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系统疾病的CT正常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的CT正常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的CT正常表现
在CT影像纵隔窗可显示胸壁的骨性部分。

胸壁前方有胸壁和胸锁关节。

肋骨呈条带状,可
见其骨皮质和骨髓腔。

肋骨的长轴与CT层面成角,在同一层面不能显示其全长,故肋骨的
序数和详细形态不易判断。

肋骨的斜行断面形态有时类似骨破坏。

胸椎位于胸廓后部,可分
辨出椎体、椎弓、横突和棘突。

椎管中央有硬膜囊。

肩胛骨位于胸壁两侧,左右对称。

在肺
尖层面第一胸肋关节有时突入胸廓内,类似肺内结节,根据具体特殊部位易于正确判断。


壁的脂肪可使各组肌肉详细显示。

在胸壁第五肋以上有胸大肌及后方的胸小肌。

最前方为女
性乳房,可见皮肤、皮下组织和乳腺。

第七肋以下有腹直肌及腹外斜肌。

肩胛骨易分辨。


窝部有丰富的脂肪,其内淋巴结肿大易于发现。

后壁有斜方肌、菱形肌和胸椎棘突周围肌群。

2胸膜
胸膜分为壁层和脏层胸膜。

壁层胸膜被覆盖于胸壁的内表面,脏层胸膜包裹着每一个肺叶。

叶间裂由相邻肺叶的双层脏层胸膜构成,CT可以根据叶间裂识别肺叶。

右肺水平裂因与CT
层面平行,在CT上不易显示,但根据其邻近无肺血管影像可判断其位置。

斜裂表现为线状
影像,有时线状影像不明显,根据无血管区域,其位置可判断。

奇静脉裂是最常见的副裂,
发生率约为1%,CT上为肺尖部的带状影像,连向上纵隔。

位于胸骨表面的壁层胸膜与胸内
筋膜之间的脂肪层称为胸膜外或胸膜下脂肪,在身体较胖的人可达数毫米厚。

在HRCT上,
在前外、后外及侧胸壁肋间隙的内面,肺与胸壁交界处有1~2mm的带状软组织影,称为肋
间带。

肋间带是脏层胸膜、壁层胸膜、胸膜生理液体、胸内筋膜和肋间最内肌的总和投影,
肋间脂肪与肋间肌肉分界。

在 HRCT上还可见在前部的肋骨、肋软骨和胸骨后有一纤细的带
状影,为胸横肌的投影。

3肺部
3.1支气管、肺动脉和肺静脉
层厚为8mm或10mm的常规CT扫描像上可清楚地显示支气管树的分支情况,近似水平走行的支气管在同一层面可显示其长轴形态,如右肺上叶支气管、右肺上叶前段(BⅢ)和后段(BⅡ)
支气管,右肺中叶支气管、右肺及左肺下叶上段支气管及左肺上叶舌段支气管等。

斜行及上
下方走行的支气管呈不同形态的横断面,圆形或椭圆形。

肺动脉伴随支气管走行,右肺上叶
尖后支及前支肺动脉位于支气管的上、内侧。

后段肺动脉分为两型:为上升肺动脉型和回旋
动脉型,上升肺动脉型的后段肺动脉沿后段支气管下方向后上走行,回旋动脉型的右上叶尖
后支肺动脉向后外上方走行。

左上叶支肺动脉位于支气管内侧。

右中叶支肺动脉外侧及内侧
支分别位于同名支气管外侧走行。

左肺动脉上、下舌支位于支气管上方,两肺下叶支肺动脉
位于支气管外侧。

肺静脉位于肺段或亚段之间。

右上肺静脉分为中心静脉型(占80%),半中心静脉型(占10%),无中心静脉型(占10%)。

左上肺静脉也有类似的类型。

右上中叶支静脉位于支气管和肺动脉
的下方,在各段间走行。

左上舌支肺静脉在同名支气管和肺动脉下方层面上可见。

左、右下
肺静脉呈水平方向至左心房,因而在CT上显示其长轴影像,而肺动脉在左、右下叶支多为
横段面影像。

在形态上肺静脉的分歧角多为钝角,而肺动脉分歧角呈锐角。

在 CT连续层面上,较大肺静脉与肺动脉交替出现,追踪观察相邻数个层面的血管走行可将二者区别。

在解剖形态上,结缔组织包绕的支气管和其伴随的肺动脉称为支气管血管束,此为 HRCT重
要解剖结构。

在CT上可显示支气管血管束肺动脉的各级分支及5级以上的支气管分支。


常结缔组织不能显示,支气管血管束自肺门至小叶肺动脉逐渐变细,边缘光滑清楚。

3.2次级肺小叶
次级肺小叶(以下简称肺小叶)是由结缔组织间隔包绕的最小肺单位,小叶支气管远端包括
3~5支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小叶周围的结缔组织间隔称为小叶间隔,其内有静脉及淋巴管。

小叶中心有小叶支气管及伴行肺动脉。

肺小叶直径约为0.5~3.0cm,CT检查时,肺脏外围部
的肺小叶最易显示,表现为多边体形态,基底部位于脏层胸膜。

正常人CT上,小叶间隔不
易显示,在HRCT上偶可显示,表现为与胸膜垂直的线状影像,与胸膜相连。

小叶中央的点
状结构称为小叶核,为伴随小叶支气管的小叶中央动脉的横轴位投影,小叶核距离小叶间隔
及胸膜约1cm。

小叶中央动脉不在横轴位投影时表现为细小的分支状线形影像,此影像与胸
膜之间约有5mm的距离。

3.3肺门
在CT片上,正常肺门的高密度影像主要由肺动脉及肺静脉构成。

正常淋巴结不能显示。


肺门还可见支气管的壁及含气管腔。

在左、右肺上叶支肺动脉、左、右上肺静脉及左、右肺上叶支气管层面,肺门区无大的血管,肺血管表现为结节状及条状影像易与淋巴结肿大区别。

在左肺上叶支气管层面,左肺上叶支
气管位于左上肺静脉和左下叶支肺动脉之间,左主支气管壁在主动脉及左下叶支肺动脉之间
直接与肺组织相毗邻可显示部分管壁。

右侧中间段支气管后壁显示清楚,与食管、奇静脉隐
窝相邻,其厚度在3mm以内。

右下叶支肺动脉和右上肺静脉可形成分叶状结节影像,易误
认为是肺门肿块。

在右肺中叶支气管层面,右肺中叶支气管位于右下叶支肺动脉及右上肺静
脉之间,右肺下叶支气管的后壁可显示。

在下肺静脉层面,下叶支肺动脉的肺段分支直径可
小于1cm。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680-683.
[2]李治安.临床超声影像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60.
[3]王新房,张青萍.中华影像医学-超声诊断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1-42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