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作者: ————————————————————————————————日期: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软件学院软件+电商专业09级(2)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基本模型机设计与实现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11年6月 20 日起至2011年 6月 24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5#301)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的综合训练,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整机
概念。

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最终目标是想通过课程设计的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ﻩ
(1)课程设计前必须根据课程设计题目认真查阅资料;
(2)实验前准备好实验程序及调试时所需的输入数据;
(3)实验独立认真完成;
(4)对实验结果认真记录,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2)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按照书稿的规格撰写打印课设论文
(2)论文包括目录、绪论、正文、小结、参考文献、附录等
(3)正文中要有问题描述、实验原理、设计思路、实验步骤、调试过程与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总结和讨论等
(4)课设论文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
3)课设考核
从以下几方面来考查:
(1)出勤情况和课设态度;
(2)设计思路;
(3)代码实现;
(4)动手调试能力;
(5)论文的层次性、条理性、格式的规范性。

4)参考文献
[1]王爱英.计算机组成与结构[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 王爱英.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习题详解与实验指导[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内容天数地点
构思及收集资料1图书馆
实验与调试 3 实验室
撰写论文 1 图书馆
6)任务及具体要求
设计实现一个简单的模型机,该模型机包含若干条简单的计算机指令,其中至少包括输入、输出指令,存储器读写指令,寄存器访问指令,运算指令,程序控制指令。

学生须根据要求自行设计出这些机器指令对应的微指令代码,并将其存放于控制存储器,并利用机器指令设计一段简单机器指令程序。

将实验设备通过串口连接计算机,通过联机软件将机器指令程序和编写的微指令程序存入主存中,并运行此段程序,通过联机软件显示和观察该段程序的运行,验证编写的指令和微指令的执行情况是否符
合设计要求,并对程序运行结果的正、误分析其原因。

学生签名: 亲笔签名
2011年6月20

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
(1)设计思路:优( )、良()、中( )、一般()、差( );
(2)代码实现:优()、良()、中()、一般()、差();
(3)完成调试能力评价:优()、良( )、中()、一般()、差();
(4)论文格式规范性评价:优( )、良()、中( )、一般( )、差();
(5)考勤和态度:优( )、良( )、中()、一般()、差( );
评阅人:职称: 讲师
2011年 6 月28日
目录
1 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Shannon信息理论及信道编码理论的发展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信道编码定理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相关标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标题名称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需求分析(自己的章节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自己的章节名称)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自己的章节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红色的内容只是做为示例,你们论文中都不要,只参考格式
每个部分内容可以参考以下部分
绪论-写课设的目的、意义、内容和预期的结果等―――1-2页
问题描述、实验原理、设计思路(包括以下部分:二进制微代码表设计、机器指令程序、线路连接图、微程序流程及说明)、调试过程和分析―――10页左右
心得体会或总结(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结果以及设计过程中个人体会)―――1-2页
参考文献―――1页
附录可有可无
1 绪 论
今天这已司空见惯,但在当时是相当新鲜的。

他建立的信息理论框架和术语已经成为技术标准。

他的理论在通信工程师中立即获得成功,并刺激了今天信息时代所需要的技术发展。

1.1 S hannon 信息理论及信道编码理论的发展
1.1.1信道编码定理
在实际的通信系统设计中,我们不仅要关心有效性,还同样关心可靠性
问题,即每一次传输过程能否在收端得到正确的信息恢复。

信息通过信道传输,由于物理介质的干扰和噪声无法避免,信道的输入和输出之间仅具有统计意义。

信息码元与校验位之间为线性关系,如图1.1所示:

ﻩ ﻩ
ﻩﻩ
ﻩﻩ ﻩﻩﻩ ﻩ
ﻩﻩﻩﻩ ﻩﻩﻩﻩﻩ

ﻩﻩﻩﻩ ﻩ ﻩ
ﻩﻩ
线性分组码的每个码元选自Ga lois 有限域)(q GF 的q 个元素。

这样,
各级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

第一级标题(章)
3号黑体字、居中
第一级标题为:"1"、"2"、"3"等
第二级(节)为"1.1"、"1.2"、"1.3"等
用4号黑体字、居左顶格
如果没有1.2就不能有1.1,以下同理
正文:用小4号宋体字
第三级为"1.2.1"、"1.2.2"、"1.2.3"

n
r
r r
r 图1.1线性分
k
k
k r
k
n k
k k k k 原始
分组码
n
n
n
k
图号和图名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

图名 用5号黑体字,图内用5号字体。

插图位于正文中引用该插图字段的后面。

1.1.2 相关标题
1.2 标题名称。

ﻬ2 需求分析(自己的章节名称) 。

表2.1 各种算法的计算量比较(m 为译码器状态数)
操作 MAP LO G-MAP
M AX-LOG -M
AP
SOV A
求最大值 0
225-⨯m 225-⨯m m m 2)1(3++
加法 m 24⨯
9215+⨯m
11210+⨯m
822+⨯m
乘法 126+⨯m
8
8 8 查表
225-⨯m

页眉:奇数页书写“华东交通大学课
程设计报告”,用宋体小五号书写;偶数页书写“姓名——题目名称”,用宋体小五号书写。

如:张三—学生管理系统
表号和表名用5号黑体字,居中,表格内容用5号宋体
3(自己的章节名称)ﻬ4(自己的章节名称)
ﻬ5总结
参考文献
[1]王爱英.计算机组成与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按以上标准格式写)
参考文献正文用5号宋体字
附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