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功能
二)热带季相林
又叫半常绿半落叶林,它保有很多热带雨林的
特征 ,但每年它要经历2-4个月的干旱期,
在干旱期大约有30%的上层树种要落叶,下层
树种和林下灌草层常年不落叶。印度-马来西
亚的森林就为热带季相林。热带季相林可区分 为山地型和低地型。
热带干旱林
热带干旱林要经历一个较长期的干旱期,最
长可达八个月。带
⑷北极冻原亚带
这里冬季寒冷漫长,夏季 凉爽短促,降水量200— 300毫米,风 力强劲,土壤 下面常有永冻 层存在。这种 冷湿的环境常 造成植物的生 理性干旱。
严寒和在生长期较长的日照,使这里的植物多 为常绿的多年生植物,并常具有大型和鲜艳的 花朵,所以冻原的外貌不像荒漠那样单调和缺 乏生气。群落结构简单,通常仅1-2层。苔
叶。但热带雨林雨季时比热带雨林最湿润时 还要潮湿。 最大的热带干旱林分布在非洲和热带岛屿 上 ,他们占那里森林面积的80%,南美洲大 约有22%的森林和中美洲大约有55%的森林 属于热带干旱林。
草原生态系统
草原(steppe ):是由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 植物为主(有时为旱生小半灌木)组成的植物群
我国荒漠植被的建群植物是以超旱生的小半 灌木与灌木的种类最多,如猪毛菜属、假木 贼属、碱蓬属、驼绒藜属、盐爪爪、合头草、 戈壁藜、小蓬、盐节木、木霸木、泡泡刺、 麻黄等种类。 荒漠生物群落的消费者主要是爬行类、啮 齿类、鸟类以及蝗虫等。
荒漠植被的特点:
植被十分稀疏
植物种类非常贫乏
植物的生态——生物型或生活型多种多样
热带雨林(tropical rain forest) :是指耐 阴、喜雨、喜高温、结构层次不明显、层外 植物丰富的乔木植物群落。
热带雨林的面积只占陆地面积的7%,但
生物多样性却 >50%
昆虫90%,
有花植物40%,
鸟类30%。
热带雨林的特点:
1)种类组成特别丰富,大部分都是高大乔
木,有“热带密林”之称。 2)群落结构复杂,树冠不齐,分层不明显。 3)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极丰富,在阴暗的 林下地表草本层并不茂密。在明亮地带草本较 茂盛。 4)树干高大挺直,分枝小,树皮光滑,常 具板状根和支柱根。
藓地衣层特别繁茂,许多灌木、草本植物的根、
根茎和更新芽隐藏其中受到保护。 植被的种类组成很贫乏,总共只有约100— 200种植物。主要是苔藓、地衣和莎草科、禾 本科、毛茛科、十字花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及杨柳科、石楠科与桦木科的矮小灌木。它
们多数紧贴地面生长,避免风寒。
动物种类贫乏,主要 有驯鹿 、麝牛、北极狐、北 极熊、狼和旅鼠等。夏季多有候鸟迁来繁息。 冻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很低,平均不到1克/米 2· 天。主要受低温限制,生长缓慢所致。 我国没有位于广大平坦地区的平地冻原,仅于长 白山和阿尔泰山顶部有面积很小的山地冻原分布。
• 世界雨林分布的最北边缘 • 附生与寄生植物较少 • 龙脑香科的种类和个体数量不如东南亚典型雨林多 • 小型叶的比例较大
• 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季节变化
最大的热带雨林-南美洲的亚马孙河 流域
第二大热带雨林-起自印度西海岸和 我国东南部,经过马来西亚和爪哇到 新几内亚,该雨林具有最大的植物物 种多样性 第三大热带雨林是从西非几内亚湾周 围到刚果流域
全球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功能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一)热带雨林 主要分布在北纬10度和南纬10度之间的赤道 气候带内,热带雨林是一个相当潮湿且温暖 的森林,非常适合动植物生长,雨林里茂密的 树木在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 大量的氧气,就像在地球上的一个大型“空 气清净机”,所以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 的美名。
由于草原植物生长在半干旱和半湿润的地区, 因此生态环境比较严酷。
草原群落的季相变化非常明显,它们的生长发
育受雨水的影响很大。 针茅属植物是比较普遍存在的,因此针茅属对 于草原植被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 可以作为草原,尤其是欧亚草原的指示种。
世界草原群落的特点: 生活型多样 草原植物的旱生结构明显 草原群落的季相变化明显 草原动物区系十分丰富 中国草原群落的特点: 欧亚草原区的一部分 具有山地草原 我国草原可分为4个类型: 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 高寒草原
5)茎花现象很常见。对昆虫授粉的一种 适应,因为乔木太高,虫蝶飞不到几十米 甚至上百米的高空中去授粉,所以花开在 较低的茎上。 6)寄生植物很普遍,高等有花的寄生植 物常发育于乔木的根茎上。 7)热带雨林的植物终年生长发育。由于 它们没有共同的休眠期,所以一年到头都 有植物开花结果,所以群落稳定,也比较 复杂。 8)动物种类极其丰富
落。它是温带地区的一种地带性植被类型。
世界草原总面积约2.4×107km2,是陆地总面
积的1/6,大部分地段作为天然放牧场。草原不
但是世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而且是人类 重要的放牧畜牧业基地。
根据草原的组成和地理,可分为温带草原和热 带草原两类。 草原处于湿润的森林区和干旱的荒漠区之
间。靠近森林一侧,气候半湿润,草群繁茂,
种类丰富,并常出现岛状森林和灌丛,如北美 的高草草原,南美的潘帕斯、欧亚大陆的草甸 草原以及非洲的高稀树草原。
草原的植物种类有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多年 生草本植物。在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尤以禾本 科植物占优势,禾草类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占到 草原面积的25%~50%,在草原特别茂盛的地
方可以占到60%~90%以上,主要是针茅属、
在气候上属于温带气候。
我国荒漠植被按其植物的生活型划分,可分为3 个荒漠植被亚型: 小乔木荒漠 灌木荒漠和半灌木
小半灌木荒漠
冻原生态系统
冻原又叫苔原,是寒带植被的代表,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北 部和北美洲北部,形成一个大致连续的地带。
1、冻原植被的特点 冻原植被的生态条件十分严峻。 冬季漫长而寒冷,6个月见不到太阳;夏季短促而 凉爽,最热月平均气温为0~10℃,植物生长仅 2~3个月。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年降水量不多。 冻原土壤的永冻层是冻原生态系统最为独特的一 个现象。所谓永冻层是指土层下面永久处于冻结 状态的岩土层,深度从几m至数百m,甚至达 1000m。冻土层上部是冬冻夏融的活动层,活动 层对生物的活动和土壤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荒漠生态系统
荒漠(Desert)植被是指超旱生半乔木、半灌
木、小半灌木和灌木占优势的稀疏植被。
荒漠植被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的干旱
地区。
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荒漠的显著特 征是植被十分稀疏,而且植物种类非常贫乏, 有时100m2中仅有1~2种植物。
荒漠植物的生态——生物型或生活型却是多种 多样的。少浆液植物,它们在丧失50%的水分 时仍不死亡,其根系既深又广,极为发达;多 浆液植物。如北美洲沙漠的仙人掌树,高达 15~20m,可贮水2t以上。南美洲中部的瓶子 树,树干粗达5m,能贮存大量水分。西非猕 猴面包树树干最粗可达4人合围,可贮水4t之 多。属于多浆液植物的有仙人掌科、石蒜科、 百合科、番杏科、大戟科等。 荒漠生物群落中营养物质缺乏,因此物质循环 的规模小。
世界热带雨林的分布
1)印度马来雨林群系 此群系包括亚洲和大洋洲所有的热带雨林。 其特点是以龙脑香科为优势,缺乏具有美丽大 型花的植物和特别高大的棕榈科植物,但具有
高大的木本真蕨八字沙椤属以及著名的白藤属、
大量的龙脑香科植物、棕榈科植物、和兰科附
生植物。
2) 非洲雨林群系 非洲雨林群系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面积约 为60万平方公里。 非洲雨林的种类虽然比较贫乏,但有大量的
羊茅属、隐子草属、恰草属、冰草属和早熟禾
属等中的许多种类。
草原植物除禾本科植物外,莎草科、豆科、 菊科、藜科等植物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它们 共同构造了草原景观,形成了草原群落环境。 草原上除草本植物外,还生长着许多灌木植 物,如木地肤、百里香、锦鸡儿、冷蒿、女 蒿、驴驴蒿等。它们有的成丛生长,有的相 连成片,其中许多种类都是马牛羊所喜欢吃 的食物,而且营养价值很高。
直径可达1.5m。
3、我国的热带雨林
我国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南部、海
南岛、云南南部河口和西双版纳地区。此外,
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也有热带雨林的分布, 这是世界热带雨林分布的最北边界。但以云南
省西双版纳和海南岛的热带雨林最为典型。
保护热带雨林是当前全世界最为关心的问题。
•特点:
•我国热带雨林中占优势的乔木树种是:桑科的见 血封喉、大青树、马椰果、菠萝蜜,无患子科的 番龙眼以及番茄枝科、肉豆蔻科、橄榄科和棕榈 科的一些植物等。
植物具有明显的旱生结构
荒漠动物群落主要是爬行类、啮齿类、鸟类 以及蝗虫等 荒漠生物群落的初级生产力非常低,低于0.5g/m2. a 物质循环的速率很低
我国的荒漠主要分布于西北各省区。
如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世界第二大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内蒙古与宁
夏的阿拉善高原,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台地等。
冻原的植被表现出以下特点:
⑴植被种类组成简单。 ⑵植物群落结构简单。 ⑶许多植物在严寒中营养器官不受损伤,有 的植物在雪下生长和开花。
⑷冻原中通常全为多年生植物,没有一年生
植物,并且多数种类为常绿植物。 2、冻原的类型 (随着从南到北气候条件的差 异,冻原又分为四个亚带) : ⑴森林冻原亚带 ⑵灌木冻原亚带
特有种。其中棕榈科植物尤其引人注意,如棕榈、
油椰子等,咖啡属种类很多(全世界具有35种, 非洲占20种)。然而在西非却以楝科为优势,豆 科植物也占有一定的优势。
3)美洲雨林群系
该群系以亚马逊河河流为中心,为300万平方公 里以上。 这里豆科植物是优势科,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 特别多,凤梨科、仙人掌科、天南星科和棕榈科 植物也十分丰富。经济作物有三叶橡胶、可可树、 椰子属植物等。这里还生长特有的王莲,其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