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Ⅲ第二章单元检测与评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七省区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读图回答1~2题1、该植被可能是 ( )A 沼泽B 温带落叶阔叶林C 荒漠D 草原2、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酸雨B 水土流失C 土地沙漠化D 沙尘暴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土壤干燥度与地下水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该平原可能是我国的 ()A 三江平原B 黄淮海平原C 江汉平原D 成都平原4、该地可能出现的自然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沙化B 水土流失C 土地盐碱化D 地下水漏斗5、改造措施是 ()A 植树造林B 退耕还林C 合理排灌D 大水漫灌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6~7题。
6、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A 6月B 7月C 9月D 10月7、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 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 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 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 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合理分配水资源科尔沁沙地原为肥美的科尔沁草原,处在农牧过度地带,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活化,使之成为今天的沙地。
据此完成8~9题8、距科尔沁沙地最近的我国著名文物古迹是()A敦煌莫高窟 B承德避暑山庄 C 云冈石窟 D 秦陵兵马俑9、造成科尔沁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 过度樵采 B过度开垦 C过度放牧 D 过度开采地下水中华社2005年8月30日电,从2005年起到2010年,国家计划投资75亿元人民币用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该项目不仅是西部大开发又一标志性工程,也是中国最大的生态工程项目。
回答10~11题。
10、三江源是中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线,被称为“中华水塔”,三江是指()A 长江、雅鲁藏布江和黄河B 长江、黄河和澜沧江C 长江、怒江和澜沧江D 雅鲁藏布江、怒江和澜沧江11、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问题是()①草地严重退化,鼠虫害肆虐②土地沙漠化严重③水土流失加剧④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减少⑤冰川退缩、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减少⑥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问题严重A ①②⑤⑥B ②③④⑥C 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④⑤12、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铁路沿线草方格沙障的作用是()①增加地表粗糙度,消减风力②固沙成本低,费用少③能截留水份,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植物存活④用沙障保护交通线有效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3~16题。
一、美国加利福尼亚拥有万顷良田,星罗棋布的地下灌溉网络,这是现代科技在沙漠中创造的一个神话,用科学的水利设施把沙漠变成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区,仅加州的农产品就稳占世界农产品市场的37%二、米德湖位于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高山峡谷有胡佛水坝拦腰截断科罗拉多河形成,它不仅为美国西南的城市提供了用水,还为美国150万英亩荒漠和墨西哥50万英亩农田提供了灌溉水源。
三、胡佛水坝建有17套发电机组,年发电40亿度,是美国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加州75%的电力来自这里,13、造成南加利福尼亚沙漠广布的原因是()A 地处副热带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少B 落基山阻挡了海洋的湿润气流,山间盆地干旱少雨C 沿岸寒流是形成沙漠的最主要原因D 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系统,使土地沙化14、充足的光照条件和灌溉水源使南加利福尼亚成为美国的()A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B 商品谷物农业区C 重要的棉花产区D 水果和灌溉农业区15、主要受益于胡佛水坝淡水和电力供应的城市有()A 休斯敦B 洛杉矶C 新奥尔良D 达拉斯16、下列沙漠中与南加利福尼亚沙漠成因相似的有()①塔克拉玛干沙漠②澳大利亚大沙漠③西南非洲纳米布沙漠④南美阿塔卡马沙漠⑤撒哈拉沙漠⑥中亚卡拉库姆沙漠⑦南美巴塔哥尼亚沙漠A ①③⑤⑦B ①②④⑦C ②③④⑤D ④⑤⑥⑦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 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 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C 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D 农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18、在乙地区反映该地绿洲萎缩迹象的是()A 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 地表盐碱度升高D 生物生产能力提高19、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A 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B 涵养水源C 防风固沙,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D 农民忙于种植反季节蔬菜,没有时间下图是我国新疆和四川两省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20~22题。
20、影响甲乙两省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分别是()A 气候和地形B 土壤和水源C 水源和地形D 植被和气候21、目前甲乙两省区正在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分别是()A 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B 平原绿化工程和太行山绿化工程C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和平原绿化工程D 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和沿海防护林22、两省区储量都很丰富的自然资源是()A 水能B 天然气C 地热D 煤23上图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A 黄土高原B 柴达木盆地 C天山 D 内蒙古高原24、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问题,正确的措施是()A 兴建小水电站B 利用风力发电C 营造速生薪炭林D 修建核电站25、在该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是()A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B 减少水井的数量C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D 避免土壤的盐碱化二、非选择题(50分)面积(万平方千米)118.3国境线长4200多千米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19(2000年)七月均温(o C) 16~26一月均温(o C) -28~-14年降水量(毫米) 50~500土地利用情况(平方千米)耕地林地草地56260 95560 624590(1)该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__(1分)(2)在该省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是最多的,简述该省区草地面积广大的原因并分析该省区草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该地区有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 ___________________(1分)该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4)该省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试分析该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
27、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之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阻碍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坡度5o~10o10o~15o15o~20o20o~25o25o~30o30o~35o>35o土壤厚度120 81 80 78 71 42 20 (cm)有机层厚28 20 17 15 12 9 7度(cm)_______等省区(3分)。
(2)由以上资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层厚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土层厚度、有机层厚度又直接影响土壤的___________(1分)(3)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在兴修大型工程时应选择________的地基,避免________(各1分)(4)分析造成该地区石漠化主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8、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4分)(1)图中所示的山脉的走向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2)甲河下游经常断流,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4分)(3)乙地区荒漠化较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分)(4)图中城镇当初形成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2分)该地区冬春季城市大气污染较严重,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3分)(5)图示地区文物古迹分布较广,但损毁较严重,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
(1分)29、撒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
请根据图甲及资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0分)(1)说明津德尔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4分)(2)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对粮食需求迅速增加。
这一因素促使撒赫勒以南的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
试分析农业侵入牧区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从而导致荒漠化的发展。
(4分)(3)请你提出两种控制荒漠化加剧的可行方法。
(2分)参考答案1 D2 C3 B4 C5 C6 B7 D8 B9 B 10 B 11 D 12 D 13 A 14 D 15 B 16 C 17 D 18 C 19 C 20 C 21 A 22 B 23 D 24 B 25 B26、(1)内蒙古(1分)(2)草场面积广大的原因:该省区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省区境内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丰富,特别是东部地区是我国的优质温带草原分布地区。
(2分)草原分布规律:自东向西由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2分)成因:自东向西由于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2分)(3)河套平原(1分)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集中,灌溉水源便利。
(2分)(4)土地的荒漠化(1分)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开矿,水资源利用不当(3分)27、(1)广西云南贵州(3分)(2)坡度越大,土层越厚,有机层越薄(2分)肥力(1分)(3)坚实(1分)塌陷(1分)(4)自然原因:坡度陡峻,土层较薄,降水丰富,特别是夏季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2分)人为原因:本区人口稠密,使土地超载,严重破坏坡面植被。
(2分)28、(1)西北-东南走向(2分)(2)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沿途用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下渗严重。
(4分)(3)主要是过度樵采,破坏植被,造成沙丘活化(2分)(4)河流(水源)(2分)冬春季节气温较低,取暖用煤量大,烟尘排放多;多风沙天气,悬浮颗粒物多;地处河谷地带,污染物不易扩散。
(3分)(5)气候干旱,风沙侵蚀(1分)29、(1)特征: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成因:纬度位置低,一年中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4分)(2)压缩草场面积,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草地变成耕地;劳动力需求导致人口增加,从而需求更多耕地;牧场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
(4分)(3)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严禁过垦过牧(2分答案合理即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