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诗歌朗诵比赛活动策划方案5篇汇总

最新诗歌朗诵比赛活动策划方案5篇汇总

诗歌朗诵活动策划方案5篇本文是小编收集的诗歌朗诵活动方案,欢迎广大读者阅读借鉴。

古诗文诵读活动方案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拟举办“古诗文诵读”活动,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一代新人,结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和书香校园活动,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打造新时代的优秀少年。

二、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增加自身人文素养。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习惯。

3、构建学习型校园,更好地营造学习氛围。

三、参加对象全校学生四、诵读的内容《小学生必读古诗70首》和《三字经》《论语》《百家姓》《增广贤文》等中的优秀句段。

(各年级具体诵读内容见附页)五、诵读时间:每天早读前15分钟为我校早读法定时间,由各班语文教师负责组织。

六、活动安排:第一阶段:宣传发动。

在师生中进行宣传发动,由学校组织语文教师搜集整理部分经典中华古诗文,作为诵读重点篇目。

第二阶段:学习、诵读。

以班级为单位,,广泛开展诵读活动,开展比诵读篇目多少、比背诵篇目多少的竞赛活动,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学习更多的经典古诗文。

第三阶段:组织校内“古诗文诵读”竞赛活动。

七、实施要求:1、想方设法,营造氛围。

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和投入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校营造书声琅琅的良好诵读氛围。

2、保证时间,有所创新。

阅读活动要在时间上给予确保,更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要通过小型而灵活多样的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建议语文老师在班内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知识大考场”、“读书小能手”等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要大胆创新,不断探索,丰富读书与积累的形式。

让学生读准读通读熟的过程中,组织学生通过小品、故事、歌咏、表演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必背与自选篇目相结合,配合学校开展活动,让诵读活动成为学生的最爱。

3、争取支持,深入开展。

要着重面向家长进行相关的宣传,争得家长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多向家长征询意见和建议,形成校内校外的合力,促进诵读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古诗文朗诵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为了活跃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诗词朗诵水平,培养其对诗词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词的想像丰富、技巧高明、艺术感染力极强等特点。

展示我校学生故诗文朗诵水平,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学习、背诵、积累古诗文的热情,特举行古诗文朗诵比赛周活动。

二、活动主题体味文化意蕴,再现风雅精神。

三、主办单位:语文教研组四、参赛时间:此次活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班级内部初赛时间,时间为七、八周。

各语文教师自行安排时间。

第二阶段七、八年级校级竞赛活动。

时间临时通知。

五、参赛地点:西教学楼学院内六、比赛要求:1、本校七、八年级各教学班,以班级为单位,每班分集体朗诵,选一名选手个人朗诵。

2、各语文老师依据本班学生实际选取合适的内容,注意所选的内容最好突出某一主题(例如:写景的,送别的,思亲的,爱国的,反映民生疾苦的等等)某一首或几首均可。

3、老师可以参与其中,可以师生同诵,老师亦可做报幕员,可以诵读其间的过渡语等。

各班统一服装。

4.朗诵形式不拘一格,可依据内容边诵边演,可配乐朗诵等。

朗诵时间:集体每班5至10分钟左右,个人3至8分钟左右。

5.比赛及评奖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评奖分设一、二、等奖。

6.比赛结束后,将开展古诗文朗诵展示周活动,请部分获奖班级利用早操时间向全校师生汇报表演。

(2)朗诵脚本可选用优秀经典诗词(鼓励原创作作品参赛)。

7、各班在第八周周三前将参赛诗词的题目和内容上交到何芳处。

语文老师写上串词七、评分标准:1 、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向上。

(10 分)2 、衣着得体,与诗歌内容相协调。

(5 分)3 、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

(10 分)4 、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诗歌的内涵。

(15 分)5 、朗诵熟练,声音洪亮,能够脱稿。

(10 分)6 、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能很好把握诗歌节奏。

(20 分)7 、能正确把握诗歌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20 分)8 、朗诵形式富有创意,如配以适当乐曲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10 分)八、奖励办法统一评奖,各年级评集体奖第一、第二名。

个人一、二等奖各一名。

九、比赛评委徐校长魏校长王主任朱主任李主任范主任方波十、主持人阮小建何芳十一、赛场布置胡常华张晓华---------【活动目的】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是孩子们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捷径。

让学生从小扎根在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体现。

在诵读古诗文活动中,可以陶冶品行、加强修养,起到儿时诵读终身收益之功效。

“中华经典美文”内容丰富,且富有哲理,读起来琅琅上口,青少年诵读,既可以增强记忆力,又可以打好语言文字基础,扩展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指导思想】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读书有不同的层次,有的人为生存而读书,有的人为责任而读书,有的人就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为读书的快乐而读书。

我们认为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后者。

设计本次活动最基本的定位,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美,在审美阅读的状态下获得读书的快乐。

二、古诗文,要求背诵的内容较多,学生(特别是中下等学生)往往望而却步,因此,我们一般将整个学期的古诗文内容提前在四月之前完成。

为激发学生的背诵热情,特设计此活动。

【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高雅的情趣。

2、通过审美化的朗诵训练和表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我国古典诗文的美,提高他们美的感受能力。

3、通过对古诗词整理、组合,培养学生美的再创造能力。

4、通过活动的组织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进同学和师生间的友谊。

【活动时间】1、准备阶段:3月7日——四月15日。

2、成果展示:四月18——四月25日。

【参加人员】八年级12个教学班全体学生。

【活动形式】1、预先排练的朗诵:每位同学都必须参加,并以教室座位的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八年级下册的古诗文,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展示时间在3——5分钟之内。

2、即兴朗诵:从“课外古诗词背诵”中抽取其中一首,由组长即兴设计朗诵形式,小组合作朗诵。

【评分方式】1、小组为单位,集体得分就是个人得分。

2、个人总分的平均分直接加入每星期的“语文综合素质评分”中。

3、每组评选2名优秀朗诵员,得1分加入个人得分。

【总负责人】邓暁辉廖多智【成果展示负责人】孟正圣【指导老师】吴忠琴孙雅莉明凤琴王宝清高齐郭建军邓暁辉叶婉孟正圣【音乐指导】音乐教师:任红春孟竹竹【活动地点】准备阶段:学生自定。

成果展示:报告厅或者内操场。

【评分员】由每班推选1人参与,共12人。

本班评分员不参与本班的评分。

【评分方式】分别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分。

【记分员】4人【活动过程】第一部分:活动实施阶段时间任务负责人3月7日——8日确立活动小组长课代表3月9日——4月11日学生整理八年级(下)古诗词,确立小组朗诵主题,编写朗诵稿。

组长语文课朗诵技巧的渗透语文教师音乐课配乐方法的渗透音乐教师教师辅导班级朗诵小组成员朗诵《坦然面对——八年级(下)经典古诗文》(稿件见附件4,辅导方案见附件5)语文教师4月14日——4月18日各小组排练本组的主题朗诵,做好记录。

教师随时跟踪活动情况,及时指导。

组长语文教师小结本班诵读情况,确定1-2个诵读节目,准备参加学校诵读决赛。

第二部分:全年级诵读决赛阶段【决赛准备】1、由本班语文教师和语文课代表确定参赛节目,并上报年级学科组孟正圣老师。

上报时间截止四月18日。

2、年级、学科组检查落实阶段,四月19——四月20日。

3、年级决赛,时间四月21日——22日。

【成果展示】1、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2、在报告厅或者内操场举行比赛。

3、组织评委现场打分。

除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该班的最后得分。

请七年级语文教师担任八年级比赛评委。

4、七年级语文学科组长彭良博点评。

5、宣布比赛结果,公布一、二、三等奖名次。

【活动小结】分管年级领到邓暁辉同志代表年级组总结“传承中华经典,诵读诗文名篇”活动。

红诗朗诵活动方案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为了贯彻落实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关于开展“红诗辽宁”群众性诗歌咏诵活动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全校师生员工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校师生员工思想文化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满怀激情地推动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上级有关部署和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开展“红诗辽宁在杏林”诗歌咏诵活动,现将相关安排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开展红诗创作、咏诵、演出活动,凝聚党心民心,激发爱国爱校热情,构建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落实学校“加强党建、促进内涵、以人为本、从严治校、科学发展”二十字方针,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和谐发展。

活动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美好生活为主要内容,以红诗创作和咏诵为主要形式,以广大师生员工广泛参与为主体。

“红诗辽宁在杏林”诗歌咏诵活动要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精心组织、师生结合、广泛参与、创建品牌”的总体要求,通过组织发动、创作研讨、创作展演、选拔评比等多种形式,增强师生员工参与活动的热情,提升学校文化艺术活动的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主要内容咏诵篇目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优秀诗作。

主要包括被广大人民群众广为传颂的中华民族经典诗篇;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不懈奋斗的革命诗篇;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歌颂党、歌颂祖国,反映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赞美人民、赞美劳动,讴歌美好生活的优秀诗歌作品,鼓励原创。

三、活动形式本次活动,以基层党组织,以班级为单位,以红诗创作、咏诵为主要形式,要做到“6个一”,即:召开一次创作研讨会,由学校党委宣传部牵头召开一次创作研讨会,为创作出高水平的红色诗歌奠定良好基础;创作一批优秀作品,组织创作一批反映现实生活、时代精神、校园文化的新诗作;举办一次大型诗歌朗诵会,在各基层单位开展的红色诗歌朗诵会的基础上,举办辽宁中医药大学红色诗歌大型朗诵会;组建一支朗诵队伍,通过层层选拔的形式,组建成辽宁中医药大学红诗朗诵队伍;建立一个红诗网站,由学校党委宣传部与网络中心共同设计制作辽宁中医药大学“红诗辽宁在杏林”专题网站,主要是登载活动通知、经典红色诗歌、原创红色诗歌和相关咏诵活动等内容;开辟一个红诗专栏,在辽宁中医药大学报和校园广播电台上开辟红诗专栏,专题登载、播放红色诗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