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规范

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规范
篇一: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规范,谢鑫20xx0201b010 ics91.020
p50
备案号:db13
北省地方标准
河db13/t1079—20xx
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规范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文稿版次选择
20xx-06-01发布20xx-06-16实施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
件................................................. . (1)
3术语和定义................................................. .. (1)
4总则................................................. . (2)
5前期调研工作................................................. (2)
6观光园的规划设计................................................. .. (3)
前言
本标准由河北农业大学提出。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秦安臣、白翠玲、康晓梅、马晓晶、贾哲、朱玉菲、赵志江、柳瑞武。

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规范
1范围
本规范界定了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的概念,规定了农业
观光园规划设计编制的总则、前期调研工规划设计的具体要求等。

本规范适用于编制所有农业观光园新建、扩建和改建的规划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或规范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383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17775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cjj48-1992公园设计规范
ly/t5132-1995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观光
观光是指个人离开日常生活环境至他处所进行的休闲和游憩活动。

3.2农业观光
农.业观光是以农业生产场景、生产景观、田园风光为主要吸引物的观光活动。

3.3农业观光园
农业观光园是在特定区域内建立起来的,以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观赏、娱乐、采摘、体验劳作、垂钓、实验、实习、科技示范、住宿、品偿、农产品交易等为主要目的的果园、菜园、花园、渔场和动物养殖园等。

其中农业生产仍然是观光园的第一要务,其它功能均是在最大限度满足该功能的前提下自然形成的。

此处定义的农业观光园不包括以下对象:一是以农村聚落,或农村特有民间文化、地方习俗、民俗风情等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村镇;二是以自然植被景观为主体的森林公园或名胜风景区;三是以地质
地貌为主要景观的地质公园;四是以保护珍稀物种、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为主要目的自然保护区;五是没有适当边界、面积很大、观赏期非常短的田园式赏花区域;六是大面积的天然牧场。

3.4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是指为经营、管理和保护观光园,使其发挥多种综合功能,而对各项农业及旅游等要素所作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4总则
4.1规划设计成果应包括规划设计文本、图件和附件。

4.2编制程序分任务确定阶段、调研阶段、规划设计阶段、征求意见阶段。

任务确定阶段包括委托方确定编制单位,
制订项目计划书,甲乙方签订编制合同等;调研阶段包括政策法规研究、园区选址、资源调查评价、客源市场分析等;规划设计阶段包括主题确定、功能分区、容量测算、各种硬件设施的规划设计等;征求意见阶段主要是对规划设计成果进行评审和报批等。

4.3规划设计编制单位必须具有规划设计资质。

4.4规划设计编制要坚持以资源为基础,以客源市场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原则进行。

4.5规划设计编制中提倡和鼓励新方法和新技术,并进行多方案比较。

4.6规划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4.7评审并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的观光园规划设计,具有权威性,必须严格执行。

5前期调研工作
5.1园区选址
5.1.1园区最好应选择已具有一定基础、规模和效益的地段,经过改造、完善建设而成。

5.1.2园区应尽可能选择在地貌类型、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物种具有典型性或珍稀性的地段。

5.1.3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要做到观光园的类型和特色互补,避免近距离重复建设。

5.2资源调查评价
5.2.,搜集园区所在地区及园区具体地段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交通条件、产业发展概况,观光旅游资源现状,及已有的相关规划设计成果等。

5.2.2详细调查园区的自然资源要素,具体包括农业资源的典型性、多样性和稀有性,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保健效益,各种植物特征及其季相变化,调查评价地表水质量和大气质量状况。

5.2.3详细调查园区的各种人文资源要素,具体包括历史遗迹、民俗风情、文学艺术、宗教影响等。

5.2.4详细调查园区所处的区位条件,具体包括园区距大中城市的距离、公路等级,园区资源与邻近其它观光资源的组合性、互补性等方面的情况。

5.2.5在完成园区上述调查的基础上,对观光园的开发潜力、开发效益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和分析。

5.3客源市场分析
对观光园客源市场的需求总量、地域结构、需求时间、需求特征、消费结构等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与预测,确定园区开发所面对的主要客源市场,增加园区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的针对性。

6观光园的规划设计
6.1主题定位
6.1.1根据园区的资源特色、客源市场特点和区位条件
特征,在分析所规划园区自身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及周边观光基地特色的基础上,确定园区的主题。

6.1.2确定的主题必须有新意、有特色、有吸引力。

篇二: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的原则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原则、适度开发原则、创新性原则、生态效益优先原则等。

其中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地制宜原则是指保持园区现有生态系统的完善性,不适宜进行无意义地大规划人工改造和建设,对原有资源不合理开发造成的破坏。

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原貌,合理规划和利用园地的区域,避免大量的土地改造工作。

适度开发原则是指要在园区环境承载力允许的条件下进行开发,与当地的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相符合,不盲目追求不可承受的过于高新的技术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创新性原则是指观光农业园的开发一定要与时俱进,展现自身的特色和在可承受范围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来提升自我。

生态效益优先原则是指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状态,注重以生态观念为价值取向的先进意识,利用生态系统各生态位间的关系,合理处理生态位,形成和谐生态的观光农业园区景观。

规划布局与结构观光农业园的规划布局应结合基址原
有地形分布情况和园区定位的产业规划形式来综合确定,借助原有地形的起伏变化布置适宜的分区和产业功能,再配以树林、花海、田园、道路、广场节点及配套设施建筑为立体空间布局,创造一个结构合理、布局美观、功能齐全、景色优美的观光休闲度假空间。

规划结构一般分为起功能或景观核心区、产业布置轴或风景规划轴、水体或树林形成的景观游憩带和各大功能片区。

形成以核心区为中心,以景观轴或产业轴、风景休闲带状贯穿,各大片区分工合作的有机规划结构。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观光农业园区的重要构成因素,可分为蔬菜板块、水果板块、茶园板块、设施农业板块、花卉板块、水产板块等不同农业种植物的功能型产业板块。

形成集中生产、方便管理、规模效益和宏伟农业景观的产业结构,同时可依据园区定位设置不同的产业定位和发展依据。

如以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带动的农业园区的产业就可以新优特的
产品为主,以规模化生产供应的园区则可以量产的品种和生产管理技术为主。

规划分区在确定以上各类规划依据、规划布局与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等总体规划的框架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上为框架填充内容物,将园区整体按生产展示、景观休憩、风景观赏、管理区、综合服务区、生态保护区、防护区等各项功能分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