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流截止负反馈转速1.1

电流截止负反馈转速1.1


同组设计者
三、设计说明书的格式要求 1、绪论 a.设计的目的和意义。b.设计要求。c.设计对象及有关数据。 2、系统结构方案的选择: 3、主回路的选择: a.主电路形式(单相、三相、六相、半控、全控、桥式等)的选择与论证。计算。交流电源 的选择(单相或三相) 。 c.晶闸管元件的计算与选择。 d.晶闸管保护措施的电路设计与计算。 e.平波电抗器的计算与选择。 f.测速机的选择与可变电位器的选择与计算。 g.电流检测回路的设计计算。包括电流互感器、整流电路及各参数选择。 h.电动机励磁回路设计。 4、触发器的设计和同步相位的配合: a.触发电路的设计与选择。 b.同步相位的配合。 5、辅助电路设计:辅助电路设计: a.高精度给定电源的设计。 b.其它辅助电源的设计。如+15V、-15V、5V 等。 c.其它辅助电路设计。 6、系统静、动态设计: a.静态工作电路的设计。确定α 、β 、Ks、Unm*、Uim*和 Uctm 等。 b.计算回路电阻。c.计算主回路电感。 d.计算 Tl、Tm。 7、转速环设计:a.调节器参数计算。 b.调节器实现。 8、系统原理图与静态结构框图 9、课程设计总结 10、参考文献
I dbl 2I N ,临界截止电流 I dcr 1.2I N 。 要求设计一个带直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
单闭环调速系统。 其主要内容为: 1、测定综合实验中所用控制对象的参数(由实验完成) ; 2、根据给定指标设计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调节器,并选择调节器参数和具 体实现电路。 3、按设计结果组成系统,以满足给定指标。 4、研究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调试。 二、设计任务: 1.完成理论分析: a.调速范围 D=20,静差率 S≤10%; b.转速超调σ n≤10%(在额定转速时); C.动态速降小于 10%。 d.振荡次数小于 2 次; (1) 进行系统参数计算, 完成转速调节器及电流截止负反馈的结构与参数设计; (2)对整个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 2.完成系统电气原理图的设计 (1)晶闸管-电动机系统主电路设计 (2)晶闸管整流电路方案的讨论和选择。 (3)整流变压器额定容量、一次侧和二次测电压、电流的选择。 (4)晶闸管的选择及晶闸管保护电路的选择。 (5)平波电抗器的计算与选择。 (6)触发电路的选择。 (7) 测速发电机的选择及有关元件的选择与计算。 (8)完成系统电气原理图的设计。
城南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D 自动化 专业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任务起止日期: 2014 年
6

29 日~ 2014

7 月 11 日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学 号
一、设计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对象是: 直流电机:2.2kW,220V,12.5A,1500 转/分。电枢电 阻 1.2 ,整流装置内阻 1.5 ,触发整流环节的放大倍数为 35,堵转电流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隋峻,王晶,樊键,尹彦东,仲丽萍.SVPWM 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中的应用与仿真 [J]. 兵工自动化. 2011(03) [2] 王洪诚,赵波,陈洁,文四名.基于 Simulink 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 [J]. 物联网技术. 2012(02) [3][谢爱华.基于空间矢量调制技术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研究[D]. 浙江工业大学 2009 [4] 王松.永磁同步电机的参数辨识及控制策略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1(1) [5] 李垚,林永君,侯晓勇,刘瑞. 基 TMS320F2812 的永磁同步电机的伺服系统的研 究[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07(01) [6] 李耀华; 吴俊; 郭巧娟; 刘晶郁.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的两种实现方法 比较[J]. 微电机. 2012(01) [7] 文小玲,尹项根,张哲.三相逆变器统一空间矢量 PWM 实现方法[J]. 电工技术 学报. 2009(10) [8] 陈涛,吕中楠,章小卫.基于 STM32F103 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设计[J].伺服控 制. 2011(04) [9] 林建洪,周扬忠.基于 DSP 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设计[J]. 电力电子 技术. 2012(01) [10]XuHuazhong, MaSha.Research and simulation of PMSM based on Coordination control technology[J].Procedia Engineering 16 ( 2011 ) 157 – 16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