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化发祥地——淄博旅游的最大宝库
抓好齐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带动提升淄博旅游品牌影响力
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
齐文化开放、包容、创新、重商、法治的核心精髓,契合当前改革创新的时代特征,顺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挖掘阐发潜力。
7月19日上午,在齐盛国际宾馆会议中心召开的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周连华强调,要切实增强龙头产品的带动力,围绕齐文化旅游“一个核心”、齐长城沿线旅游“一条主线”和聊斋、古商城、陶琉旅游、生态文化“四个亮点”,精心策划打造一批国内一流水准的精品项目、拳头项目,提升淄博旅游的品牌影响力。
“一个核心”:深度开发‘齐文化’旅游
“一个核心”,即抓好齐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
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全球旅游活动中由文化旅游拉动的占40%。
我市是齐文化发祥地,这是淄博旅游的最大宝库。
要紧紧围绕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一方面,进一步深化齐文化研究。
发挥好齐文化研究院作用,深入挖掘齐文化典籍、人物、故事、建筑乃至服饰、语言等深层次资源,通过策划实施齐故城、稷下学宫等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特别是齐故城项目要聘请高手策划,真正做成有特色、有生命力、可看可玩可买可住的精品工程,加快齐文化从学术研究向旅游产业转化,使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有市场、有温度、有亲和力,努力实现“春秋文化看淄博”的目标。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放大齐文化影响力。
对中国古车博物馆、齐国历史博物馆、临淄足球博物馆等已有较大影响力的展馆,要运用现代旅游理念和科技手段进行再创新、再策划、再挖掘,实现由静态向动态转变,增强吸引力和参与性。
同时,要突出特色发展理念,精心选取姜太公、管仲、稷下学宫、蹴鞠等最具代表性的齐文化符号,通过影视、动漫、游戏等表现手段,以及做大做强“寻根游”、足球起源地邀请赛等特色旅游产品,真正让齐文化这块金字招牌立起来、走出去,充分发挥对全市旅游产业的引领作用。
“一条主线”:打造以齐长城为主题的的旅游体验长廊
“一条主线”,即抓好齐长城沿线旅游资源开发。
要加强高端策划,深度整合齐长城沿线文化、生态资源,加快打造以齐长城为主题,集历史文化、生态文化、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体验长廊。
一是齐长城与山水。
以齐长城为轴线,串联潭溪山、齐山、马鞍山、原山、梦泉、涌泉等自然资源,带动沿线发展自然生态游、山水风情游等各类旅游形态。
二是齐长城与文化。
重点抓好齐长城文化旅游创意园、齐长城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齐长城文化旅游品牌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形象,打造形成全国知名的旅游热点。
三是齐长城与乡村。
结合旧村搬迁和改造,将齐长城沿线的传统村落进行整体规划,按照齐地风格实施再造,建设齐文化为主题的村落集群,并通过田园小道、景观通道、自行车道等串联起来,既疏解沿线村庄的接待压力,又形成户外运动体验的精品线路,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四个亮点”提升淄博旅游文化内涵
“四个亮点”,即抓好聊斋、古商城、陶琉旅游和生态文化开发。
理顺蒲松龄故居和聊斋城的管理体制,加快编制聊斋文化创意主题园区规划,搞好蒲家庄的保护性开发,努力把聊斋城打造成东方魔幻题材的影视剧拍摄基地和主题公园;周村古商城作为全省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要有序推动古商城保护性开发建设,深入挖掘商业文化内涵,对大染坊、瑞蚨祥、周村烧饼等“老字号”商业文化进行强力宣传推介。
陶琉文化,要突出创意性、参与性、体验性,将陶琉文化功能和旅游休闲功能结合起来,使陶瓷琉璃成为我市工业旅游、体验式旅游和旅游购物的主打品牌,策划打造陶琉特色小镇。
同时,突出打造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孝妇河湿地、鲁山、马踏湖四大景区,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