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化系统正常影像表现

消化系统正常影像表现

☻良恶性肿瘤、炎性肉芽肿、异物、血栓、结石等☻
黏膜皱襞的改变
黏膜皱襞具有可塑性,但正常 的黏膜皱襞仍有规则的形状
一旦黏膜皱襞发生任何固定形 态改变时,多表示有器质性病变
黏膜皱襞增宽和迂曲
胃黏膜巨肥厚症
黏膜皱襞破坏、中断
黏膜皱襞失去连续性与完整性 糜烂、溃疡或恶性肿瘤侵蚀 X线示正常的皱襞影像消失,而代 之以不规则杂乱的钡影,常有明确的分界
钡剂排空。
阑尾
• 长条状,粗细均匀,边缘光整,易于推动; • 不显影; • 充盈不均; • 充盈缺损(粪石); • 排空时间约24-48小时, 但可延至72小时。
摆设就是摆设 10大无用器官 第1名 人的阑尾
“阑尾最大的用处恐怕就是给外科医生带来源 源不断的生意!”
胃肠道异常影像学表现 (基本病变)
黏膜像/相: (Mucosal phase ) 双对比像/相: (Double contrast phase )
注意事项
形态、功能并重 透视、摄片结合
合理使用辅药 适当运用触诊
消化道CT检查
观察病变浸润程度,有无管壁浸润及壁外侵 犯,病变与周围组织、脏器的关系,血供情 况(+C),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 可动性异常 1、活动度受限(粘连牵拉或固定) 2、活动度增大 (固定不良或腹
水)
功能性改变
• 张力的改变 • 蠕动的改变(速率、频率、振幅、方向) • 运动力的改变(排空情况) • 分泌功能的改变
排空时间
• 胃排空2-4小时,超过4小时为排空延迟 • 小肠通过时间2-6小时 • 小肠排空7-9小时,超过9小时为排空延迟 • 大肠排空24-48小时,阑尾可延至72小时
一时间全胃可见2-3个蠕动波。
胃动力
是指排出的快慢,它和蠕 动的强弱,张力的高低及幽门状态
等有密切关系。一般钡餐后1- 5min胃开始排出,约1-2h可排空, 一般不超过4h,如果6h仍有钡剂存
留胃内,即为排空延迟。

• 蠕动类型:环状或对称性收缩 • 黏膜:纵、横、斜或网状交错 • 排空时间: 2~4小时
良性龛影特点
龛影周围见环形透光影,是溃疡周围黏膜炎 性肿胀所致,称为月晕征/晕轮征;
黏膜线、项圈征、狭颈征;
黏膜纠集。
憩室
局部管壁结构薄弱和邻近病变的粘 连牵拉,致使该部各层向腔外突出的憩室
(diverticulum)。
溃疡和憩室的鉴别
好发部位不同; 黏膜皱襞的改变:
皱襞集中是为龛影; 皱襞向钡影中延伸则为憩室。
常表现为整体收缩将钡剂排出。
X线表现
降部以下为环状皱襞,纵横交错 表现为羽毛状,侧缘表现为锯齿状。降部 以下表现为波浪式推进的蠕动波,钡剂通
过较快不易停留,有时可出现逆蠕动。
空肠及回肠
小肠可分为六组,第一 组为十二指肠;第二、三组为空肠; 第四、五、六组为回肠。空、回肠 逐渐移行,其间无明显分界,全长 约6-7m,迂回盘曲在腹腔内,肠 腔宽约1-3cm。空肠主要位于左上 中腹部,回肠多位于右下腹及盆腔。 回肠末端自盆腔向上至回盲瓣连接
黏膜皱襞集中
慢性溃疡侵及黏膜层及黏膜下层, 纤维组织增生致疤痕形成,引起邻近皱
襞向性收缩
X线示龛影周围的黏膜皱襞向龛 影集中,呈星状或放射状排列
管腔大小的改变
狭窄、扩张与梗阻

胃肠道是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空
腔脏器。其管腔大小改变有一定限度。由
于管壁的张力,维持其管腔具有一定的形
态与大小。任何局部或全部超过正常限度
胃贲门10-11胸椎水平
(二)食管的狭窄部
第一狭窄部位于咽与食 管连接处
第二狭窄部位于食管通过 膈食管裂孔处
观察食管主要用右前斜位, 辅以正位或左前斜位。食管呈柔软 光滑的管状影,可见扩张与收缩的 推进波(蠕动)。钡剂通过后仍有 少量钡剂附于黏膜面,显示2-5条
纵行条纹状透光影,即黏膜皱襞
膈壶腹
行。 胃底部黏膜皱襞和大弯者相似。 正常胃黏膜皱襞宽度一般不超过
0.5 cm。
贲门切迹 胃底 贲门 胃小弯 角切迹
幽门
胃体 胃大弯
胃微皱襞在双(对f比i造ne影时re,l胃ie黏f膜)皱
襞展平而显示胃微皱襞,由胃小沟 和胃小区构成,胃窦部易于显示。
胃小沟表现为纤细的、致密 的网状影,其宽度小于1mm。
盲肠和结肠有结肠袋,钡剂充盈后呈多数 半园形膨出袋囊,结肠袋以升、横结肠较显著,
降结肠以下就逐渐不明显。
直肠没有袋形,边缘光滑,其最宽处称壶 腹部。
在右髂窝内续于盲肠,在 第3骶椎平面连接直肠, 呈“M”形包围小肠,
1、升结肠
2、横结肠
由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后 壁,活动度较大。
结肠右曲——肝曲
结肠左曲——脾曲
一角、两弯 两门、三部 四种胃型
十二指肠:消化、吸收
• 上接胃下延空肠; • 球(冠)、降、横(水平)、升部; • 黏膜形态:球部纵形、余部羽毛状; • 整体收缩加蠕动; • 重要结构:十二指肠乳头。
X线表现
球部充盈呈三角形或卵园形,轮 廓光滑。钡剂少时可见条纹状黏膜皱襞伸 向尖端。球部钡剂可短期停留,球部蠕动
CT/MR异常表现
• 管壁增厚 • 肿块 • 周围脂肪层变化 • 邻近器官浸润 • 淋巴结转移 • 远处转移
胃肠道疾病影像诊断
• 以造影为主 • 透视下点片 • 按顺序观察 • 形态加功能
诊断原则
• 熟悉解剖,判断异常 • 观察影像,推断病理 • 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课后思考
• 胃肠道基本病变中形态改变有哪些? • 什么叫充盈缺损、龛影? • 胃肠道基本病变中功能改变有哪些? • 胃肠道病变CT检查的价值是什么?
形态异常 外形轮廓 黏膜皱襞 管腔大小 位置及移动度
功能异常 张力高低 蠕动强弱 运动力快慢 分泌功能
形态与功能并重 密切结合临床 综合分析后作出判断
消化道轮廓的改变
• 龛影(niche)——胃肠壁局限性溃疡形成的凹陷 为钡剂充盈,在切线位呈局限性向轮廓外突出的 钡影,轴位观溃疡呈火山口状,钡剂填充表现为 类圆形钡斑。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七章 消化系统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胃肠道正常影像学表现 掌握胃肠道异常影像学表现(基本病变)
熟悉胃肠道病变的检查方法及优选原则
重点:消化道正常和异常影像学表现
难点:消化道异常影像学表现(形态、功能)
胃肠道影像检查技术回顾
上消化道 口腔、咽、食管、 胃、十二指肠
消化管
下消化道
空肠、回肠、盲 肠、阑尾、结肠、
直肠、肛管
大消化腺 大唾液腺、胰、
消化腺

小消化腺 胃腺、肠腺
消化系统
• 由于腹部脏器缺乏良好的 自然对比
• 因此X线检查以 造影检查/人工对比 为主
问题与答案
• 常用对比剂? ——硫酸钡BaSO4
• 对比剂特点? ——高密度、不吸收
• 如何引入对比剂?——口服、灌肠
胃小沟画出来的透光区即胃 小区,其直径不大于3mm,可呈圆 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近似。
正常胃微皱襞
慢性胃炎,胃小区 增大,胃小沟增宽
胃轮廓、柔软度及移动度
正常胃充盈后轮廓光滑,仅胃底 及大弯缘可呈锯齿状。胃壁柔软,加压可 变形,并有一定的移动度,胃底及幽门部
移动度较小。
胃蠕动及动力
服钡后1-2min即出现蠕动。蠕动由 胃体上部开始,由浅渐深,向幽门方向呈 推进性运动,胃窦呈向心性收缩将钡剂排 入十二指肠。胃蠕动表现为环形收缩,同
• 憩室(diverticulum)——胃肠道管壁向外囊袋 状膨出,有正常黏膜通入。
• 充盈缺损(filling defect)——局限性肿块突 入腔内致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 现。
龛影或壁龛 niche or crater
正面像:园形或椭园形的钡斑影 切线位:乳头状、三角状、齿状、点状、线状
腔内肿块
腔内占位/隆起性病变,如癌肿、息 肉等占据一定的空间,造影时无钡剂充填,称
“充盈缺损”(defect of filling)
充盈缺损
• 胃肠道新生物向腔内生长,占据一定的 空间位置, 造影检查时不能被钡剂填充。
• 引申:空腔脏器内占位性病变占据一定空间位置, 造影检查时不能被对比剂填充。
正常空肠与回肠X线表现
正常钡餐后1h内显示空肠,3h钡剂大 部在回肠,2-6h 钡头可达回盲部,如果 6h尚未到达回盲部则为小肠动力缓慢,小 于2h到达回盲部则为小肠动力增快。正常
小肠钡剂全部排空时间一般为7-9h。
大肠:水分吸收、分泌、运动
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结肠分升、 肝曲、横、脾曲、降、乙状结肠。
3、降结肠
4、乙状结肠 借乙状结肠系膜连于骨 盆侧壁,活动度较大。
结肠在肝曲及脾曲两处固定于后腹 壁,直肠也较固定;横结肠和乙状结肠的
位置及长度变化较大。
直肠居中线位置,直肠后缘与骶骨 前缘之间距离、不超过 0.5cm。
结肠的蠕动为总体运动。 蠕动过后肠管舒张,结肠袋又恢复。
钡餐后通常6h内钡剂到达 升结肠,12h到达降结肠,约1-2d
• 正常深吸气时膈肌下降,食管 裂孔收缩,常使钡剂于膈上方停顿, 形成食管下端膈上一小段长约4-5厘 米的一过性扩张,称为膈壶腹。
食管的蠕动——环状收缩波
食管的蠕动——环状收缩波
原发蠕动(第1蠕动波):吞咽刺激 继发蠕动(第2蠕动波):食管充盈膨胀 第3收缩:环肌局限性、不规则痉挛性收缩
食管
三段 二窄 三压迹 一个壶腹 三种蠕动
肿瘤分期 手术可切除性评估及治疗计划的制定 手术效果评价及术后随访
CT重建
消化道MR检查
腔内线圈 仿真内镜
胃肠道正常影像表现
食管
生理性压迹 (右前斜位、前壁、自上而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