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蚂蚁》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蚂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能尝试
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合理的解释;能制作简易的昆虫模型;
2.珍爱生命,培养学生长时间观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3.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昆虫;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昆虫的身体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根据本课知识,掌握昆虫的特征,并能准确判断一种动物是不是昆虫。
三.教学准备:
昆虫观察盒(内装蚂蚁);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橡皮泥,叶子,牙签等制作昆虫模型的物品。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课,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游戏: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向学生依次从部分到整体出示蝴蝶,瓢虫,蚂蚁的卡通图片,看谁又快又准的猜出这几种小昆虫的名字。
导出课题《蚂蚁》。
二、互动呈现,了解蚂蚁生活习性
通过学生的全班交流、课件图片、动画、视频多维的呈现方式,使学生正确、直观的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惯,分类,喜欢的食物,如何过冬,蚂蚁的历史……等知识。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先交流,对同一个问题同学间做深入的补充,教师多预设,对于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及学生间产生意见分歧的问题教师积极引导,通过讲解、多媒体方式将正确的知识正确直观的呈现给学生。
三、观察实验,了解蚂蚁的身体特征
了解一种小昆虫不仅要知道它的生活习惯,以及吃什么等知识,还要了解它的身体结构,
观察蚂蚁最好的方法是捉一只来看看,给每组学生准备了2只昆虫观察盒,问问学生盒的顶端是一个什么?简单介绍昆虫盒的结构,它的顶端是一个放大镜,借助它更方便我们对蚂蚁身体结构的观察”,请学生们分组仔细观察一下昆虫盒中的蚂蚁,仔细观察一下蚂蚁的身体结构是由几部分构成的?有几条腿?以及还有哪些其他的身体结构特点,看看哪个组发现的多合作的好。
汇报一下学生的发现,借助蚂蚁身体结构的Flash梳理:
蚂蚁身体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头、胸、腹;(板书)
有三对足;(板书)
有一对触角;(板书)
有口器;
蚂蚁的足尖有分叉……
一定记牢蚂蚁的身体结构。
四、多维互动,了解昆虫的身体特征
蚂蚁是一种昆虫,刚才让学生们猜的蝴蝶、七星瓢虫也是昆虫,比较一下刚才的这3种昆虫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让学生自己概括出昆虫的身体特征:三部分:头、胸、腹。
三对足。
一对触角
游戏:火眼金睛。
考察一下学生们对昆虫身体特征的了解情况,出示多组小动物,让学生判断这种动物是不是昆虫,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说明判断理由;奖励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让他们上台选择一种感兴趣的动物提问台下的学生;多维互动课堂气氛热烈。
和学生一起研究了那么多有趣的昆虫,相信他们对昆虫的特点已经了如指掌了,引到学生自己亲手做一个喜欢的昆虫模型?咱们比一比谁做的模型最生动最形象而且要体现出他们的身体特征。
做完之后交流点评,让学生首先判断昆虫模型做的是否正确,再从模型的美观方面进行评价。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对昆虫的研究就先到这里,最后老师给你们介绍一本书,法布尔写的《昆虫记》,里面记载了各种昆虫的趣事,同学们可以看一看。
对昆虫研究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昆虫继续研究,看谁的发现最多。
说不定某一天你就会成为中国的法布尔。
四.板书设计:
蚂蚁
{
头、胸、腹昆虫三对足
一对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