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选择练习题含答案1. 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 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 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 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 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2. 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 A.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 万物虚无,祸福相依 C.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3.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段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的( ) A. 孔子 B. 老子 C. 庄子 D. 韩非 4. 下列言论属于孟子的是( )A. “性相近也” B .“人无有不善” C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 5.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主要原因是( ) A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B .董仲舒的改造、推荐C .“君权神授”的观点,神化了皇权D .“三纲五常”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6.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
造 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 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B. 二人所处时代不同C. 学术思想不同D. 谈论的问题不同 7.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8. 从历史的角度看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是( ) A. 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 小国寡民的思想 C. 唯物主义思想 D. 朴素辩证思想;9. 韩非子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其核心主张 是( ) A. 取消文字; B. 实行吏治; C. 以法治国; D. 厚今薄古10. 《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 “我无为,而民自 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含义是( ) A. 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D. 主张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11. 下列有一项是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它是( )A.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B. 民为贵,君为轻,实行仁政C. 人定胜天D. 尚贤尚同 12. 汉武帝“独尊儒术” ,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B. 民贵君轻主张C. 性善论D. 大一统的思想13.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②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14.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C. 纲常伦纪,即为天理D. 内心反省,以致良知17. 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应该会持反对意见的是( )A. 花木兰替父从军B. 梁祝化蝶相随C.商鞅变法D. 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18. 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A. 抗清斗争高涨B. 社会相对安定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阶级矛盾相对缓和19.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 皆本也。
”这一观点出现于( )A. 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20.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 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21. 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 正确的评价是( )A. 天体运行法则B. 社会发展规律C. 15. 主张通过内心的反省以“致良知”的是( A. 孟子 B. 程颢、程颐 C. 16. 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 “天人感应”理论 ) 王阳明 D. 朱熹)心外无物,心即理也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 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A. 都是反面的B. 都是进步的C.其局限决定他们的思想都未对历史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D.由于他们都属于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其主张的实质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22. 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突出,主要是因为()A. 农业发展的需要B. 手工业发展的需要C.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D. 是在封建迷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3. 我国古代的科技高度发达,其中在宋元时期发明的领先于世界科技成就包括()①活字印刷技术②制造植物纤维纸的技术③火药制造技术④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A. ①②③B. ③④C.①②④D.①④24. 《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此段话表明(A. 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B. 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D.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25. 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A. 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B. 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D. 经济停滞倒退1.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①“百家争鸣”指的是一百家思想流派之间的争辩。
②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的剧烈变革。
③“百家争鸣”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④各家学派彼此对立攻击,互不相融。
A .①④ B.②③C.③④D.②④2.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A.儒家 B .法家C.道家D.墨家3. 《老子》中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段话体现了其:A .辩证法思想B .无为而治的思想C.“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D .以柔克刚的思想4.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最主要是由于:A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B .儒家思想是西汉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学的人 D .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5. 董仲舒创建新儒学体系的目的之一加强君权、维护君主制,但对君主制又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体现在:A .春秋大一统B .君权神授C .天人感应D .三纲五常6. 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角度是: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 .从天人感应出发C. 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A .天体运行法则B .封建发展规律C .“天人感应”理论D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8.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A .孟子的“仁政”B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 .王阳明的“心学”D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9. 下列有关两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 .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B .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C .是儒学者重塑儒学合理方面的结果D .和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相对而立10. 明清时期出现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家的根本原因是:A .商品经济的发展C .思想家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B .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 D .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影响11. 明清之际提倡实习、实讲、实际和实用的学风盛行,提倡这一主张的学者是A .李贽B .黄宗羲C .顾炎武D .王夫之12.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道理”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14. 智者学派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B .知识与美德的关系15. 古希腊的智者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在人文主义思想方面的相同之处是:A .提倡唯物主义反对神学B .主张以人为核心,反对以神为核心C .重视现世幸福胜过天国D .追求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专制16.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A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学说B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17. 马丁·路德说: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反映了马丁·路德:A .倡导人的解放B .否定基督教C .宣扬《圣经》精神D .否定教皇地位18.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 “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 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 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
”罗丹所谓的“ 18 世纪诸人物的共同C.“工商皆本”13. 希腊智者学派的主张不包括:A .重视人的道德情操C .反对迷信,强调自由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 .法律和道德应当以人为尺度反对D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C .雅典工商业的发展D .人在社会的作用C .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D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该材料性格”是指:A .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B .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C .批判君权神授, 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D .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19. 《大国崛起·激情岁月》解说词:“伏尔泰和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
”那么,17 —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A .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B .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C.打倒等级制度,倡导君主立宪 D .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20. 英国近代科学家培根所述:“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
其中的“三种发明”是:①造纸术②印刷术③火药④指南针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①②④ D .②③④21.1262 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主持编订了《授时历》,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 年。
《授时历》其名取意于“敬授民时”这主要说明:①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农业科技特点②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是“重农”政策的表现③中国古代很早就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A.①②④ B .①③④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22.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称颂哪位诗人而写一副对联?A .屈原B.辛弃疾C.杜甫D.白居易23. 关于宋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其起源于民间,适合于配乐演唱B .其描述的内容自始至终都体现了太平气象下的歌舞升平C.宋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生活的繁荣发展D.南宋时期的诗词大都反映了严峻的社会现实和忧国忧民的情感24. 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唐人称颂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 ,“骨气丰匀,方圆绝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