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认识校园内外的常见植物。
二、材料用品照相机、铅笔、笔记本、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息。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6、实验报告:将资料、图片打印,汇集成实验报告。
7、制作PPT:用演示文稿形式,记录和呈现我们的探究过程,分享我们的研究心得。
三、调查内容(一) 校园和公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
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
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
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再借助放大镜观察。
特别是对花的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
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的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的详细特征,才能正确、快速地识别和区分植物。
(二)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在对植物观察清楚的基础上,识别、鉴定植物就会变得很容易。
对校园内外特征明显、自己又很熟悉的植物,确认无疑后可直接写下名称;生疏种类须借助于植物检索表等工具书进行检索、识别。
在把区域内的所有植物鉴定、统计后,写出名录并把各植物归属到科。
(三)植物的归纳分类在对校园内外的植物进行识别、统计后,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园内的植物资源情况,还须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
分类的方式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植物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对植物进行归纳分类时要学会充分利用有关的参考文献。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植物归纳分类方式。
1.按植物形态特征分类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木质藤本、草本植、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2.按植物系统分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3.按经济价值分类:观赏植物、药用植物、食用植物、纤维植物、油脂植物、淀粉植物、材用植物、蜜源植物、鞣质植物、其它经济植物(四) 编制植物的定距式检索表。
五、作业1.写出所调查区域植物名录(归属到科),并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形成完善的实验报告。
2.通过植物的调查、研究,谈谈你对学校或植物园绿化现状的看法3、制作汇报用PPT,将探究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
六、调查结果:(一)根据我们所观察的植物进行分类成表如下:(二)按植物形态特征分类木本植物包括木樨科、木兰科、杨柳科、松科、银杏科、蔷薇科等一些乔木与灌木类的植物。
(三)下面再详细介绍个别科的代表植物:1、木樨科:乔木、灌木或为木质藤本;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
花供观赏,亦可做香料,木本,叶对生,无托叶.圆锥或聚伞花序.花整齐,花瓣常四裂,果实为浆果,核果,蒴果或翅果.种子具胚乳或无胚乳。
约29属600种,我国有12属约176种。
常见的有茉莉属,桂花属,丁香属,连翘属,流苏树属,女贞属,木犀属,白蜡属。
代表植物主要有女贞、桂花、连翘等。
大叶女贞女贞属,别名:桢树,大叶女贞,高杆女贞。
常绿乔木,树冠卵形。
树皮灰绿色,平滑不开裂。
枝条开展,光滑无毛。
浆果状核果近肾形,10~11月果熟,熟时深蓝色。
高杆女贞适应性强,喜光,稍耐阴。
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
大叶女贞不耐干旱和瘠薄,适生于肥沃深厚、湿润的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
根系发达。
萌蘖、萌芽力均强,耐修剪。
抗氯气、二氧化硫和氟化氢桂花学名:Osmanthus fragrans,英文Sweet Olive),木犀属,又名“月桂”、“木犀”,俗称“桂花树”。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为温带树种。
叶对生,多呈椭圆或长椭圆形,树叶叶面光滑,革质,叶边缘有锯齿。
花簇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黄、橙红等色。
中国有包括衢州市、汉中市在内的20多个城市以桂花为市花或市树。
桂花以其淡然贞定品格为世器许白蜡因树上放养白蜡虫,故取名白蜡树,又是固沙树种,木犀科白蜡属植物的通称,又称梣(cén)。
本属约70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极少数向伸至热带。
中国约有20余种,分布最广的是白蜡树。
木材坚韧,耐水湿,制做家具、农具、胶合板等用;枝条可编筐;树皮称“秦皮”,中医用作清热药丁香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
又称丁香、洋丁香。
著名的庭园花木。
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栽培应用。
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的圆锥花序。
花色紫、淡紫或蓝紫,也有白色紫红及蓝紫色,以白色和紫色为居多(白蜡)(丁香)(桂花)(大叶女贞)红叶李落叶小乔木,干皮紫灰色,小枝淡红褐色,均光滑无毛。
单叶互生,叶卵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5-6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缘具尖细锯齿,羽状脉5-8对,两面无毛或背面脉腋有毛,色暗绿或紫红,叶柄光滑多无腺体。
花单生或2朵簇生,花叶同放,花期3-4月,果常早落。
山楂落叶小乔。
枝密生,有细刺,幼枝有柔毛。
小枝紫褐色,老枝灰褐色。
叶片三角状卵形至棱状卵形,基部截形或宽楔形,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基部1对裂片分裂较深,边缘有不规则锐锯齿。
复伞房花序,花序梗、花柄都有长柔毛;花白色,有独特气味。
直径约1.5cm;萼筒外有长柔毛,萼片内外两面无毛或内面顶端有毛。
梨果深红色,近球形。
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樱花树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横纹。
花与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芒齿,先端尖而有腺体,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稍淡。
托叶披针状线形,边缘细裂呈锯齿状,裂端有腺。
花每支三五朵,成伞状花序,萼片水平开展,花瓣先端有缺刻,白色、红色。
花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
(杏树)(草莓)(西府海棠)(红叶李)(山楂)(樱花)4 豆科为双子叶植物乔木、灌木、亚灌木或草本,直立或攀援,常有能固氮的根瘤植物。
模式属:Faba P. Miller 。
约650属,18000种,广布于全世界。
我国有172属,1485种,13亚种,153变种,16变型;各省区均有分。
该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它是人类食品中淀粉、蛋白质、油和蔬菜的重要来源之一。
合欢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人;叶奇,日落而合,日出而开,给人以友好之象征。
花叶清奇,绿荫如伞,植于堂前供观赏。
作绿荫树、行道树,或栽植于庭园水池畔等,都是极好的。
合欢叶纤细似羽,绿荫如伞,红花成簇。
紫藤落叶攀援缠绕性大藤本植物,干皮深灰色,不裂。
嫩枝暗黄绿色密被柔毛,冬芽扁卵形,密被柔毛。
一回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卵状椭圆形,先端长渐尖或突尖,小叶柄被疏毛,侧生总状花序,呈下垂状,总花梗、小花梗及花萼密被柔毛,花紫色或深紫色,花瓣基部有爪,荚果扁圆条形,密被白色绒毛,种子扁球形、黑色。
花期4-5月,果熟8-9月。
垂槐落叶乔木,枝条下垂,冠球形,枝多叶密,花期较长,绿荫如盖。
花两性,顶生,蝶形,黄白色,7-8月开花,11月果实成熟,荚果肉质,串珠状,成熟后干涸不开裂,常见挂树梢,经冬不落。
种子干藏发芽力可保持2-3年以上。
紫荆落叶乔木或灌木。
单叶互生,全缘,叶脉掌状,有叶柄,托叶小,早落。
花于老干上簇生或成总状花序,先于叶或和叶同时开放;花萼阔钟状; 5齿裂,弯齿顶端钝或圆形;花两侧对称,上面3片花瓣较小;雄蕊10,分离;子房有柄。
荚果扁平,狭长椭圆形,沿腹缝线处有狭翅;种子扁,数颗。
(合欢树)(紫藤)(刺槐)(紫荆)(紫荆)(紫荆花)5玉兰科玉兰(学名:Magnolia denudata),别名白玉兰、望春花、玉兰花,木兰科。
玉兰原产我国中部各省,现北京及黄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
古时多在亭、台、楼、阁前栽植。
现多见于园林、厂矿中孤植,散植,或于道路两侧作行道树。
北方也有作桩景盆栽。
日本同名电影是根据日本著名女作家桐野夏生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而成的。
木兰科木兰属多为地方,要求土壤肥沃、不积水。
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在-20℃的条件下可安全越冬。
色。
玉兰落叶乔木。
冬芽密被淡灰绿色长毛。
叶互生。
花先叶开放,直立,钟状,芳香,碧白色,有时基部带红晕。
聚合果,种子心脏形,黑色。
高可达15m,叶互生,倒卵形,先端突尖,基部楔形。
花大,白色,芳香,单生于枝顶。
花萼与花瓣相似共9片,排列成钟状。
聚合果圆筒状,红色至淡红褐色,种子具鲜红色肉质外种皮广玉兰常绿大乔木,高20-30m。
树皮淡褐色或灰色,呈薄鳞片状开裂。
枝与芽有铁锈色细毛。
叶长椭圆形,互生;叶柄长1.5-4cm,背面有褐色短柔毛;托叶与叶柄分离,无托叶;叶革质,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0-20cm,宽4-10cm ,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有锈色细毛,侧脉8-9对。
花芳香,白色,呈杯状,直径15-20cm,开时形如荷花;花梗精壮具茸毛;花被9-12,倒卵形鹅掌楸又名马褂树,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叶大,形似马褂,故有马褂木之称。
树高可达60米以上,胸径3米左右,树干通直光滑。
它生长快,耐旱,对病虫害抗性极强。
花大而美丽,秋季叶色金黄,似一个个黄马褂,是珍贵的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种,栽种后能很快成荫,它也是建筑及制作家具的上好木材。
(鹅掌楸)(广玉兰)(含笑)(白玉兰)(紫玉兰)5樟科樟科是双子叶植物纲、木兰亚纲的一科。
大多为乔木或灌木,仅有无根藤属为缠绕寄生草本;常有含油或粘液的细胞。
樟科的起源较早,第三纪的古新世发现了最古老的樟科植物化石。
互生,对生,近对生或轮生,革质,有时为膜质或纸质,全缘,极少分裂,羽状脉,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小脉常为密网状;无托叶,为茜草型,局限于下表面且常凹陷樟树是樟科常绿大乔木,别名香樟(杭州)、木樟、乌樟(四川)、芳樟、番樟、香蕊、樟木子、小叶樟。
原产中国南部各省,台湾、越南、日本等地亦有分布。
樟树亦是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金华市、江苏省无锡市、江西省南昌市、上饶市、景德镇市、樟树市安徽省马鞍山、安庆市、湖南省长沙市、湖北省鄂州市、四川省绵阳市、自贡市、贵州省贵阳市的市树。
另有江西省樟树市,地处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鄱阳湖平原南缘。
(樟树)(樟树)七通过这次的实地观察我认识了不少植物,对植物的多样性有了一个更深刻的学习,在整理实验报告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地对这些植物进行了了解,植物世界真是一个奥妙无穷的世界,它们在美化环境方面都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