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结算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与之相伴的国际结算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快越来越深化,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虽然现在的全球经济处在萧条期,但是毋庸置疑这个萧条期过后的全球经济又将会迎来更大的繁荣。
随着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上升到世界第二,我们国家的国际贸易进口总额为世界第二,出口已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国际结算会在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要,而与国际接轨,拥有一流的国际结算就显得越来越有必要。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要在2020年把上海在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原因之一。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得国际结算业务有了长足的进步。
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不再局限于欧洲区域而是在全球展开,到2007年6月SWIFT的服务已经遍及207个国家,接入的金融机构超过8000家,支持中心也扩大到3个,有力的支持了国际结算业务在国家间的开展。
在现今的国际结算中主要清算货币有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港元等。
这些结算中以美元为主,这是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主导地位无法动摇的原因之一。
但是随着中国这个巨大的经济实体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中国把人民币作为清算货币就有了其基础和必要性,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步步的铺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在不出意外的未来中国的人民币也会成为国际的清算货币,这对中国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人民币替代美元的地位还为时尚早。
全球国际结算开展水平良莠不齐。
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地,欧美发达国家的国际结算处在领先地位,技术先进,规章制度健全,支付手段多样便捷。
至于发展中国家,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资本新兴国家则处于中游地位,这些国家在国际结算中越来越有话语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银联与VISA在结算通道上的分道扬镳,我们也看到中国银联在与VISA竞争中所面对的诸多困难。
发展中国家中的其他国家在国际结算中就处于被动的地位了,这些国家在国际结算组织中的投票权往往是其他利益国家争夺的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将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作为重要支付手段,随着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引进国际结算势必会为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
这次以美国为源头的金融危机让世人看到了现行的国际结算体系中
的诸多弊端,而这些却成为发达国家无形剥削他国财富的漏洞。
随着新兴国家的崛起,这些国家争相推出有利于自己的结算系统,这将势必会导致国际结算更加合理化和便捷化,为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