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高二生物《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测试题姓名班级(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的运载体C.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D.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2.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C.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3.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限制性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B.重组质粒的形成在细胞内完成C.质粒都可作运载体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4.能克服远缘杂交障碍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技术是()A.基因工程B.组织培养C.诱变育种D.杂交育种5.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人的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B.培养人的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6.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 )①目的基因②引物③四种脱氧核苷酸④DNA聚合酶等⑤mRNA⑥核糖体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⑥7.以下对DNA的描述,错误的是()A.人的正常T淋巴细胞中含有人体全部遗传信息B.同种生物个体间DNA完全相同C.DNA的基本功能是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D.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多个性状8. 蛋白质工程中直接需要进行操作的对象是()A.氨基酸结构B.蛋白质空间结构C.肽链结构D.基因结构9.细胞工程的发展所依赖的理论基础是()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B.遗传密码的确立及其通用性的发现C.生物体细胞全能性的证明D.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的发现10.下列不是基因工程中的目的基因的检测手段的是:()A.分子杂交技术B.抗原—抗体杂交C.抗虫或抗病的接种D.基因枪法11.在以下4种细胞工程技术中,培育出的新个体中,体内遗传物质均来自一个亲本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B. 单克隆抗体C. 植物体细胞杂交D.细胞核移植12.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细胞融合相比特有的是()A.基本原理相同B.诱导融合的方法类C.原生质体融合D.可用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13.下列哪一项属于克隆()A.将鸡的某个DNA片段整合到小鼠的DNA分子中B.将抗药菌的某基因引入草履虫的细胞内C.将鼠骨髓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5D.将某种瘤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成一个细胞系14. 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60个)放入PCR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PCR仪中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至少应是()A.640 B.8100 C.600 D.864015.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区别的是()A.培养基成分不同B.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C.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D.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养成植株16. 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A.受精卵B.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C.传代10~50代以内的细胞D.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17.下面对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及意义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将来有可能通过此方法来生产白细胞介素B.通过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现象来获得新物种C.有助于对细胞这一生命单位的更为科学的认识D.融合本身与生物膜的流动性直接相关18.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A.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B.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C.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香料等D.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19.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癌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癌细胞融合的是()A.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B.不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C.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D.不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20.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
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驴刚死亡,以下较易成为“复生”野驴的方法是()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C.取出野驴的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细胞中,经孕育培养成新个体D.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21.与植物体细胞杂交密切相关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利用离心、振动、电刺激等诱导B.利用聚乙二醇(PEG)等试剂诱导C.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22.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错误的是()A. 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 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C.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或人工种子,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D. 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表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23.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不.正确的是()A.老年动物体内也有细胞的分化B.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离体的植物细胞分化的结果D.分化后的不同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不一定相同24.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
错误的是()5方法物方法D应用人工种子、无病毒植株等单克隆抗体等25.下列有关生物工程方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离体培养时,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胚状体、丛芽或不定根B.培养动物细胞时应选用无菌的血浆C.被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是原生质层D123456789101112131 4151617181922122232425(共5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26.(7分)资料显示,近十年来,PCR技术(DNA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实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 的人工复制(如下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
请据图回答:(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样品的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_______ 酶的作用来完成的。
通过分析得出新合成的DNA 分子中,A=T,C=G,这个事实说明DNA分子的合成遵循。
(2)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和。
(3)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模板DNA 分子(第一代)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五代时,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单链数占全部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
(4)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你认为可以用PCR扩增血液中的()A.白细胞DNA B.病毒蛋白质C.血浆抗体 D.病毒核酸27.(5分)右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办法生产人白细胞干扰素的基本过程图,据图回答(1)①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_酶的参与。
(2)②物质是从大肠杆菌分离出的__。
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它必须能在宿主细胞中____________。
(3)③过程表明目的基因_______________。
28.(5分)动物细胞的培养常用于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的研究。
右图示动物细胞培养的部分过程:(1)图示中A与B处理所用的物质是_ 。
(2)在细胞的分裂增殖过程中,为了确定DNA合成的时间长短,加入以3H标记的(腺嘌吟、鸟嘌吟、胞嘧啶、胸腺嘧啶)。
5(3)图中分装的过程称为 ________培养,成活的细胞叫作 _______ ,一般能传40~50代,其遗传物质 ____(改变、不变)。
29.(10分)下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简略表示。
请据此回答:(1)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它能被培养成④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②表示__________,它的细胞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制作人工种子,应该选用(填编号)__________。
(4)若①是花药,则④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项技术可用__________________上。
(5)若①是胡萝卜的根尖细胞,则培养的④的叶片的颜色是__________,这说明根尖细胞________。
(6)若利用此技术制造治疗烫伤的药物----紫草素,培养将进行到(填编号)_________。
30.(8分)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时,需要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出抗虫基因,“放入”棉花的细胞中与棉花的DNA结合起来并发挥作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切割抗虫基因所用的工具是__,此工具主要存在于中,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2)进行基因操作一般要经过的四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9分)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阶段示意图。
(1)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2)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分类,图中HAT培养基属于 ______培养基。
(2分)(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__ _ 。
(4)动物细胞融合除了采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诱导剂外,还可以采用。
(5)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具备的 ________ 特点。
(2分)(6)淋巴细胞是由动物体中的 ______ 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32.(6分)下图①~⑤列举了五种作物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应问题:5(1)第①种方法属于常规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②种方法中,若只考虑F1中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________种类型。
(3)第③种方法中使用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促使染色体加倍,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