的种类
谢谢观赏 THANKS!
5、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 电容器的标称容量与允许误差; • 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只能够保证长期工作而不致击穿电容器的最大电
压。 • 电容器温度系数; • 漏电流:当漏电流过大时,电容器会发热; • 绝缘电阻=电压/漏电流,它表明电容漏电的大小,漏电越小越好,也就是
说绝缘电阻越大越好。 • 电容器的频率特征; • 电容器在交流电路工作时,其电容参数随电场频率变化而变化的性质。 • 电容器的损耗角正切(tgδ):
2、晶体三极管的结构、特点 :
• 三极管是由两个PN结组成,它的三个电极分别与管子内部的三个区—— 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相连接。从结构上分有两种类型PNP和NPN型。
晶体三极管有如下的结构特点 : • 基区很薄,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这样可使载流子通过基区的时
间缩短; • 发射区掺杂的浓度大大超过基区掺杂浓度,因此发射区载流子浓度也就
2、晶体二极管的特性 :
• 正向特性 :当二极管两端加正向电压时,就是二极管的 正极接电源正极,负极接电源负极,这就会有正向电流 通过。
• 反向特性 :当二极管两端加反向电压时,也有微小电流 通过。这种电流被称为反出漏电电流,也称反向电流。
• 反向击穿特性 :二极管两端的反向电压增加到一定数值 时,就会使管子损坏,这种现象称为击穿。反向电压在 任何时候都不允许超过反向击穿电压。
• 电容的主要作用为通交流隔直流、滤波、选频。
3、电容器的单位
• 电容的基本单位是法拉(F)常用单位有(微法) UF,皮法(PF),换算关系为:1F=102MF=105UF 1UF=102NF=105PF
4、电容的种类
• 固定电容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陶瓷电容器、钽电容器、瓷片电容器、电解电容器 、纸介电容器、云母电容器、金属化纸介电容器、有机介薄膜电容器、涤纶电容 器等。
• 电解电容器:容量大、体积小、漏电大,适用于低频电路中。使用中注意极性不 能接反,漏电不可过大。极性区分是长脚为“+”极,短脚为“-”极。一般短脚一 边在电容测边标有 符号。
• 陶瓷电容器:体积小、性能稳定,耐压性能好,适用于高频。 • 涤纶电容-----容量大,体积小,广泛用于中、低频电路中。 • 有极性钽电容器------体积小、容量稳定,绝缘电阻大,温度特性好,但价格较贵
二、电容
1、什么是电容器 电容器简称电容,是一种能够储存电能的元件,由电介 质隔开的两块金属极板组成。电容器的常用字母为“C” 表示。
2、电容器的特点
• 电容器有充、放电特性,把电容器两个金属极板分别接于电 池的正、负极,接正极板的极板上充有正电荷,另外,一个 极板充有负电荷,这就是“充电”。把充有电荷的电容器两 极板连接,电荷通过导线而中和,直到两极板上电荷完全消 失,这就是放电。
1.0±0.05 1.6±0.10 2.0±0.10 3.2±0.15 3.2±0.30 4.5±0.40 4.5±0.40 5.7±0.40 5.7±0.40
0.5±0.05 0.8±0.10 1.25±0.10 1.60±0.15 2.50±0.20 2.00±0.20 3.20±0.30 2.00±0.20 5.00±0.40
2、有极性零件的识别方式
• 二极管:有横线一端为负极。 • 钽质电容:零件表面有一白色横线标示为正极。 • 贴片电解电容:外壳有黑色标志一端为负极。 • 插件电解电容:外壳有白色标志及引脚较短的一端
为负极。 • IC类:在其零件表面角中有一角中凹陷之小圆点的
左下角为IC的第一脚 。
以上内容如有不明请下课后再论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