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小册子)

2020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小册子)

第一章 金融市场体系

第一节 全球金融体系

考点一 金融市场的概念

金融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市场是指由货币资金

的借贷、金融工具的发行与交易以及外汇黄金买卖所形成的市场,泛

指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通过各式各样的金融交易活动实

现资金余缺的调剂和有价证券的买卖等。狭义的金融市场特指有价

证券(主要是债券与股票)发行与流通的场所。通常所说的金融市场

主要是指后者。

考点二 金融市场的分类

表1 金融市场的分类

划分标准类型

按交易标的物划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保险市场

按中介特征划分间接融资市场和直接融资市场

按财务管理划分债务证券市场、权益证券市场和衍生证券市场

按交割方式划分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

按交易程序划分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按有无固定场所划分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按成交和定价方式划分公开市场和议价市场

按地域划分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1·考点三 金融市场的特点

1.交易对象不同,即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具有特殊性。2.交易的过程不同,即金融市场的借贷活动具有集中性。3.交易的场所不同,即金融市场的交易场所具有非固定性。4.交易的价格不同,即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具有一致性。5.金融市场上交易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同一性。6.交易的双方不同,即金融市场上的买卖双方具有可变性。

考点四 金融市场的功能

表2 金融市场的功能

功能具体表现

货币资金融通功能融通货币资金是金融市场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金融市场为人民创造了丰富的金融工具和多种交易方式,为不同投资偏好的资金供给者及需求者进行多种形式的金融投资融资交易创造了便捷的条件

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金融市场能够引导资金的合理配置,将资源从利用效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用效率高的部门。金融市场通过充当资金融通媒介,促进资金合理流动,可以实现经济资源跨时间、跨地区、跨行业的再配置,使社会经济资源有效地配置到效率高的部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风险分散与风险管理功能金融市场上的金融工具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保值和增值的途径,多元化的金融工具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分散风险的可能。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通过买卖金融资产转移或者接受风险,利用组合投资可以分散那些投资于单一金融资产所面临的非系统性风险

·2·续表

功能具体表现

经济调节功能金融市场通过其特有的资本聚集功能和引导资本的合理配置的机制,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借助货币资金供应总量的变化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借助货币资金的流动和配置可以影响经济结构和布局;借助利率、汇率、金融资产价格变动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借助于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提供传导渠道

交易及定价功能借助金融市场的交易组织、交易规则和信用制度,以及多种交易方式,为不同的金融工具的提供了必需的条件,降低交易成本,便利金融工具实现交易。通过金融交易中买卖双方相互作用过程所形成的价格,使金融市场具有决定和发现利率、汇率、证券价格等金融资产价格的功能,为金融资产交易提供价格依据,并通过调节价格引导资源配置

反映经济运行的功能金融市场是国民经济景气情况的重要信号系统,是反映国民经济情况的“晴雨表”。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中,证券交易行情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及发展前景,从而成为反映微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示器;金融市场交易能够直接和间接地反映国家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能够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信息和运行状况;在金融国际化条件下,通过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传播,金融市场能够反映世界经济发展的情况。金融市场所反映的宏观经济运行方面的信息,有利于政府部门及时制定和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也可以为企业、个人的投融资决策提供信息依据

考点五 非证券金融市场的概念和分类

非证券金融市场指的是金融市场中除了证券市场以外的市场,证

券市场即狭义的资本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非证券金融市场包括信托市场、融资租赁市场和股权投资市场。

·3·考点六 国际资金流动方式

表3 国际资金流动方式

按资本使用或交易期限不同划分长期资本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国际贷款

短期资本流动贸易性资本流动、套利性资本流动、保值性资本流动以及投机性资本流动

按照资本跨国界流动的方向划分资本流入①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增加;②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减少;③本国对外国的债务增加;④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减少

资本流出①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减少;②外国对本国的债务增加;③本国对外国的债务减少;④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

考点七 全球金融体系的主要参与者

表4 全球金融体系的主要参与者

政府政府部门是一国金融市场上主要的资金需求者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一国政府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也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金融机构既是金融市场的中介人,也是金融市场的投资者、货币政策的传递者和承受者

企业企业是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是股票和债券市场上的主要筹资者,也是货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是金融市场最活跃的主体

居民居民是金融市场上主要的资金供给者

·4·第二节 中国的金融体系

考点一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1.建立了较完善的货币市场。2.资本市场在规范中发展。3.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4.外汇市场的发展。

考点二 我国“一行三会”的监管架构

表5 我国“一行三会”的监管架构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维护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维护保险业的合法、稳健运行

考点三 中央银行的职能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5·考点四 中央银行的职责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包括:①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完善有关金融机构运行规则;发布

与履行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②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③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市场、

黄金市场。④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⑤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维护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实施外汇

管理;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⑥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⑦经理国库。⑧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支付结算规则,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

运行。⑨制定和组织实施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负责数据汇总和宏观经

济分析与预测。⑩组织协调国家反洗钱工作,指导、部署金融反洗钱工作,承担反

洗钱的资金监测职责。􀃊􀁉􀁓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按照有关规定从事金融业务活动。􀃊􀁉􀁖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考点五 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

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

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6·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有:1.规定法定存款准备率。2.规定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标的。3.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算、提存方法。4.规定存款准备金的类别。

考点六 货币乘数

表6货币乘数

概念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作用而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

公式K=1rd+c+e+rt·t

影响因素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

②现金漏损率(c);

③超额准备金率(e);

④定期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rt)

考点七 货币政策

表7 货币政策

概念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采用的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信用及利率等方针和措施的总称,是国家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标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和信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操作目标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影响或控制的目标变量

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指标·7·续表

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及公开市场业务,即中央银行的“三大传统法宝”

中央银行还可以利用基准利率、再贷款以及窗口指导、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

传导机制①传统的利率渠道;②信贷渠道;③资产价格渠道;④汇率渠道

第三节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

考点一 资本市场的分层特性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必要性

我国多层次的投融资主体,要求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与之配合。1.融资主体的多层次

我国的融资主体主要是企业部门,不同企业有着不同资产规模、

不同风险程度、不同的回报预期等特点。2.投资主体的多层次

我国投资主体有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不同个人投资者的风险

承受能力、投资经验、资产规模是不同的,机构投资者中既有偏好风险的私

募基金、券商资管计划,又有规避风险的养老基金、社保基金等。

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内涵

我国资本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分阶段、分步骤

初步建立并正在完善成为覆盖全国、品种丰富、机制健全、层次分明、

功能强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资本市场由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

两部分构成。其中由场内市场的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二板)和场·8·外市场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

场、证券公司主导的柜台市场共同组成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满足多层次、多样性融资需求,为更

多优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上市提供资本市场的平台,使不同类型

和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在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同时,在我国资本市

场得到更为充分、合理的价值发现。

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义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必

然要求,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引擎,也是维护社

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手段。①有利于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提升服务

实体经济的能力;②有利于创新宏观调控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防范和化解经

济金融风险;③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④有利于促进产业整合,缓解产能过剩;⑤有利于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财富管理需求,改善民生,促进社

会和谐;⑥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金融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多层次资

本市场,可以拓展我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为扩大双向开放创造

有利条件,提高我国资本市场和证券期货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好

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参与全球竞争。同时,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

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领域的话语权。

考点二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特征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指针对质量、规模、风险程度不同的企业,

为满足多样化市场主体的资本要求而建立起来的分层次的市场体系,

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