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1:透镜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1)外形特征(2)对光的作用(3)三条特殊光线【提示】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
知识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装置:(2)实验拓展①遮住凸透镜一部分,成像性质不变,像变__暗__;②蜡烛与光屏对调后,物距变像距,像距变物距,像的大小与对调前相__反__,这也说明了光路的可逆性【提示】当没有给出凸透镜焦距时,可利用太阳光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1)u>2f (2)u =2f (3)2f>u>f (4)u =f (5)u<f知识点3:眼睛和眼镜近视眼与远视眼:(1)视觉特征(2)形成原因(3)成像位置(4)矫正镜片知识点4: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和望远镜:2.视角(1)定义: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叫视角。
(2) 1. 考查热点: 2. 考查题型: 以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为主3. 备考重点: 凸透镜和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凸透镜成像的探究及近视眼与远视眼的矫正考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例1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世界天然大花园”百里杜鹃景观,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6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为( A )A .大于60 mm 且小于120 mmB .小于60 mmC .大于120 mmD .等于60 mm方法点拨:1.分界点:一倍焦距(焦点)分虚实,内虚外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远小近大。
2.实像和虚像:实像能用光屏来承接,且物与像在光屏两侧;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且物与像在光屏同侧。
3.动态特征: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
★知识梳理★备考指导★突破考点,典例呈现★考纲要求: 1. 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2.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认识)考点2: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例2画出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答案】方法点拨:掌握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方法,作图时,要注意实际光线画实线,非实际光线(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虚线,光线要带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考点3:眼睛和眼镜例3 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凹__(选填“凸”或“凹”)透镜做的眼镜。
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所戴眼镜的“度数”越__大__(选填“大”或“小”)。
方法点拨:记住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使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命题点1.实验原理:光的折射。
2.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白色硬纸板(光屏)、直尺、火柴等。
3.实验步骤:(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同一直线上,并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如图)。
(2)将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焦点上及焦距以内,然后移动另一侧的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再分别读出物距(u)与像距(v)的大小,观察所成像的性质,填入相关表格中。
(3)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4.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下面几句话: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
实像总是异侧倒,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注意事项】(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
(2)蜡烛焰心、凸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应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让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3)要在像最清晰时进行观察。
(4)要注意物距适当,否则像距太大,光屏接收不到像。
(5)成虚像时,眼睛应从光屏蜡烛同一侧透过透镜观察烛焰的像。
(6)用纸遮住凸透镜一部分,光屏上的像只变暗些,像还是一个完整的像,因为物体各个部位发出或反射出来的光总有一部分透过凸透镜到另一侧,成像在光屏上。
(7)换焦距较大或较小的透镜后像的变化: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焦距越大,会聚能力越弱,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例4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元件,使LED灯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__凸透镜的主光轴上__。
小明将各元件调整到如图位置时,小组成员在光屏上都能观察到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__缩小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此时光屏上发生了__漫__反射。
(2)当LED灯向左移动时,要在光屏上再次获得清晰的像,只需将光屏向__左__(选填“左”或“右”)方向适当移动,或者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合适的__近视__眼镜。
(3)小华在用同样的器材进行实验时,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只有中间清晰,两侧却较模糊,小明只对凸透镜进行了调整,就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的调整是( C ) A.左右适当移动凸透镜 B.上下适当移动凸透镜C.适当扭转凸透镜 D.更换焦距合适的凸透镜1.(北京)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如图4所示。
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B.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C.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D. 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2.(湖北咸宁)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 )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3.(山东枣庄)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D )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D.增大取景范围4.(山东省威海市)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中考连接,挑战自我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5.(山东泰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C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①和④6.(云南省昆明市)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晰放大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 C )A.a 点 B. b 点 C.c 点 D.d 点7.(湖北咸宁)由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
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启发了量子通信。
如图所示各选项中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这一解释相符的是( A )A. B. C. D.日食现象雨后“彩虹”水中“倒影”放大镜把字“放大”8.(浙江湖州)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C )A.若蜡烛放置在1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B.若蜡烛放置在3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C.若蜡烛放置在3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D.若蜡烛放置在4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9.(广西北部湾)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維码时,成缩小的实像。
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共相同的是( B )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显微镜10.(江苏常州)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A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11.(菏泽)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当物体距凸透镜10 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 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12.(安徽)下列光路图错误..的是( C )A.放大镜成像B. 小孔成像 C .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 D.近视眼的矫正13.(长沙)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 )A.甲乙 B.甲丁 C.丙乙 D.丙丁14.(陕西省)年5月1日晚,在大雁塔北广场上演了一场水舞光影秀.巨型灯柱阵、多台超高清投影机和音乐喷泉交错配合,使大雁塔隐在光幕之中,美仑美奂,这是中华文化和现代科技的一次完美结合.下列关于这场光影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发光的灯柱是光源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C.音乐喷泉形成的水幕对光只有反射作用D.演出过程中高清投影机可成逼真的实像15.(山东临沂)为加强交通管理和社会治安,临沂市安装了“海燕系统”,该系统具有跟踪、抓拍及人脸识别功能。
如图所示,系统摄像机的镜头是透镜,拍摄时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答案】凸;u>2f16.(浙江宁波)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
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
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填“注水”或“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