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机房标准化规范
6.机房设备布局合理,应采用桥架上走线、无架空地板、无吊顶、明敷 线等构造方式,排列整齐,布线规范
机房的布局、线路布局管理规范
7.各种设备应按功能及规格分区集中排列。 8.同一机房内设备机架、机柜的规格尺寸颜色应保持一 致。 9.电源列头柜必须是在一列列头或列尾。 10.机房设备、机柜要有统一明显的标识牌。 11.机房内所有线缆两端均须帖标签,标签的规格、颜 色要统一。
中国联通机房标准化规范
刘圣庆
通信局房规划
通信局房规划必须严格按照先规划后使用的原则,保证机房得到合 理利用,提高机房的利用率。 1.一、二级干线机房及本地网骨干机房由省公司规划部门进行统一规 划,广州市维护部根据省公司的规划进行机房管理,与原机房规划 不一致的项目,工程建设部门必须报省公司规划、运维部门批准才 能在机房内进行建设。 2.分公司根据业务的需要,需在一、二级干线及本地骨干机房安装本 地、IDC等业务设备时,需报省公司规划部门审批同意,广州市维 护部门根据审批意见执行。 3.本地网骨干机房以下的机房由广州市分公司规划部门负责对机房进 行规划使用,维护部门根据规划部门的规划及审批意见,负责对机 房进行规划管理。Biblioteka 光电缆布放要求
走线架上布放电缆必须绑扎。绑扎电缆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绑扎后的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 2、绑扎线扣应整齐,间距均匀,松紧适度。 3、扎线在横铁或支铁上不得交叉,线头应藏在电缆堆内。 4、绑扎电缆时,不得损伤电缆外皮。 光缆绑扎力度适宜。 当采用上走线时,光纤在走线架至分线盒一段需加保护套管;采用 下走线时,也应加保护套管保护起来。多余的光纤应绕圈绑扎于机 架一侧。 暂时不用的尾纤,头部应用护套套住,整齐盘绕,用宽绝缘胶带缠 在光纤分线盒上。 自光缆终端接头引出的尾巴光缆或单芯光缆所带的连接器,应按设 计要求插入光配线架(分配盘)。暂时不插入光配线架(分配盘) 的连接器应盖上塑料帽。 跳线的布放应顺直,捆扎牢固,松紧适度。
发电机机房布置要求
1. 2.
3. 4.
架内设备安装
1.
2. 3.
交换机、路由器等数据设备的安装应采用相应的机架安 装附件,将设备对机架以螺栓良好固定。 架内设备外壳与机架保护地排良好连接。 各类不需要经常直接进行操作的服务器设备安装于机架 内,服务器的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尽量采用共享设备。
光电缆布放要求
不同性质的电缆(信号电缆、直流电源电缆、交流电源电缆)应分 开布放,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不能避免交越的地方增加保护设 施。 光纤布放时,应尽量减少转弯,需转弯时弯成圆形,圆形直径应大 于80mm。电缆转弯应均匀圆滑,弯弧外部应保持垂直或水平成直 线,电缆转弯的最小曲率半径应大于60mm。 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加套管或线槽保护。无套管保护部分宜用活 扣扎带绑扎,扎带不宜扎得过紧。编扎后的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顺 直,无明显扭绞。槽道内光纤连接线拐弯处的曲率半径大于 38mm。 在地内槽布放电缆时,槽内电缆应顺直,尽量作到不交叉。电缆可 以不绑扎,但在电缆进、出地槽部位和电缆转弯处应绑扎。
机房安全
(1)机房消防设施应满足《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YD 50022005)及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具体要求如下: 配置灭火器材 设全淹没气体消防系统,不使用洒水式灭火系统 (2)机房内要有专用接地装置,防火、烟感、防水、防盗、防静电等 安全设施齐全有效,并有专业人员定期检修、保养。 (3)进出局房的电缆槽道、孔洞应用防火材料封堵,同时具备防鼠、 防虫、防水措施。 (4)防火门、火灾逃生通道标识明显规范,且畅通无阻。 (5)机房内不堆积与网络运行无关的物品,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 (6)机房不漏水、不渗水,设备上方不得敷设任何水管或蒸汽管道, 门窗应做到不渗水,不漏水。 (7)按人机分离原则进行机房分区,在人员密集场所,不使用气体灭 火装置。 (8)制定机房发生火灾、水灾及其他重大事故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和流 程,并进行实际演练 (9)机房应建立消防操作图、灭火流程图。
电缆布放
机房接地导线采用多股铜芯电缆,不准使用裸导线布放,其截面积 应根据可能通过的最大电流的负荷确定。机房接地导线规格如下:
局房
线缆类型 接地引入 线
铜线截面积 一般≥120 mm2
备注 也可采用40mm*4mm的扁 钢
机房
工作地线 保护地线
一般≥95 mm2 一般≥35 mm2
电缆布放
(1)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设备保护地线应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的电 源线或在接线端子处缠绕不同颜色的胶带以便区分,其颜色规定如下: 电源线类型 标示 A相 交流电源线(5芯线或4芯 B相 线) C相 零线(中性线) 直流电源线 正级 负极 颜色 黄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蓝色
机台及外围终端设备安装
外围终端应做到设备完整、安装到位、运行正常。 机房告警设备安装在醒目位置,安装牢固。
走线架、槽道
通信机房走线架、槽道的安装方式,应根据通信机房的规模、安装 设备的标准化程度以及设备布置的要求等因素确定。同时走线架、 槽道吊挂的承重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槽道安装要求: 列槽道应成一直线,偏差不应大于30mm。 连固铁与上梁、槽道与上梁接续牢固、平直、无明显弯曲; 电缆支架安装应端正,距离均匀。 列槽道两侧侧板宜分别与机架顶部前后面板相吻合,侧板间 缝隙宜均匀,盖板、零件安装齐全。 主槽道的盖板、侧板、底板安装应完整,零件齐全,缝隙均 匀。 列间撑铁的安装在一条直线上,两端对墙加固应符合施工图的 设计要求。 吊挂安装牢固,保持垂直。
走线架、槽道
平直走线架安装要求: 水平走线架应与列架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水平度每米偏差 不超过2mm。 垂直走线架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 超过3mm。 走线架吊挂(或立柱)的安装应整齐牢固,保持垂直,无歪 斜现象。 楼内垂直的缆线槽道,应做成封闭式的并设有可开启的门, 便于安装和防尘。 走线架、槽道均应良好接地。
机房用电
(6)空开大小匹配、上下级匹配; (7)直流电缆电流小于2安/mm2; (8)机房禁止安装、使用高温照明灯具、电炉、电热水器等电热 器具,无白炽灯等灯具。 (9)应备有各种灯具,开关和熔断器等备件,并在固定的位置存 放。 (10)机房内应安装应急照明灯,并配备手持应急照明灯,并由专 业人员定期检查和维护。 (11)走线架、机柜正上方不得有灯管。
机房环境
(1)环境温湿度
项 温 度
目
要
求
15℃-25℃
相对湿度
温度变化率 室内洁净度
30%~70% <5℃/h,并不得结露
10度
机房环境
(2)设备机房应密封、防尘,防静电,防日光直射。 (3)主机房内的噪声,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在主操作员位置测 量应小于68dB(A)。 (4)主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 电电位不应大于1kV。 (5)设备、机架、桌椅等排列有序、整齐,同时保证设备尽可能入架 固定。 (6)机房内地板平整牢固、不摇晃、不塌陷。 (7)机房地板、墙壁、桌面、机架、设备、设备风扇上无明显的污迹 以及尘土堆积。
电缆布放
(6)通信线、直流电源线、交流电源线分别布放符合“三线分离”的要
求,应分开敷设, 无层叠、无交叉,不可避免的交越部分应有PVC管 槽或金属软管保护,槽道布局规划合理;分开敷设有困难时,交流电 源线应加装阻燃套管,其间距应大于50MM。交、直流电源线一律 使用铜线,馈线中间不得有接头。各类电缆布放整齐,接线端子规 范,牢靠、无搭接、无裸接、无单空、无单边、无多线安装现象、 无异常温升;机房内设备及各类线缆整齐规范,废弃的设备及线缆 及时拆除,备用线缆标识清楚、牢固;各类标签有标示,标示齐全、 规范、准确、明了;电源线路和设备的安装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7)机房内各种光缆、电缆、信号线应布放整齐、规范,尾纤(曲率半 径>5CM,空芯套防尘冒)和余留线缆要盘放整齐,放置合理、安全 (尾纤盘余不超过1米且盘放在设备侧);配线架跳线要整齐,废线 及时清理,无乱拉乱扯现象。 (8)电缆长度按实际路由丈量裁减,布放的电缆为整条线料,严禁中间 接头; 架间电缆及布线插接外观应平直整齐; 电缆在槽道中布放应 顺直,无明显扭绞、交叉,不得溢出槽道,拐弯适度,无死弯,电 缆进出槽道部位应绑扎;电缆在机架内布放应顺直并做适当绑扎, 且不影响机架原有内部的布线和机盘的插拔。电缆在DDF架内布放 应顺直,出线位置准确,预留弧长一致,绑扎牢固,松紧适度
机架安装完毕后,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3mm。 主走道侧应对齐成直线,误差不大于5mm;相邻机架应 紧密靠拢;整列机面应在一平面上,无凹凸现象。 列间距离误差应不大于5mm,各列列间左右两侧在一直 线上误差不大于5mm。 光纤分配架(ODF)、数字配线架(DDF)端子板的位置、 安装排列及各种标志符合设计要求。ODF 架上法兰盘的 安装位置正确、牢固,方向一致。 机架、列架按防震要求进行加固。
机房用电
(1)机房内电源架(柜)、配电开关、线缆标识清楚、正确。 (2)设备的主备用电源,交流应尽量从不同的电源设备和配电柜上引 入,直流应尽量从同一直流电源设备的不同配电柜回路上引入。 (3)吸尘器、空调器及其他施工工具等严禁使用机房内的UPS交流电 源。机房内应安装专用的施工用电插座,并明确标识。 (4)机房内选用的电源电缆、配电设备等,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安 全标准,机房建筑消防系统、应急电源线路、电梯线路的电缆应选 用耐火型,其他动力、照明等用途的电缆宜选用阻燃型,同时电源 线径值应根据国家标准和实际用电电流值正确选定。 (5)外市电应采用两路单独市电电源(该电源为来自不同电网的独立 电源)和一台柴油发电机组的主备用形式,或一路市电和两台柴油 发电机组的主备用形式。 (6)机房应设置工作地线、保护地线,交流零线严禁与工作地线和保 护地线相接。如所安装的设备没有提出特殊要求,可以采用建筑物 的防雷接地、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地及保护接地“三地合一”的联合 接地方式。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