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设计之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设计

课程设计之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设计

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工程结构课程设计报告第二稿设计名称: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设计专业(年级、班)2012级工程管理姓名:张宇学号:1242403060完成日期:2014年5月8日自发组织的讨论小组成员(若有):目录1、钢筋混凝土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2、内力计算3、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4、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5、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图6、提示类小问题答案7、学习感想与总结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1、某建筑的一梁,其尺寸和计算简图如附图所示。

2、梁承受的荷载为:所有恒载包括梁自重的标准值m kN g k /575.7=,所有活载的标准值m kN q k /7.14=。

3、选用材料:受力钢筋为HRB335钢筋(2/300mm N f y =),其它选用HPB300钢筋(2/270mm N f y =);混凝土类似C25等级,其强度随学生学号而变:2/)12(*06.0)30(*05.09.11mm N f c -+-+=学号前二位数学号后二位数2t /27.1mm N f =。

二、设计要求1、假定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按满荷载布置,具体按书上377页的表B.4第一种情况。

2、按要求需计算配筋,假设配筋全部在图(c2)截面图的虚线矩形框内。

在计算中,若有T 形梁受弯情况,假定其受压翼缘宽度即为图示的2m。

3、首先给出属于自己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将关键结果列表表示出,按如下方式:截面关键结果截面1截面2……弯矩…计算钢筋面积钢筋选用实际钢筋面积4、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将关键结果列表表示出,自己设计表格。

5、在进行以上计算时,要给出代表性截面的计算全过程,即第一跨跨中截面和第一跨右边支座截面的配筋计算全过程,包括截面计算简图的建立,平衡方程式的建立,方程的求解等。

这部分手写,其余部分打印。

6、用CAD软件绘制梁的各个截面的配筋图。

7、装订设计计算书一份(装订顺序:封面,目录,任务书,内力计算,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配筋图,提示类小问题及其答案,其它如学习总结、感想等)。

8、统一使用附件中的封面(不得更改)。

9、若有不明之处,可以询问江老师,或自己做个合理假设。

10、若参与自发组织的同学小组讨论,请在封面处写出小组成员名字与学号。

11、其它要求:(1)页面设置:纸型:A4;页边距:上3.5cm,下3cm,左3cm,右2.5cm;配筋图可以打印成A3后折叠装订;(2)标题字体:黑体;其它字体、字号(含正文):楷体,小四。

12、截止日期:4月16日;提交一封纸质报告。

并发一份电子稿(最好是pdf 文件)到江老师的qq邮箱。

三、提示类小问题(必做,整理后附在设计之后)Q1:梁的计算简图中,荷载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为什么?Q2:在本设计中,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时,哪些是控制截面?各跨跨中按什么形式的梁计算?矩形梁还是T形梁?支座处呢?Q3:在本设计中,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时,哪些是控制截面?Q4:以上采用了什么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还需进行哪些方面的计算,用什么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设计值还是标准值?(对还需进行的计算,这里暂不要求)请根据此问题,好好写一段陈述,单独一页附在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后面。

四、附图(a)梁结构图(b)计算简图(c1)梁的截面图(c2)梁的截面图,同(c1),但更加有利放大中间部分,便于表示矩形框内的配筋1、内力计算按以下方式划分截面由前可知:gk =7.757KN/m qk=14.7KN/m受力钢筋:HRB335:fy=300N/mm2其他钢筋:HPB300:fyv=270N/mm2本设计学号:1242403060,fc=11.9+0.05×(60-30)+0.06×(12-12)=13.4N/mm2ft =1.27N/mm2ftk=1.78N/mm2则:q=1.2gk +1.4qk=1.2×7.575+14.7×1.4=9.09+20.58=29.67N/mM1=0.078×29.67×5.752=76.52KN·mM2=0.033×29.67×5.752=32.37KN·mM3=0.046×29.67×5.752=45.12KN·mMB =ME=-0.105×29.67×5.752=-103KN·mMC =MD=-0.079×29.67×5.752=-77.5KN·mVA=0.394×29.67×5.75=67.22KNVB L=-0.606×29.67×5.75=-103.39KN,VBR=0.526×29.67×5.75=89.74KNVC L=-0.474×29.67×5.75=-80.87KN,VCR=0.5×29.67×5.75=85.3KN跨内弯矩与支座负弯矩如下表所示:截面12345B C D E 弯矩76.5232.3745.1232.3776.52-103-77.50-77.50-103截面剪力如下表所示:截面A BL BRCLCRDLDRELERF调整后的剪力67.22-103.3989.74-80.8785.30-85.3080.87-89.74103.39-67.222、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①截面1(1)材料强度设计值混凝土强度等级C25,c f =11.9+0.05×(60-30)+0=13.4N/mm 2,t f =1.27N/mm 2,1α=1.0;钢筋采用HRB335,y f =300N/2mm ;由梁的截面尺寸知'f b =2000mm,'f h =80mm,b =200mm;考虑布置一排,s a =45mm,0h =h-s a =405mm (2)判断截面类型'''10()2f c f fh f b h h α-=1.0×13.4×2000×80×(405-802)=782.56kN·m>M=76.52kM·m 所以,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3)计算x由式:∑=0M ,)(20'1x h x b f Mu M f c -=≤α得)2405(20004.130.11052.766x x -⨯⨯⨯⨯=⨯ 02.285540521-2=-+x x 解方程:7.11242=-+-=aacb b x mm<0b h ξ=0.550×405=222.75mm(4)计算sA 由式:∑=0X ,s y f c A f x b f ='1α得As=yf c f xb f '1α=2635.163007.1120004.130.1mm =⨯⨯⨯min ρbh =0.002×200×450=1802mm ,s A >min ρbh ,满足。

(5)选用钢筋查附录表A12,选用261+118。

实配钢筋面积s A =402+254.5=656.52mm②截面2(1)材料强度设计值混凝土强度等级C25,c f =11.9+0.05×(60-30)+0=13.4N/mm 2,t f =1.27N/mm 2,1α=1.0;钢筋采用HRB335,y f =300N/2mm ;由梁的截面尺寸知'f b =2000mm,'f h =80mm,b =200mm;考虑布置一排,s a =45mm,0h =h-s a =405mm (2)判断截面类型'''10()2f c f f h f b h h α-=1.0×13.4×2000×80×(405-802)=782.56kN·m>M=32.37kM·m 所以,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3)计算x由式:∑=0M ,)(20'1x h x b f Mu M f c -=≤α得)2405(20004.130.11037.326x x -⨯⨯⨯⨯=⨯ 08.120740521-2=-+x x 解方程:835.2242=-+-=aacb b x mm<0b h ξ=0.550×405=222.75mm(4)计算sA 由式:∑=0X ,s y f c A f x b f ='1α得As=yf c f xb f '1α=2253.263002.83520004.130.1mm =⨯⨯⨯min ρbh =0.002×200×450=1802mm ,s A >min ρbh ,满足。

(5)选用钢筋查附录表A12,选用201+112。

实配钢筋面积s A =157+113.1=270.12mm (截面3具体过程同上,此处略。

)③支座C(1)确定截面尺寸支座处按矩形截面计算,钢筋净距至少为30mm。

支座C 和D 按一排布筋考虑,取mmh 504544500=-=(2)计算x由式:∑=0M ,)(201xh bx f Mu M c -=≤α得)2405(2004.130.11050.776x x -⨯⨯⨯⨯=⨯→09.2891740521-2=-+x x 解方程:975.78242=-+-=aacb b x mm<0b h ξ=0.550×405=222.75mm(3)计算sA 由式:∑=0X ,As f bx f y c =1α得As=yc f bxf 1α=251.057300975.872004.130.1mm =⨯⨯⨯>min ρbh =1802mm ,满足。

(4)选配钢筋查附录表A12,选用214+216实配钢筋面积s A =308+402=7102mm ④支座B(1)确定截面尺寸支座处按矩形截面计算,钢筋净距至少为30mm 。

按二排布筋考虑,取mmh 380704500=-=(2)计算x由式:∑=0M ,)(201xh bx f Mu M c -=≤α得)2380(2004.130.1101036x x -⨯⨯⨯⨯=⨯→08.3843238021-2=-+x x 解方程:08.120242=-+-=aacb b x mm<0b h ξ=0.550×380=209mm(3)计算sA 由式:∑=0X ,As f bx f y c =1α得s A =yc f bxf 1α=271.072130008.2012004.130.1mm =⨯⨯⨯>min ρbh =1802mm ,满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