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德与法治听课感悟

道德与法治听课感悟

立德树人立心为本
潍州外国语学校蒋玉珊
非常有幸参加了道德与法治学科优秀课例观摩,三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感动满满!
首先专家从课程的时代背景、基本情况、核心理念、实施建议四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让我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有了更深的认识。

其中让我印象较深的就是在讲现代公民素养现状时,说到信仰的缺失、规则法律意识淡薄等,导致现代人有的心态不正,心灵无依托,做出极端行为。

这就是文化信念、文化根基的缺失。

的确就是这样,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野生动物园随意下车,漠视园规,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马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酿成事故;在马路上开车赌气,危险别车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分解“德”字,就就是走正道,依本心。

规则的破坏者也就是破坏规则的受害者!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与必要。

在实施时,要注重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活动性,学以致用、知行统一,让学生主动参与、真实体验、创造生活,重在情感体验而非形式,社会性发展的完善表现于与她人的交往。

所以,在教学本课程时,要将情感态度放在第一位。

其次,听了这么多示范课,给我印象最深、回味无穷的就是《课间十分钟》。

它让我瞧到了孩子最本真的快乐,脸上的笑容让人温暖,似乎瞧到了暖阳下的花朵争相开放!让我一下子瞧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

整堂课设计思路非常巧妙,从话游戏、玩游戏到改游戏,期间注重了合作的培养与规则意识的教育与引导,这都就是情感目标的达成。

在做
游戏时,老师先说规则,然后与学生示范,最后再让孩子尽情玩。

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目标明确。

环节设计非常巧妙,比如:在玩马兰花开的游戏时,设定游戏时间,“叮铃铃”的铃声一响,播放下雨的图片,身临其境,“下雨了,下雨了,我们赶快回教室,坐下吧!那在教室玩什么呢?”接着引出下一个游戏“东西南北”。

衔接非常紧密,课堂收放自如,让人听着非常舒服!本堂课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尊重了学生的成长规律,学生活动很有张力。

让我也学有所获!
最后,优秀的课堂都具有共同特点,都就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度过了快乐的40分钟。

我觉得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在课堂的设计上巧妙播放视频,不但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在视频中传播知识。

尤其就是低年级的课堂,多运用具有针对性的图片、视频,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枯燥的课堂充满乐趣。

第二,教师的语言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既要精炼,又要富有感情,可以很顺利地把孩子们带入课堂情境中。

第三,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必须活起来。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第四,教师的应变能力要强,针对课堂上的问题生成,及时解决问题。

不能为了课堂设计而上课,应该为了孩子们的成长及时调整。

第五,每堂课的情感目标要当做重点。

情感的渲染不仅就是新课标的要求,也会让课堂更生动。

今后,我要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与新意, 把握教材的精髓与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学习优秀教师的做法,不让自己的身躯挡住孩子们的阳光,大胆创新,带领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

在教学路上,不断磨练自己、完善自己,争取早日成长起来!一路谨记
“立德树人,立心为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