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十年来我国体育旅游研究现状综述与展望_石岩

近十年来我国体育旅游研究现状综述与展望_石岩

汝深在对体育旅游产 品特征 分析的 基础上分 析了体 育旅游 产品的客源市场 。 (见表 )ຫໍສະໝຸດ 表 体育旅游产品的客源市场分析
市场份额 开发前景 客源特征 产品 类型
普通客源
市场
45%
参与实践型 、

一般游客 体闲娱乐型
特殊客源
市场
33%
特殊训练 参与实践型 、

团体 体闲娱乐型
潜在客源
市场
22%
老龄 、少年 康乐保健型 、
旅游是人 们在空暇时间内 赴异地 旅游时 , 通过 观赏性 、体 力 性或智力 性体育活动达到健康休闲 、增强体质 、锻炼意志 、陶 冶情操 、获得身心满足的过程 。 第四种观点从产业经济学 视 角认为体 育旅是 旅游 市场 的一 种新 产品 , 是 一种 新经 济 形 式。
通过对有关体 育旅游的研究文献调研得知 , 目前我国 对 体育旅游 的界定多达几十种 , 但尚未达成共识 。 这既说明 了 体育旅游 研究正在深入 , 又表明 这些概 念的确 还存在 缺陷 , 或过于宽 泛或没有把握住体育旅游的特殊属性 。 基于此 , 笔 者在遵循体育旅游 是一种旅 游活动 并突出 体育旅 游的本 质 属性前提 下 , 认 为体 育旅 游是 以参 与或 观赏 体育 活动 为 目 的 , 或以体育为内容而产 生的一 种短暂 性的生 活方式 , 是 旅 游者在旅游和暂时 性停留中 所引起 的一切 与体育 有关的 现 象和关系 的总和 。 当然 , 随着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 体 育旅游本质认识的 深化 , 对体育旅游概念的理解会进一步 加 深。
二 、 关于体育旅游分类的研究
目前 , 关于体育旅游分类的研究只是零散地夹杂在各 种 研究文献 之中 , 虽提出了 一定的 分类标 准 , 但 因标准 不全 面 没有达成 一致的意见 。 从对现有研究文献分析 , 多是从旅 游 者 “参与的行为 ”把 体育旅 游分 为参 与型和 非参 与型 (观 赏 型 ), 这与国内 流行的 体育 旅游概 念 “参与 或观 赏体 育活 动 为目的 , 或 以 体育 活 动 为内 容 的旅 游 活动 ”保 持一 致 。 当 然 , 根据不同的 分类 标准 对体 育旅 游也 还有 其他 不同 的 划 分 。 如 :柳伯力 、陶于平从体育旅游概 念和本质属性出发 , 以 体育旅游 的特征为标准 , 结合体 育旅游 的实践 , 将体 育旅 游 分为观光 型体育旅游 、竞赛型体育旅游 、度假型体育旅游 、健 身娱乐型体育旅游 和拓展型体育旅游五种形式 ;陈峰从旅 游 资源角度 将体育旅游分为 度假型 、娱乐 休闲型 、民俗 型和 观 光型四类 ;杨培玉从体育旅游者旅游动机将体育旅游分为 休 闲体育旅 游 、健身体育 旅游 、体育观 战旅游 、刺激 体育 旅游 、 竞技体育 旅游等 ;姜付高 从体验 经济视 角出发 , 把体 育旅 游 分为娱乐 类体育旅游 、教育类体育旅游 、审美类体育旅游 、刺
一 、 关于体育旅游概念的研究
概念作为一项研究的逻辑 起点 , 研究对象的概念 、分类 、 特征等应较为明确 和统一 。 然而 , 到目前 为止 , 国内 旅游学 界和体育学界都还 没给体 育旅游一 个统一 的 、权威的定 义 , 不同学者从不同侧 面对体 育旅游 概念进 行了探讨 。 旅游界 学者一般把体育旅游 作为旅游的形式之一 , 主要从旅游产品 的功能 、活动的目的 、内容以及 旅游资 源等角 度来界 定体育 旅游 。 体育界学者对 体育旅游 的界定 可大致 归纳为 四种观 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体育旅游是一种社会活动 , 如 :体育旅游 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 游者的各种体育需求 , 借助多种多样的 体育活动 , 并充分发挥其多种功能 , 使旅 游者身心和谐发展 , 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的目的的一种社会 活动 。 第二 种是运 用社会 学下定 义的方 法 “属 +种差 =被 定义 项 ”, 认为 体育 旅游是 人们 以参 与和 观看体育运动为目的 , 或以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 形式 ;第三种强调体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体验过程 , 如 :体育
赵振斌根据出游 动机 、目的地 型 、团队结 构 、滞留时 间 、 年龄 、市场范围等对双休 日旅游 市场进 行了细 分 , 得 出以回 归自然 、休养 、娱乐 、健身为目的的结论 , 到自然风光秀丽 、娱 乐设施完善的周边地 区进行 短暂的 放松休闲 活动的 双休日 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 吴峰山对 山西省 体育旅 游经营 市场和 潜在消费市场调查显示 :“体 育旅游 经营市场 目前发 展尚处 于起步阶段 , 占旅游市场比重较小 , 参与 人群规模不大 ;经营 主要项目有民 族体 育 、自 给性 活动 、商 业供 给 、观 光观 赏四 类 ;组织管理具有粗放 性 。 消费市 场需求 迫切 , 城市 居民对 登山 、骑乘动物和体育竞赛比较青睐 ;总 体消费水平较低 ;影 响居民参加体育旅游 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实力不足 , 缺乏余暇 时间 , 服务水平低 ”等 。 冯淑 风的调 查也验证 经济实 力不足 和缺乏余暇时间是 制约居 民参与 体育旅 游的主要 因素 。 张

游客 启迪开智型
四 、 体育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体育旅游开发是 当前体育旅游产业的核心内容 , 从经济 学角度来看 , 体育旅游兴 起与发 展的过 程 , 实 际上也 是体育 旅游开发的过程 。 因此 , 国内学者对体育旅游资源及开发的 研究相当活跃 , 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 。
(一 )体育旅游资源与评价 体育旅游资源的 界定和评 价是科 学开发 体育旅 游资源 的前提条件 , 可以为体育旅游开发规划制定提供科学的判断 标准或理论依据 。 体 育旅游资 源是指 在自然 界或人 类社会 中凡能对体育旅游者 产生吸引力 、诱使人们产生体育旅游行 为 , 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 而产生 经济 、社会生 态效益 的诸事 物的总称 。 吴宝宏指 出体育旅 游资源 评价包 括旅游 资源价 值分析 、旅游容量分析和可进入性分析 。 吴永芳对城市体育 旅游资源进行了研究 , 并提出了突出特色 、以市场为导向 、注 重效益和协调发展的开发建议 。从现有 研究成果来看 , 如何 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 体育旅 游资源 评价指标 体系显 得尤为 重要而紧迫 。
分析法客观分析了 广西民族 体育旅 游开发 的内外 部环境 并 提出了 “一统二化三 结合 ”的 发展战 略 , 即 “统一 规划 , 开 发 形式多样 化 、投资结构多元化 , 与边缘旅游项目开发相结合 、 与周边 省 市 旅游 开 发 相 结 合 、加 速 开 发 与 持 续 发 展 相 结 合 ” 。 周立华系统探 讨了 体育 旅游 资源 开 发模 式构 建的 依 据及其开 发的理论支持体系 , 以此为 基础构建 出了 “多类 多 元 ”体育旅游资源 开发 模式 , 认为 产业 类开发 模式 分为 “旅 游 +体育 ”和 “体育 +旅游 ”两种模式 , 资源类开 发模式分 为 专项型 、组合型和附带型三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刘 少 英从生态学和可持 续发展的角度 , 分析了西部体育旅游产 业 开发的生 态战略选择和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与对策 。
59
激类体育旅游四类旅 游形式等 。
三 、 关于体育旅游者行为及市场开发研究
关于体育旅游者 行为及市场开发问题的研究 , 一直是理 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 也是成果相对较多的部分 。 研究方法 基本上都采 用问 卷调 查法 、实 地考 察的 方式 获得 第一 手资 料 。 从调查对象的范 围来看 , 既有 以省为 研究对 象的 , 也有 以个别地区为研究 对象的 ;从调 查的内 容看 , 这一问 题的研 究涉及到体育旅游者 对体育旅游的认知程度 、体育旅游价值 取向 、体育旅游频数 、体育旅游消费水平 、影响体育旅游的因 素等多方面的信息 。 目的是为了了解现 状 , 并针对现状开展 相应的对策研究 , 研究结果多以调研报告和论文的形式 。
60
(二 )区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旅游资源分区 即旅游地的地理区划 , 是人们按照一定 原 则对客观存在的旅 游资源类 型及其 地域分 布进行 的一种 区 域划分工 作 , 它是充分开 发利用 某一区 域旅游 资源 , 使之 更 加有效的服务于当 地旅游业 , 使区域产业布局更趋合理的 重 要前提 。 从体育旅 游资源分区角度的差异来开发体育旅游 , 刘少英根据我国西 部生态环境的差异性和民族特征差异 , 将 其划分为 西北草原 、大漠 、戈壁生态旅游区 , 青藏高原高寒 景 观 、江河源头 、高原 湖泊生态旅游区和西南高山峡谷 、岩洞 风 光 、民俗风情生态旅游区 三大旅 游区 , 并针对 不同区 域旅 游 资源特征 提出相应的开发 策略 。 彭 小静根据 湖南省 体育 旅 游资源的特点将其 分为四大板块 , 即湖南体育旅游资源开 发 的重点 ——— 大湘西板块 ;开发 的亮点 ——— 都市群 板块 ;开 发 的热点 ——— 洞庭湖 板块和开发的远点 ——— 大湘南板块 , 并 提 出了 “突出区域特色 、丰富 产品类 型 、成 立体育 旅游组 织 、培 养体育旅 游人才 ”对 策 。 雷 选沛 、刘 名俭 、周霄 提出 了构 建 三峡地区 体育旅游经济圈 的设想 。 从区域体 育旅游 开发 研 究现状来 看 , 西部区域由于其 旅游资 源 “鲜 明的民 族性与 地 方性 、丰富性与 节律 性 、与其 他资 源的 良好 配 套性 、多 功 能 性 ”等特征促使体育旅游发展 迅速引 起众多 学者注意 力 , 如 张金桥 、吴峰山 、李 喜来等人 都对区 域体育旅 游开发 进行 了 研究 。 (三 )体育旅游开发模式 陈峰认为体育 旅游开发模式的确定 , 是体育旅游业可 持 续发展的 宏观基础 。 白静 在其 硕士 学位 论文 《青岛 市体 育 旅游发展 研究 》中 详尽 分析了 青岛 市发 展 体育 旅游 的资 源 条件 、市场条件 、政 策条件 、经济条 件和社 会条件 , 在 此基 础 上应用吴 必虎先生 提出 的旅游 产品 昂普 (RMP)分析 模式 , 建立了青 岛市体育 旅游 产品 开发体 系 。 陆元 兆运 用 SWO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