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兴趣小组活动
9月23日诗歌朗诵会
参加名单
郑维阳、张玉瑞、张湛、陈新垚、崔凌云、张金梅、刘世鑫、宋立超、
王雪松、梁涛。
设计意图
我选择了十首适合七年级学生学习、朗读的诗歌。
这些诗歌题材广泛,半数为教材中的作品,题材包揽古今中外。
但是有共同的基调:活泼、明朗、纯真、善良。
学生朗读这些诗歌,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更能提升人生的境界。
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可以学习朗读技巧,能够更到位的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学生在两周准备期间,会先通过网络或图书积累有关作家作品的大量资料,深入学习,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再通过教师的指导,提高朗读技巧。
然后,小组练读。
让同学提出意见,修正自己不足。
在诵读风格基本成型的前提下,选择背景音乐,带动情绪,凸显意境。
在指定日期进行诗歌朗诵交流活动。
十名同学朗诵结束后互相点评并畅谈自己对作品的解读与感受。
10月15日古诗文默写比赛
参加名单
谭财轶、闫航宇、陈新垚、张金梅、崔凌云、郭辉、宋立超、黄欣、
李响、林虹志。
设计意图
这是一次以游戏形式进行的学习活动。
由于学生接受古文比较困难,所以设计这次比赛活动。
本次所选诗文全是学生本学期所学的课文,为激发学生兴趣,本次比赛以抽签形式进行,把学生分为三组,每组选代表抽签。
在规定时间内默写。
评价标准为错一字扣一分,错一句扣五分。
满分一百分。
平均分最高的组获得优胜奖。
针对学生喜欢历史故事、名人轶事的特点,教师会在颁奖后,为学生讲述与比赛诗文相关的故事,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11月8日课外阅读讨论会
参加名单
郑维阳、张玉瑞、张湛、陈新垚、崔凌云、张金梅、刘世鑫、宋立超、王雪松、梁涛、
王萌、刘金龙、于翔旭、刘九江、从福义、赵喜辰、袁宗赫、姜殿坤、刘斌、刘东卓。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意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之所以限定借阅书籍类别,是想让学生选好书、读好书。
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选择一些无价值的杂书或是太过艰深不适合学生读的书。
选择科学小品这类的书让学生读,目的是让学生增长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拥有科学探索精神。
选择中外童话让学生阅读,是为了让学生领略童话之美,学习作者优
美生动的语言,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为日后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阅读名著是为了让学生积淀修养,学习名著中深刻的思想,培养全局意识,关注社会与人生。
经过两周后的阅读,指定时间将学生分成四组,完成两项任务。
第一项,组内交流,为全校同学推荐相关类别的书目,制作小卡片,写上推荐语,挂在公告板上。
第二项,根据自己所选书目,写一篇读后感。
3天后完成任务,全班举行讨论会,进行交流。
学生在这次讨论会中可以尽情畅谈自己喜欢的书籍,包括内容介绍、好书推荐、写作特点与写作方法的借鉴等。
在探讨中,学生彼此带动,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能学到很多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
12月5日课本剧表演
参加名单
谭财轶、闫航宇、陈新垚、张金梅、崔凌云、郭辉、宋立超、黄欣、
李响、林虹志、
刘鑫、关秉诺、董佳鑫、隋国玉、刘世鑫、谭志鹏、王佳君。
设计意图
七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我们举办了课本剧表演活动。
我们选定的课文为《皇帝的新装》,将学生分为两组,由组内公选出编剧、导演、演员。
学生在创作剧本过程中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初步了解剧本这一特殊体裁的创作方法。
导演可以统领全局,提高组织能力。
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揣摩所演角
色,对人物形象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把握。
在这次表演过程中,每组将有两次表演机会。
第一次是完全按照原著演绎作品,第二次,学生可发挥想象进行适当的改编。
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改编作品。
学生经过这一次释放,发现了自己的潜能,以后在作文创作中,会延续这一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