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群英会蒋干中计(ppt)

群英会蒋干中计(ppt)

群英会蒋干中计
都古一观白
付今壶看发
笑多浊秋渔
谈少酒月樵

中 。
事 ,
喜 相
春 风
江 渚

逢。上

:,
罗贯中
几青是浪滚 度山非花滚 夕依成淘长 阳旧败尽江 红在转英东 。,头雄逝
空。水 :,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杰出的长篇历史小 说,也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巨著。 这部小说尊重史实,又带有传奇色彩。
《群英会蒋干中计》
4
小说善于描写大大小小的战争。 总计有四十余次交战,千变万化, 摇曳多姿,注重写出战争的复杂性、 多样性、特殊性。
这部小说还塑造了一批栩栩 如生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善于 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不同的 故事情节,反复渲染人物的主要性 格特征
《群英会蒋干中计》
5
语言风格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群英会蒋干中计》
10
问题探究1
周瑜为什么“毁书斩使”? 回击挑衅 以示决心 激励士气
为什么从“毁书斩使”写起: 因为有此举才导致下文“三江口之战”,
才引出周瑜窥寨,才使之决计除蔡、张, 才会有反间之计
《群英会蒋干中计》
12
问题探究2
周瑜又是如何设计使蒋干对密信内容深 信不疑的?
1.密信:措辞设计周到备至,富有迷惑性。内容在 蒋干看来处处合乎情理
《群英会蒋干中计》
6
学习目的
1、了解《三国演义》的概况。 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群英会蒋干中计》
7
一、整体阅读,概括情节
整体阅读,按照小说序幕、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顺序 概括小说情节。
周瑜毁曹操书斩了来使,初战告捷后,夜窥曹 军水寨,下决心除掉蔡瑁、张允。此时蒋干请 命说降,周瑜定计,接着大会群英,巧设妙计, 引诱蒋干进入圈套,蒋干偷盗书信,并坚信书 信内容属实。蒋干回报,曹操中计,误杀蔡张 二人。最后反间计成功,周瑜大喜。
《群英会蒋干中计》
20
四、拓展延伸
1、 周瑜实施反间计,骗过了愚蠢的蒋 干,也骗过了老谋深算的曹操,他的 计策真的是天衣无缝吗?聪明的你一 定能发现反间计的漏洞与破绽。请列 出破绽,说明理由。
《群英会蒋干中计》
22
2、假如你是蒋干,你很勇敢,也很聪 明,你准备怎么智斗周瑜?
《群英会蒋干中计》
23
27
《群英会蒋干中计》
19
(二)作者用哪些手法塑造这两个人物形 象的?
1、以人物自己语言、行动、神态来表现人 物性格。
2、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两人性格更鲜明。
3、细节描写(如周瑜佯醉呕吐;周瑜假喝 “低声”,便唤“子翼”;蒋干窃听等)。
4、气氛烘托(如对曹军水陆军营的气氛描 写,蒋干盗信时的紧张气氛设置等)。
2、周瑜除正面制止蒋干说降外,又怎样暗中设置 圈套,让蒋干一步步靠近那封“密信”?
《群英会蒋干中计》
14
①表面上亲热、拉近乎,使他放松警惕。 ②装醉,有机可乘。 “大笑畅饮” “佯醉大笑” “佯作大醉之状……和衣卧倒,呕吐狼籍”
《群英会蒋干中计》
15
周瑜之“笑”
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 敏锐机智,将计就计,计划周密
主题思想
通过这个故事反映曹操与东吴间 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赞美周 瑜的卓越军事才干,也告诉了我们知 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的道理。
《群英会蒋干中计》
24
轻松时刻 — 歇后语积累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笑曰:“…闻弦歌而知雅意”
笑挽其臂曰“…何速去也?”
大笑畅饮 擒纵自如,震慑对手,成竹在胸
佯醉大笑曰:“…不曾想有今日”
言罢大笑 豪放自信,躇踌满志,睥睨群雄
《群英会❖ 对文章的主要人物周瑜的刻画,作者着意于 对其“笑”的描写。
❖ 这“笑”,有天赐良机的得意,有对愚笨对 手的嘲弄鄙视引诱,有对自己功成名就的情 不自禁的炫耀。笑”中有心理,“笑”中有 性格,“笑”中有计谋,,“笑”中有成功。
《群英会蒋干中计》
8
情节 (1)毁书斩使 (2)挫败曹军 (3)暗窥曹寨 (4)定反间计 (5)款待蒋干 (6)舞剑作歌 (7)施反间计 (8)细作来报
《群英会蒋干中计》
9
文章结构
一: 开端 周瑜决定除掉蔡瑁、张允。
二: 发展 高潮 周瑜巧施反间计,蒋干中计。
三: 结局 尾声 曹操杀蔡、张二人,周瑜计成 。
❖ 总之,对周瑜“笑”的描写,洗练传神,使 人物之风采神韵,跃然纸上,真可谓“着一 ‘笑’字,境界全出”。
《群英会蒋干中计》
17
蒋干
他愚蠢而又自作聪明。他自以为“周 郎同窗交契”,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 降周瑜,并说了“必要成功”的大话。 来江东时
“昂然”之态说明他盲目的自信。在 周瑜施
计中根本无开口的余地,反而步步走 进圈套,还自以为得计。
《群英会蒋干中计》
25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飞)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群英会蒋干中计》
26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群英会蒋干中计》
2.梦话:周瑜两次装说梦话“教你看曹贼之首。” 这就使蒋干误以为周瑜是“醉后吐真言”。
3.密报:假托北方有人来报密:“张、蔡二都督 道:‘急切不得下手。’”与密信内容相互印证。 使蒋干完全相信。
《群英会蒋干中计》
13
三、细读课文,分析情节和人物
(一)准备:较量开始前各自的心情和表情?
1、周瑜又如何制止蒋干游说?蒋干如何反 应?
以史料为基本依据,但又不拘泥于史料,而是 按照历史生活的本质,进行精炼的概括和合理 的虚构,既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又体现了艺术 的真实。
《群英会蒋干中计》
2
本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是赤壁之战的著名片断。
《群英会蒋干中计》
3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 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相传为施耐庵学生,两人曾共同从事 创作。他著有十七种通俗演义,代表 作《三国演义》,最早版本为明本 《三国志通俗演义》,它是我国古代 著名的长篇历史章回体小说,也是我 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