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温材料燃烧性能

保温材料燃烧性能

分级报告应有以下内容和格式a)分级报告的编号和日期b)分级报告的业主c)发布分级报告的机构d) 制品特性和用途的详尽描述(包括制品的名称)附加说明:分级报告应包括:1)本报告有效性的期限2)警告“本报告不能代表对该制品的批准或认可”3)本分级报告负责人的姓名和签名第二章建筑材料不燃性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特定条件下匀质建筑制品和非匀质建筑制品主要组分的不燃性试验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5464-2010 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GB/T 16839.2-1997 热电偶第2部分:允差(idt IEC 60584-2:1982)ISO 13943 消防安全词汇EN 13238 建筑制品的对火反应试验状态调节程序和基材选择的一般规则3 试验装置加热炉系统。

加热炉系统有电热线圈的耐火管,其外部覆盖有隔热层,锥形空气稳流器固定在加热炉底部,气流罩固定在加热炉顶部。

加热炉安装在支架上,并配有试样架和试样架插入装置。

布置热电偶,观察镜,天平,稳压器,调压变压器,电气仪表,功率控制器,温度记录仪,计时器,干燥皿。

4 试样3,cm直76±8)试样应从代表制品的足够大的样品上制取。

试样为圆柱形,体积(0)mm,高度(50±345)mm。

一共测试5组试样。

试验前,试样要进行状态径(-2调节,然后将试样放入(65±5)℃的通风干燥箱内调节(20~24)h,然后将试样置于干燥皿中冷却至室温。

试验前应称量每组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01g。

5 试验步骤5.1 试验环境试验装置不应设在风口,也不应受到任何形式的强烈日照或人工光照,以利于对炉内火焰的观察。

试验过程中室温变化不应超过+5℃。

5.2 试验前准备程序试样架,热电偶,电源,炉内温度的平衡,校准程序,进行30min试验。

质量损失,火焰,温升。

7 试验报告a)关于试验所依据的标准为本标准的说明b)试验方法的偏差c)试验室的名称及地址d)报告的发布日期及编号e)委托试验单位的名称及地址f)已知生产商/供应商的名称及地址g)到样日期h)制品标识i)有关抽样程序的说明j)制品的一般说明,包括密度、面密度、厚度及结构信息k)状态调节信息l)试验日期m)校准结果n)若使用了热电偶,按标准第8章和C.5规定表述试验结果o)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p)以下陈述:“试验结果与特定试验条件下试样的性能有关;试验结果不能作为评价制品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潜在火灾危险性的唯一标准”。

第三章建筑材料可燃性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没有外加辐射条件下,用小火焰直接冲击垂直放置的试样以测定建筑制品可燃性的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8626-2007 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EN 13238 建筑制品对火反应试验状态条件程序及基本材料选择的一般规则EN ISO 13943 火灾安全词汇3 试验装置环境温度为(23±5)℃、相对湿度(50±20)%的房间。

燃烧箱,燃烧器,燃气,试样夹,挂杆,计时器,试样模板,火焰检查装置,风速仪,滤纸和收集盘。

4试样用规定的模板在代表制品的试验样品上切割试样,至少应测试6块具有代表性的制品试样,并分别在样品的纵向和横向上切制3块试样。

5 试验步骤点燃位于垂直方向的燃烧器,待火焰稳定。

测量火焰高度,火焰高度应为(20±1)0,水平向前推进,直至火焰抵达预设的45mm。

沿燃烧器的垂直轴线将燃烧器倾斜试样接触点。

当火焰接触到试样时开始计时。

6试验结果的表述记录点火位置。

对于每块试样,记录以下现象:a)试样是否被点燃b)火焰尖端是否到达距点火点150mm处,并记录该现象发生时间c)是否发生滤纸被引燃d)观察试样的物理行为7 试验报告a)试验依据标准 GB/T 8626b)试验方法偏差c)试验室名称和地址d)试验报告日期和编号e)委托方名称和地址f)制造商/代理方名称和地址g)到样日期h)制品标识i)相关抽样程序描述j)试验制品的一般说明,包括密度、面密度、厚度及试样的结构形态等k)状态调节说明l)使用基材和安装方法说明m)试验日期n)试验结果o)点火时间p)试验期间的试验现象q)关于建筑制品的应用目的信息r) 注明“本试验结果只与制品的试样在特定试验条件下的性能相关,不能将其作为评价该制品在实际使用中潜在火灾危险性的唯一依据”。

8氧指数试验方法8.1试样的制备依据试样类型选择合适的夹具,模塑或切割符合尺寸规定要求的试样。

试样类型及用途见表一表一8.2试样数量每组试样至少15条。

8.3试样的标线对Ⅰ、Ⅱ、Ⅲ、Ⅳ型试样,标线划在距点燃端50mm处,对Ⅴ型试样,标线划在框架上或划在距点燃端20mm和100mm处。

8.4状态调节与试验环境状态调节按GB2918中有关规定进行。

试验环境应在环境温度为10~35℃,相对湿度45%~75%。

如有特殊要求,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9仪器操作9.1首先将仪器及其备件取出后,将仪器平稳地放在工作台上,并将燃烧筒放在通风橱中,以防止环境污染。

9.2将氧气和氮气气源放在合适位置,注意安全。

安装上钢瓶减压阀,并用聚氨酯软管(或氧气带)分别将氧气瓶减压阀、氮气瓶减压阀的.输出管街头和仪器背面相应的输入气管连接好,防止漏气。

9.3将本仪器外壳可靠接地(接地电阻≤10Ω)9.4将电源插头插入220V/15A交流电压的插座,打开电源开关按钮,电源指示灯亮,控制回路的电,表明可以进入下一个工作程序。

10点燃试样方法10.1方法A 顶端点燃法使火焰的最低可见部分接触试样顶端并覆盖整个顶表面,勿使火焰碰到试样的棱边和侧表面。

在确认试样顶端全部着火后,立即移去点火器开始即使或观察试样烧掉的长度。

点燃试样时,火焰作用时间最长为30s,若在30s内不能点燃,则应增大氧浓度,继续点燃,直至30s内点燃为止。

10.2方法B 扩散点燃法充分降低和移动点火器,使火焰可见部分施加于试样顶表面,同时施加于垂直侧表面约6mm长。

点燃试样时,火焰作用试件最长为30s,每隔5s左右稍移开点火器观察试样,直至垂直侧表面稳定燃烧或可见燃烧部分的前锋到达上标线处,立即移去点火器,开始计时或观察试样燃烧长度。

若30s内不能点燃试样,则增大氧浓度,再次点燃,直至30s内点燃为止。

首先初步估算氧、氮气的流量。

依据标准规定,燃烧筒内混合气10.3.体的流速为40mm/s,根据公式q =9·Aq-------混合气体流量9-------混合气体的流速A-------燃烧筒横截面积计算出气体的总流量为10L/min 其中,氧气流量×10=O(氧指数值)2例如:若初始氧浓度为20%,则调节氧流量为2L/min,氮气流量为8L/min。

10.4依据试样类型选择合适的夹具,分别对一组材料进行测量并记录。

10.5 根据经验或试样在空气中点燃的情况,估计开始试验时的氧浓度。

如在空气中迅速燃烧,则开始试验时的氧浓度为18%左右; 在空气中缓慢燃烧或时断时续,则21%左右;在空气中离开点火源即灭,则至少为25%,10.6按下电源开关,数显表有数字显示,然手把“标定——测量”选择开关旋至标定处,将氧气和氮气管路中的减压阀和流量计关闭,回路中没有氧、氮混合砌体流过。

用吹气球对标定入口吹气,待数显表示数稳定后,调节满度电位器,使数显表示数为21.0(新鲜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百分比为20.95%),最后将选择开关旋至测量位置。

10.7开启氧、氮钢瓶阀门,调节低压阀,使压力为0.2~0.3Mpa(<,调节压力调节的减压阀(氧气和氮气)室面板上的两块Mpa)0.5压力表示数为0.15Mpa。

然后调节流量,得到所需要的氧、氮气流量。

10.8将试样夹在相应的夹具上,垂直地安装在燃烧筒地中心位置上。

点燃点火器,调节火焰高度约为20mm左右,点燃试样,按计时秒表开始计时,当试样燃烧至3分钟时,停止计时。

并注意观察试样燃烧时间和燃烧长度。

10.9提高或降低氧的浓度,操作,需测得试样燃烧时间恰好为3分钟或试样燃烧50mm长熄灭时氧的百分比浓度。

10.10氧指数的计算OI=Ψ+KdF OI----氧指数,%Ψ最后一个氧浓度,取一位小数,%F-------d ----使用和控制的两个氧浓度之差,即步长,取一位小数K ----差表所得的系数。

报告OI时取一位小数,不能修约,为了计算标准偏差应计算到二位小数。

11.注意事项11.1 氧指数检测注意事项11.1.1试样表面清洁,无影响燃烧行为的缺陷,如气泡、裂纹、飞边、毛刺等。

仪器使用时氧气瓶、氮气瓶的砌体使用压力(瓶内砌体压力,即11.1.2.减压阀的高压表上显示的读书)不得低于1Mpa。

11.1.3仪器使用时氧气瓶、氮气瓶的气体输出压力(即减压阀的低压表上显示的读数)不得高于0.5Mpa。

11.1.4仪器停机待用时,请把选择开关旋至标定位置。

11.1.5调节稳压阀及针形阀时要用力均匀,关闭时注意流量计的流量浮子沉到原位即可,不要关紧过紧。

11.1.6经常擦洗燃烧筒及点火器表面的污物,以及燃烧筒内金属网上的燃烧滴落物,保证气体畅通。

11.1.7关闭气源时先关氧气再关氮气,先关气瓶阀再关设备阀。

11.1.8如仪器发生故障,轻通知生产厂家或由专业技术人员修理。

11.2燃烧性能检测注意事项试验前务必接通燃气检查设备燃气是否漏气。

如紧急结束,则按下试验停止,如回复则弹起该键。

第四章建筑材料燃烧热值本标准规定了在恒定热容量的氧弹量热仪中,测定建筑材料燃烧热值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总燃烧热值的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4402-2007 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燃烧热值的测定ISO 13943 消防安全术语EN 13238 建筑制品的对火反应试验状态调节程序和基材选择的一般规则3 仪器设备量热弹,量热仪,搅拌器,温度测量装置,坩埚,计时器,电源,压力表和针阀,天平,制备“香烟”装置,制丸装置,试剂。

4 试样应对制品的每个组分进行评价,包括次要组分。

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对匀质制品或非匀质制品的被测组分,应任意截取至少5个样块作为试样。

主要成分样块最小质量为50g,次要成分样块最小质量为10g。

5 测定步骤试验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进行,试验室内温度要保持稳定。

a)安装温度测定装置,开启搅拌和计时器。

b)调节内筒水温,使其和外筒水温基本相同。

c)接通电流回路,点燃样品。

d)从量热仪中取出氧弹,放置10min后缓慢泄压。

e)如果采用坩埚法进行试验方时,试样不能完全燃烧,则采用“香烟”法重新进行试验。

6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a)试验标准b)任何与试验方法的偏差c)试验室的名称和地址e)送检单位的名称和地址f)生产单位的名称和地址g)到样日期h)产品信息i)相关的抽样程序j)样品的总体描述k)状态调节l)试验日期m)测定的水当量n)测试结果o)试验现象p)注明“本试验结果只与制品的试样在特定试验条件下的性能相关,不能将其作为评价该制品在实际使用中潜在火灾危险性的唯一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