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时代的曙光

新时代的曙光

返回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条件: 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②阶级基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先进知识分子 和工人群众力量相结合。 ③组织基础,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2)标志:_中__共__一__大___召开。 ①时间:1921年7月23日。 ②地点:上海,后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1.背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促使先进知识分子反思。
2.开始标志: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 新青年 》和北京大学。旗帜:“ 民主 “ 科学 ”两面大旗。
”和
4.代表人物: 陈独秀 、 胡适 、李大钊、鲁迅。
返回
5.内容: (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掀起文学革命: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 学革命论》、鲁迅创作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4)前期主要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返回
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人物、导火线、 口号、性质、意义及五四精神,2019 年是五四运动 100 周 年,相信是考试的热点。
返回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俄国_十__月__社__会__主__义__革__命__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 了曙光。1919 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_我__的__马__克___思__主__义__观____》,对马克思主 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 __工__人__阶__级____的伟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 合起来。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目录导航
01 中 考 导 航 02 知 识 网 络 03 考 点 突 破 04 历 史 图 片 05 五年广东中考 06 课 堂 巩 固
中考导航
考纲要求
近3年广东省题统计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1.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 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 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返回
6.性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7.意义: (1)进步性: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 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 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局限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返回
【史料链接】 材料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 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 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 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 潮流。
返回
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代表 人物及其贡献、内容、后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意义等。 要从思想解放的角度去备考,理解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 的批判与反思。
返回
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及意义。 1.背景:(1)国内:北洋军阀独裁统治,镇压革命;民族工业发 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以 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2.导火线: 巴黎和会 中国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 3.领导力量:陈独秀、李大钊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 识分子。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返回
问题: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 分析:由材料“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 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 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 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可知,新文化运动促进了 青年们的思想解放,启发青年们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 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返回
9.五四精神: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精神;站在时代前列,忧 国忧民、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追求科 学民主的精神。
返回
【史料链接】 材料 正在这时,一个重要的事实发生了:中国工人阶级开 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在学生“沿街跪求”上海商 人罢市之际,从 6 月 5 日起,上海工人自动举行声援学生的 罢工,罢工工人约六七万人。随后,北京、唐山、汉口、南 京、长沙等地工人也相继举行罢工。斗争如燎原之火蔓延全 国,扩展到二十多个省区、一百多个城市。五四运动突破了 知识分子的狭小的范围,成了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 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
返回
4.口号:“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誓
死力争,还我青岛”。
5.经过: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方式
5 月 4 日 北京
学生 罢课
6 月 5 日 上海
工人 罢工、罢课、罢市
返回
6.结果:初步胜利。① 北洋 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②罢 免 曹汝霖 、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 约”上签字。 7.性质:是一次彻底地 反帝反封建 的爱国运动。 8.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 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和阶级基础;是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具有划时代意义。
——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返回
问题:材料反映出五四运动具有哪些特点?
分析:由材料可知,五四运动的特点包括,中国的工人阶级 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具有政治运 动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双重性质,推动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 醒;体现了各革命阶级的团结;青年学生成了运动的先锋, 并把自己的活动与工农大众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初步具有 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共产主义者在客观上对运动起了号召和 领导作用;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为中国共产 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以此作答即可。
3分(选 择题)
2.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及意义。
3分(选择题)
4分(综合 题)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分(综合题)
【命题趋势】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注意结合新材料,回到历史现场,理解不 同派别对学生行为的评价。
返回
知识网络
返回
考点突破
返回
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