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2年高考题精选1.(2012·上海)小球每隔0.2s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6m/s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
第1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g取10m/s2)()(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2. (2012·海南物理)如图,表面处处同样粗糙的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b 面和bc面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一初速度为v0的小物块沿斜面ab向上运动,经时间t0后到达顶点b时,速度刚好为零;然后让小物块立即从静止开始沿斜面bc下滑。
在小物块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可能正确描述其速度大小v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像是3.(2012·山东理综)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t图像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前3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最后2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前3s内与最后2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3s末至第5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4. (2012·江苏物理)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
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 与时间t 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6. (2012·上海物理)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 -t 关系如图所示。
质点在0-20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 ;质点在____________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s 内的平均速度。
二.2011年高考题精选1.(2011海南物理)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 5~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2(2011安徽理综卷第16题)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t 2。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B.C.D.3.(2011天津理综卷第3题)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 =5t+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改质点A. 第1s 内的位移是5mB.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 任意相邻的1s 内位移差都是1mD. 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1212122()()x t t t t t t ∆-+121212()()x t t t t t t ∆-+1212122()()x t t t t t t ∆+-121212()()x t t t t t t ∆+-5.(2011重庆理综卷14题)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m B. 20mC. 30mD. 40m6.(2011新课标理综第24题)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三.2010年高考题精选1、(2010·天津)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2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0.25 m/s 向右B.0.25 m/s 向左C.1 m/s 向右D.1 m/s 向左2.(2010上海物理)如图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A.在t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B.在t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C.在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D.在0~t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3(2010全国理综1)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2)求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4.(2010新课标理综卷第24题)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和200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 69s和l9.30s.假定他在100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l00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l00m时最大速率的96%.求:(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四.2009年高考题精选1.(2009·广东理科基础)图1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一t图象。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0~ls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2. (2009·广东物理).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2,根据图像可知A.0-2s内的加速度为1m/s2B.0-5s内的位移为10mC.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第1s末与第5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3(2009·高校招收港澳台和华侨试题)右图是一沿直线运动的质点在t=0到t=4s 内的vt 图象。
从图中可以看出A . 质点的速度方向在0~4s 内始终未变B . 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在0~4s 内始终未变C . 在1~2s 内质点的加速度数值最小D .在3~4s 内质点运动的距离最大4、(2009海南物理)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OPQ ∆和OQT∆的面积分别为1s 和2s ()21s s >.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0s 处。
A .若012s s s =+,两车不会相遇B .若01s s <,两车相遇2次C .若01s s =,两车相遇1次D .若02s s =,两车相遇1次.2008年高考题精选1.(2008广东理科基础)图3是做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A .t =1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 2B .t =5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m/s 2C .第3s 内物体的位移为1.5mD .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2.(2008上海物理第11题)某物体以3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
5 s 内物体的()(A )路程为65 m(B )位移大小为25 m ,方向向上 (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D )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 ,方向向上3.(2008·海南物理) t =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 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C .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4. (2008·宁夏理综)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 =t 1时相交于P 点,P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 ,ΔOPQ 的面积为S .在t =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 .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 ′,则下面四组t ′和d 的组合可能是 A .t ′=t 1,d =S B .t ′=112t ,14d S=C .t ′=112t ,12d S=D .t ′=112t ,34d S =5.(2008·四川理综·23)A 、B 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
当 B 车在A 车前84 m 处时,B 车速度为4 m/s ,且正以2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 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
A 车一直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经过12 s 后两车相遇。
问B 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6(2008年全国理综1)已知O 、A 、B 、C 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 间的距离为l 1,BC 间的距离为l 2,一物体自O 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 段与BC 段所用的时间相等。
求O 与A 的距离.-1.(2007宁夏理综卷)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
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 ~20 s的运动情况。
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 ~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 ~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 ~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4. (2007年高考海南物理)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
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
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tv 图如图所示。
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1.(2006·广东物理)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2.(2006·上海物理).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OA表示测得的时间,矩形OAED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则图中OD的长度表示____________.P为DE的中点,连接OP且延长交AE的延长线于B 点,则AB的长度表示____________.3(2006·全国理综1)(16分)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
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Δt=6.0s。
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13km/s。
4.(10分)(2006·上海物理)辨析题: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v 1=40 m/s ,然后再减速到v 2=20 m/s ,t 1=11a v =……;t 2=221a v v =……; t=t 1+t 2=……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八.2005年高考题. 1.(2005·北京理综)一人看到闪电12.3s 后又听到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