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缆断线故障点的测定方法

电缆断线故障点的测定方法

电缆断线故障点的测定方法
~吴睿力
摘要:电缆在施工安装、运行过程中经常因短路、过负荷运行、绝缘老化或外力作用等原因造成故障。

电缆故障可概括为接地、短路、断线三类,其中接地、短路故障点可通过电阻测量来确认,而断线故障点则通过电容电流的测量来确认。

本文重点描述电容电流测定方法。

关键词:电缆故障电容
1、概况
飞利浦半导体(广东)新厂的康乐楼,使用4×35mm2截面YJV电缆供应应急电源回路,直埋地敷设,全长约520米。

由于工期紧张,在敷设时与室外绿化公司同时交叉作业,在电缆敷设完毕后,准备电缆头安装时,技术人员发现电缆的C 相存在故障点,经使用万用表测量,确认为断线故障。

如果使用重新开挖寻找故障点的办法,不仅要破坏大量的绿化,而且供电时间会超出合同工期,就算找到故障点,如果发现并非绿化公司的损坏,还需支付有关赔偿。

所以笔者利用物理学原理,采用电容的测量来确认电缆的故障点。

2、电容电流测定原理
电缆在运行中,芯线之间、芯线对地都存在电容,该电容是均匀分布的,电容量与电缆长度呈线性比例关系,电容电流测定法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测定的,对
于电缆芯线断线故障的测定应该是非常合适和非常准确的。

测量电路如上图所示,使用设备为1~2kV A单相调压器一台,0~30V、0.5级交流电压表一只,0~100mA、0.5
3、
3.1.首先在电缆首端分别测出每相芯线的电容电流(应保持施加电压相等)Ia、Ib、Ic
的数值。

3.2.在电缆的末端再测量每相芯线的电容电流Ia′、Ib′、Ic′的数值,以核对完好
3.3.根据电容量计算公式C=1/2πfU可知,在电压U、频率f不变时C与I成正比。

因为工频电压的f(频率)不变,测量时只要保证施加电压不变,电容电流之比即为电容量之比。

设电缆全长为L,芯线断线点距离为X,则Ia/ Ic=L/X,X=( Ic/ Ia)L
经过以上方法测量,故障点的X计算值为162米,在162米点附近开挖,发现故障点约在164米处,C相缆芯被利器损坏断开,其它线芯的绝缘也有被损坏现象,成功确认出故障点。

经建设方同意采用3M电缆中间头配件处理和在该位置加设电缆井。

4、总结:首先需确认电缆故障,对于断线故障无法使用电阻测量来确认,而需采用电容电流法来确认。

测量过程中,必须保证电压不变,电流表读数准确,电缆总
5、效益:通过此方法测量出故障点,约节约了重新开挖和恢复绿化带及新敷设电缆的费用,其中重新开挖和恢复绿化费用520m×1.5m×50元/m2×50%=19500元(取50%几率);重新敷设电缆费用520m×60.58m/元=31500元,合计节省费用51000元。

#欢迎加入EP安装技术论坛577720233,讨论机电安装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