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3篇

浅谈如何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3篇

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人们的维权意识、健康意识日益增强。

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风险越来越多。

护理纠纷不一定是护理服务质量或护理技术缺陷,可能是患方对护理技术不了解,也可能是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所引发的患方的抱怨、投诉、还有可能是患方对医疗行为有意见不敢向医师提而转移到护理人员身上。

因此,对防范护患纠纷我们体会如下:1加强语言修养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对患者及家属均有一定的影响,有的护理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说话随便、草率、不讲策略,比如当患者问起病情时, 回答“保证好”、“没事”、“放心”等,此时,患者及家属均会把这些不能反应客观实际的话牢记在心,以后一旦出现什么异常情况或突发意外,都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并以此作为投诉依据,引起纠纷。

因此,护理人员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审慎性,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回答,像前悄况还平稳,要看以后的进展”等语言,而绝不能草率回答,给纠纷埋下隐患。

2转变服务观念,维权意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道徳素质,使护理人员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提高患者满意度。

很多人认为:“患者是弱者,患者是上帝,患者是消费者”,因此,护士要有维权思想:写出我们做的,做我们说的,说我们应该说的。

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创建和谐护理环境在分析医疗纠纷所涉及到的护理问题中发现:很多时候是因为患者缺少疾病知识、不了解治疗和护理方法、对病情变化不理解而造成的,有时则是山于对护理质量不满而提起诉讼的。

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减少护患冲突、防范护理纠纷的重要环节。

护士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沟通技巧和方法,在治疗护理中使用文明语言,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提岀的疑问,以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符合个性化语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向其说明诊疗计划及手术注意情况,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意外,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治疗和护理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有思想准备。

掌握正确的服务方法,不仅会得到患者的配合、理解及支持,而且能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依赖感,从而有助于化解矛盾并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4提高专业技能,提高服务质量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是医院的生存之本,是患者选择就医的重要标准,只有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增强患者满意度,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纠纷的发生。

我们自实施整体护理以来就建立了护理支持系统,并对健康教育制定了质控标准,同时开展了礼仪服务活动,规范了全体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强化技术操作使之达到标准化、礼仪化、规范化,并向社会推行双向承诺,加深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完善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把好护理质量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5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强化护理行为中的法律意识长期以来,护理人员一直处于医疗服务的主要地位,因此,在实践中,护士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尽快解决影响患者健康的根本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特别是面对新形势,护士对法律知识感悟不深,极易引起法律纠纷。

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应加强相关的医疗法律知识的主动学习,丰富法律知识,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时刻牢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小心谨慎、尽职尽责地为患者服务。

6严格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都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医德为基础,以对患者高度负责为最高道徳准则而制定,要求医护人员必须遵守。

只有将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落到实处,才能提高丄作的效率和质量。

严格制度教育,强化执行意识,保证护理质量。

安全护理不仅是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是护理的基本要求。

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徳情操,要把职业道徳贯彻在护理工作的每一环节,用自己的言行让患者获得安全感、信任感。

严格的慎独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7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规范化的护理文件是患者获得救治的真实反映,同时乂是医疗纠纷处理中的法律证据。

事实证明,一旦发生纠纷,详实的护理记录常常是支持医院、医生、护士的关键证据;倘若不做好记录,即便医生、护士没有过错,一旦发生纠纷,无确凿的证据为自己辩解,也可能导致败诉,造成记录者本人或医院不应有的损失。

因此,护士做好各项护理记录,不仅应看成是自己工作的需要,还要看到它作为证据的重要性。

及时、完整、准确的护理记录,带给患者的是安全,留给护士的是平安。

护理文书具有法律依据和凭证作用。

是护理行为落实后的真实记录, 是患者救治的真实反映,也是评价治疗效果的科学依据,所以要认真仔细地做好, 做到准确、及时、规范及与医疗文书同步。

8提高护士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H前护士普遍比较重视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我们教育护士明确学习H的,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作中要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问题,对患者的实际状况做出有效评佔,用实际行动去体现护理的价值。

护理工作不能刻板地套用模式,要能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比如说做健康宣教的时间和方式的选择就有很大的技巧性。

现代的护理正向专业分工更加精细发展,护士必须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能恰到好处地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让患者觉得可以信赖。

9加强消毒隔离意识医院是救治患者的地方,也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如果在实行各项治疗操作时,不严格执行消毒、灭菌、隔离制度,不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就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

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治疗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必须戴好口罩、帽子,并注意操作前后严格洗手方可有效减少护患纠纷。

10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妥善处理医疗纠纷,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医院领导以及当事人,都要采取冷静、理智、客观的态度面对纠纷,要以积极的态度解决。

同时要及时保护好利益受到非法侵犯的当事人的人身安全。

使他们能感受到集体的关爱、对事业充满信心。

医方要积极主动、耐心地与患方接触和沟通,尽量消除误解。

实事求是地查明真相,找出问题,分清责任。

属于医方的,医院要勇于承担责任,以维护患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属于患方的无理要求,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决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妥善保管好病案文书等证据资料。

总之,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高质量的护理对病人恢复健康和促进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作为护士要严格履行自身职责,自觉规范护理行为,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半的提启准确、及时.完整的护理记录,审慎、热情、耐心、认真的言行,周到、细致、科学、严谨的护理,可以有效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

案例1:违反护士条例一未及时向医师报告病情患者,男,62岁;上腹部手术术后第三天,发现“咳痰困难、呼吸窘迫”,值班护士未及时向医师报告病情,仅予坐位、拍背;约5分钟后,患者面色青紫、大汗淋漓,予吸氧;20 分钟后,心跳呼吸骤停,经值班医师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2:南京双胞胎案一违反护理常规、未告知双胞胎早产儿,出生后不久出现“面红、呼吸急促、一级颅内岀血等症状”;予暖箱保暖、面罩吸氧一周;出院医嘱“复诊”;六个月后,两患儿双眼失明;《新生儿学》“早产儿供氧勿常规使用(原则上不超过3天),仅在呼吸困难时才给予吸氧,吸氧时间过长易致视力障碍。

”《新生儿护理常规》:曾吸氧的早产儿应当进行定期眼科检查,首次检查为岀生后4-6周内;法院认定:被告医院应当尽到最善告知义务,即明确告知两原告监护人“岀生后4-6周内到眼科复诊”;因告知不明确导致两原告丧失最佳治疗时机,造成损害后果的,被告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案例3:中江龙凤胎案一未进行主动医疗患者姜文,女,27岁;怀孕6 个月,B 超显示为先兆流产;医生遂为其作流产手术,产出龙风胎;医护人员按惯例未对两流产儿进行主动医疗;13个小时后,发现两个婴儿尚有呼吸、心跳;立即送至中江县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法院判决:任何人不得以优生优育为借口剥夺两新生婴儿健康权和生命权。

医生行为构成医疗事故罪,判处医生有期徒刑2年;承担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责任192万元。

案例4:执行违规医嘱1)、思诺斯:助眠常用剂量为10 mg, qno某医嘱:思若斯10mgX2片t.i.d持续用了三天,引发纠纷。

2)、老年性脑病入院,合并糖尿病病史。

治疗中静脉输注葡萄糖液17天,加重糖尿病症状,引发纠纷。

案例5:错误执行医嘱2008年3月16日晚,北京市80岁的王老太太因“呼之不应半小时”被送往某医院急诊治疗,当晚症状加重。

医生安排护士给患者注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并嘱咐护士要慢推,推十分钟。

2008年3月17日凌晨两点零五分,一名护士开始给王老太太推药,此时有其他患者叫护士, 于是该护士放下注射器离去。

随后另外一个护士拿起注射器继续注射,两名护士注射完液体时间共计五分钟。

注射完毕后,王老太太经抢救无效死亡。

王老太太的家属认为医院存在过错,遂请求法院判决医院赔偿各类损失共计25万余。

1•服务态度引发的护理纠纷:护理服务不周到,护理人员工作量大,负荷过重,工作较忙的时候,急、危、重病人多对治疗和护理的解释不耐心,缺少与病人交流,少数语言生硬,讲话随意、不谨慎,造成家属和病人的不满和误解,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护理纠纷发生。

2.执行医嘱过程中的护理纠纷:处理及执行医嘱是护理人员对病人实施治疗、护理的法律依据。

护士在执行医嘱时是要严肃细致,认真执行三查七对。

如果随意篡改或无故不执行医嘱属于违规行为,当发现医嘱有疑问或错误时,护士必须立即问医生提出并纠正,核对准确后再执行。

除了在抢救病人特殊情况下,原则上不执行口头医嘱。

抢救病人后应立即督促医生补医嘱。

如果错误执行医嘱给病人造成损害酿成不良后果,引发护理纠纷,护士将与医生共同承担法律责任。

3.工作失职引发的护理纠纷:护理人员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山于疏忽大意、玩忽职守发生的错误过失,如用错药、输错血、打错针等引发的护理纠纷。

4.护理质量、技术因素引发的护理纠纷:由于护士知识结构高低、护理工作的繁琐致使基础护理未落实到位、健康教育跟不上、护理等级达不到、满足不了患者的要求、护士技术操作不熟练与专业理论知识的缺乏所致。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静脉突刺不能一次成功、观察病情不仔细、巡视不及时,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

病人及家属对此不能理解而导致护理纠纷。

5.社会因素导致的护理纠纷: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发展,有的患者要求过高。

在护理过程中提岀某些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就迁怒于护理人员,加之部分社会舆论与媒体对医疗机构服务的特殊性宣传不够,存在不良影响对医疗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负面报导,有的患者及家属稍有不满即引发纠纷,从而达到减免医疗护理费用和索要巨额赔款的U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