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京)24.(20分)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 轴,其电势φ随x 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图中φ0和d 为已知量。
一个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以x = 0为中心、沿x 轴方向做周期性运动。
已知该粒子质量为m 、电量为-q ,其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为-A (0<A <qφ0)。
忽略重力。
求:难 ⑴粒子所受电场力的大小;⑵粒子的运动区间; ⑶粒子的运动周期。
⑴d q F 0φ=(提示:由图像知,x 轴上原点O 两侧相当于方向分别向左、向右的匀强场强,场强为dd U E 0φ==)⑵⎪⎪⎭⎫⎝⎛-≤≤⎪⎪⎭⎫ ⎝⎛--0011φφq A d x q A d (提示:设振幅为x 0,坐标为x 0处的电势000x d φφφ-=,粒子在坐标为x 0处动能为零,电势能为q ф,因此⎪⎭⎫ ⎝⎛-=d x q A 001φ,整理可得⎪⎪⎭⎫ ⎝⎛-=001φq A d x ) ⑶()A q m q d T -=0024φφ(提示:由2021at x =,得2004211⎪⎭⎫ ⎝⎛⋅=⎪⎪⎭⎫ ⎝⎛-T dm q q A d φφ,整理可得结论。
)(标)20.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 从a 运动到c ,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
关于b 点电场强度E 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 点的切线)D(津)5.板间距为d 的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 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 1,板间场强为E 1。
现将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为2Q ,板间距变为d /2,其他条件不变,这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 2,板间场强为E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 CA .U 2=U 1,E 2=E 1B .U 2=2U 1,E 2=4E 1C .U 2=U 1,E 2=2E 1D .U 2=2U 1,E 2=2E 1(渝)19.如图所示,电量为+q 和-q 的点电荷分别位于正方体的顶点,正方体范围内电场强度为零的点有 中 D A .体中心、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 B .体中心和各边中点C .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D .体中心和各面中心 (鲁)21.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 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 、b 、c 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a 与c 关于MN 对称,b 点位于MN 上,d 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易 BC A .b 点场强大于d 点场强 B .b 点场强小于d 点场强C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b 、c 两点间的电势差D .试探电荷+q 在a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 点的电势能(闽)20.(15分)反射式速调管是常用的微波器件之一,它利用电子团在电场中的振荡来产生微波,其振荡原理与下述过程类似。
如图所示,在虚线MN 两侧分别存在着方向相反的两个匀强电场,一带电微粒从A 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在A 、B 两点间往返运动。
已知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是E 1=2.0×103N/C 和E 2=4.0×103N/C ,方向如图所示。
带电微粒质量m=1.0×10-20kg ,带电量q=-1.0×10-9C ,A 点距虚线MN 的距离d 1=1.0cm ,不计带电微粒的重力,忽略相对论效应。
求: 易⑴B 点到虚线MN 的距离d 2;⑵带电微粒从A 点运动到B 点所经历的时间t 。
⑴0.50cm ⑵1.5×10-8s(皖)18.图(a )为示波管的原理图。
如果在电极YY ′之间所加的电压图按图(b )所示的规律变化,在电极XX ′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c )所示的规律变化,则在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形是 易 BAE 2图(a )(皖)20.如图(a )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 、B 间加有如图(b )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P 处。
若在t 0时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A 板运动,时而向B 板运动,并最终打在A 板上。
则t 0可能属于的时间段是 中 B A .004T t <<B .0324T Tt << C .034T t T << D .098T T t << 6(浙)25.(22分)如图甲所示,静电除尘装置中有一长为L 、宽为b 、高为d 的矩形通道,其前、后面板使用绝缘材料,上、下面板使用金属材料。
图乙是装置的截面图,上、下两板与电压恒定的高压直流电源相连。
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分布均匀的尘埃以水平速度v 0进入矩形通道,当带负电的尘埃碰到下板后其所带电荷被中和,同时被收集。
通过调整两板间距d 可以改变收集效率η。
当d=d 0时η为81%(即离下板081d 0范围内的尘埃能够被收集)。
不计尘埃的重力及尘埃之间的相互作用。
难⑴求收集效率为100%时,两板间距的最大值d m ; ⑵求收集率η与两板间距d 的函数关系; ⑶若单位体积内的尘埃数为n ,求稳定工作时单位时间下板收集的尘埃质量ΔM /Δt 与两板间距d 的函数关系,并绘出图线。
⑴d m =0.9d 0(提示:根据题意20002181.0⎪⎪⎭⎫⎝⎛⋅=v L m d Uq d ,设尘埃恰好全部到达下板时对应的板间距离为d m ,则2021⎪⎪⎭⎫⎝⎛⋅=v L m d Uq d m m ,由以上两式可得结论) ⑵当d ≤0.9d 0时,η=100%;当d > 0.9d 0时,2081.0⎪⎭⎫⎝⎛=d d η(提示:d > 0.9d 0时,设与d 对应的效率为η,则2021⎪⎪⎭⎫⎝⎛⋅=v L dm Uq d η,即ηd 2是一个常量,因此ηd 2=0.81 d 02) ⑶当d ≤0.9d 0时,0nmbdv tM=∆∆,当 d > 0.9d 0时,图(aU -Ud0.9nmbd 0v 0dd nmbv t M20081.0=∆∆(提示:时间Δt 内通过除尘装置的总体积是V=bdv 0Δt ,其中进入的尘埃总质量ΔM ′= nm (bdv 0Δt ),再根据收集率η,可得结论。
)图线如图所示。
(粤)21.图为静电除尘器除尘机理的示意图。
尘埃在电场中通过某种机制带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的目的。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易A .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正电荷B .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C .带电尘埃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D .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电场力越大(琼)1.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易A .电势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带电B .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C .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D .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 (琼)3.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1、2、3.分别置于绝缘支架上,各球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
球1的带电量为q ,球2的带电量为nq ,球3不带电且离球1和球2很远,此时球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为F 。
现使球3先与球2接触,再与球1接触,然后将球3移至远处,此时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仍为F ,方向不变。
由此可知 中 D A .n =3 B .n =4 C .n =5 D .n =6(苏)8.一粒子从A 点射入电场,从B 点射出,电场的等势面和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图中左侧前三个等势面彼此平行,不计粒子的重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粒子带负电荷B .粒子的加速度先不变,后变小C .粒子的速度不断增大D .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沪)1.电场线分布如图昕示,电场中a,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已知E a 和E b ,电势分别为фa和фb ,则 易A .E a >E b ,фa >фbB .E a >E b ,фa <фbC .E a <E b ,фa >фbD .E a <E b ,фa <фb (沪)14.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位于x 轴上,相对原点对称分布,正确描述电势ф随位置x 变化规律的是图 中 A磁场2(京)23.(18分)利用电场和磁场,可以将比荷不同的离子分开,这种方法在化学分析和原子核技术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如图所示的矩形区域ACDG (AC 边足够长)中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A 处有一狭缝。
离子源产生的离子,经静电场加速后穿过狭缝沿垂直于GA 边且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磁场,运动到GA 边,被相应的收集器收集。
整个装置内部为真空。
已知被加速的两种正离子的质量分别是m 1和m 2(m 1>m 2),电荷量均为q 。
加速电场的电势差为U ,离子进入电场时的初速度可以忽略,不计重力,也不考虑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中 ⑴求质量为m 1的离子进入磁场时的速率v 1;⑵当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时,求两种离子在GA 边落点的间距s ; ⑶在前面的讨论中忽略了狭缝宽度的影响,实际装置中狭缝具有一定宽度。
若狭缝过宽,可能使两束离子在GA 边上的落点区域交叠,导致两种离子无法完全分离。
设磁感应强度大小可调,GA 边长为定值L ,狭缝宽度为d ,狭缝右边缘在A 处。
离子可以从狭缝各处射入磁场,入射方向仍垂直于GA 边且垂直于磁场。
为保证上述两种离子能落在GA 边上并被完全分离,求狭缝的最大宽度。
⑴112m qU v =⑵()2128m m qB Us -=(提示:s 是两种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直径之差)⑶L m m m m d 21212--=(提示:质量为m 1的离子轨道直径最大为L-d ;落到收集器上最右端的位置到CA 的距离也为L-d ;为了不交叠,质量为m 2的离子轨道直径最大为L-2d 。
由d L qBqU m -=122和)d L qB qU m 2222-=两式左右分别相除,可得结论。
)(国)15.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 1和I 2,且I 1>I 2;a 、b 、c 、d 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 、b 、c 与两导线共面;b 点在两导线之间,b 、d 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
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 易 C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标)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狭缝CAa bc I 12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易 B ACD (标)18.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
电流I 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
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 成正比。
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