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诊心脏超声

急诊心脏超声


平以及二尖瓣前后叶接合点错位并位于左房,
瓣膜呈连枷样改变;

CDFI能形象地显示血流反流方向,当前腱
索断裂时,二尖瓣反流指向左心房后壁,而 后腱索断裂,二尖瓣反流指向主动脉根部。
2.2 感染性心内膜炎 (IE)

80%以上的IE赘生物可由2-DE检出,并作 为IE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
超声心动图特征 二尖瓣瓣尖的左房侧可见 团块状、毛绒样、能动的额外回声,并于收 缩期脱入左心房。CDFI可见二尖瓣收缩期 彩色反流束。对临床高度怀疑IE,而2-DE 检查和(或)血培养阴性者,应尽可能做 TEE检查,以明确诊断。
并发症

乳头肌功能不全
心肌破裂 室壁瘤形成 间隔穿孔 附壁血栓 心包积液
RV

心脏急诊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他常见的如各 种类型的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可对其病因 诊断提供重要的临床诊断信息;如心肌病、 二尖瓣脱垂、心瓣膜病、心包病、先心病等。 对这些病变,超声心动图诊断敏感、可靠、 无创,且可在床边进行,应是首选的检查方 法。
超声特征
M-Echo:(1)肺动脉瓣a波平坦或收缩中期切迹与扑动;
(2)右心室扩大; (3)室间隔运动异常; (4)基础病表现。
2-DE:(1)胸骨旁短轴、主肺动脉长轴切面示主肺动脉扩张;
(2)右心室扩大和(或)肥厚;(3)右心房扩大;(4)室间 隔活动异常;(5)基础病表现。
Doppler超声: (1)如无肺动脉狭窄,肺动脉收缩压可通过测定三尖瓣反流 压+右心房压(10mmHg)获得,如伴VSD, PASP=SBP- ∆PVSD,如肺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1m/s时,则PASP=SBP -∆PVSD-∆PPA。(SBP:收缩期动脉压, ∆PVSD :室间 隔分流压, ∆PPA 为跨肺动脉瓣压差)。 (2)如无三尖瓣反流,分析肺动脉瓣血流频谱(呈匕首状), 估测肺动脉压,RVPEP ↑, ACT↓<80mm(正常80~120ms); RPEP/RVET ↑(0.35)。
4. 主动脉窦瘤(Valsalva窦瘤)破裂
病因、病理
先天性:主动脉壁中层弹力纤维和瓣环纤维组织 之间缺乏连续或未融合,导致先天性薄弱,在主 动脉反流血液的冲击下,瘤样扩张,乃至破裂。 后天性:IE、梅毒、主动脉囊性中层坏死、风湿 热、主动脉粥样硬化、马方综合征。
右冠窦 无冠窦
右心室、右心房 右心房
(4) 瘤体内可见血栓回声;
(5) 合并VSD者,可见相应征象(收缩期左向右分流);
(6) CDFI示窦瘤口以舒张期为主的彩色湍流束;PDE 示以舒张期为主的双期湍流频谱;
(7) 主动脉瓣反流。
5. 主动脉夹层

病因 主动脉夹层是由于主动脉中层囊性 坏死,内膜撕裂,血液进入中层形成血 肿。Marfan综合征、高血压、妊娠、主 动脉狭窄和缩窄、外伤、感染中毒等可 促发主动脉壁中层退行性变和囊性坏死, 乃至发生夹层剥离。


2.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病因 腱索断裂;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后乳头肌功能不全 (偶见腱索断裂); 外伤;
病理生理
急性二尖瓣反流导致左房压和肺毛细血
管嵌顿压显著升高,肺血管床的压力负荷过 重而引起急性肺水肿。
2.1 腱索断裂

超声心动图特征

二尖瓣于收缩期脱入左房,超过二尖瓣环水
8. 左房粘液瘤

心脏粘液瘤是最常见的心内原发性良性肿瘤,
可发生在各心腔,以左心房最为多见(左房 75%,右房15%,左右心室10%)。粘液 瘤多为单发,亦可有多发。粘液瘤有蒂,心 房粘液瘤多借蒂附着于房间隔上

超声心动图可直接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
活动度、位置等,是诊断心腔粘液瘤的首选 方法。

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

明确病因;
评估左心室大小和功能;
判定反流的严重程度 。
超声心动图特征

左心室增大、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活动增强等左心 室容量负荷过重的表现;
M-Echo:主动脉瓣关闭呈双线(≥2mm); 二尖瓣前叶舒张期扑动; CDFI:主动脉瓣反流的定性及半定量诊断。 反流局限于左室流出道为轻度,达左心室体 部为中度,至心尖部为重度。或测量反流束 的宽度与左室流出道宽度的比值,<30% 为 轻度,30%~60%为中度,>60%为重度。
6. 肺动脉高压(PH)
定义:静息平均肺动脉压>20mmHg,
活动后平均肺动脉压>30mmHg。
分类: 继发性:慢性肺部疾病;左心房压↑(二尖瓣、主动脉
瓣病变,左心功能不全);心内分流(ASD、
VS
临床特征
胸闷、呼吸困难、咯血、昏厥、猝死、右心功能不全等。

心脏超声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有三个方面
室壁的区域性收缩运动功能障碍 并发症的诊断


心功能的评估

室壁的区域性收缩运动功能障碍,即所谓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室壁运动的异常可 分为收缩期运动增强、运动减弱、不运动 及反向运动。超声心动图可采用室壁分段 法对心肌梗塞进行定位判断。
切面超声左室壁节段划分法

超声心动图特征

心脏脏层与壁层之间可见无回声区,仅见前 无回声区不作为心包积液的确诊依据; 大量心包积液出现心脏摇摆综合征。 1.右室前壁、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同向运 动; 2.荡击波征; 3.心电交替。


右室显著受压(<7mm),右室流出道变窄, 舒张期右心房壁或右心室壁塌陷 ; 室间隔呼吸性摆动;
超声心动图特征



2-DE:可见随心脏舒缩自由活动的云雾状或、 线条样、团块状回声,收缩期位于左房,舒 张期脱向二尖瓣口。 M-Echo:舒张期二尖瓣前后叶之间云雾状 或线条样回声,二尖瓣EF斜率减慢,A峰 存在,前后瓣异向运动。 CDFI:可见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征象。
9. 急性心肌梗死


分型 根据夹层剥离的部位分型(DeBakeg分型):
Ⅰ型:内膜撕裂始于升主动脉,向远端延伸至腹主动脉。 Ⅱ型:内膜撕裂局限于升主动脉。 Ⅲ型:内膜撕裂始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或以下,向远端延 伸至腹主动脉。

Stanford将Ⅰ、Ⅱ型归之于A型,Ⅲ型即为B型。
超声心动图特征



主动脉根部内径增宽(>4.2cm) 主动脉前壁和后壁宽阔的分离,可伴有主动脉瓣关 闭不全和心包积液的征象。 可见撕裂的内膜片和内膜摆动征, 主动脉短轴观可见撕裂的内膜将管腔分为真假两腔, 示两腔均有血流,但流速及方向可不同。 TEE可提高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夹层剥离的检出率。 腹部血管超声检测有助于Ⅲ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

2.3 乳头肌功能不全

急性心肌梗死
超声心动图特征 乳头肌功能不全时2-DE可见
二尖瓣脱垂的征象;伴腱索断裂者前后叶对合
错位,二尖瓣呈连枷样运动,瓣尖部可见腱索
连着的断裂乳头肌残部。CDFI显示严重的二
尖瓣反流征象。
3.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病因: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外伤、主动 脉夹层、主动脉瓣自发性断裂和脱垂等。


吸气时,右心室内径增大,左心室内径减小; 呼气时则相反。并可见吸气时,室间隔向左心 室偏移,主动脉瓣开放时间缩短,使心脏每搏 输出量减低(奇脉);
吸气时,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E)下降,二尖 瓣血流速度的积分(TVI)减低;而三尖瓣最大 血流速度(E)及血流速度积分(TVI)增加; 二尖瓣充盈时间延长。
7. 肺栓塞

病因 肺栓塞(PE)系来自体循环静脉
或右侧心腔的栓子机械性阻塞肺动脉, 肺实质血液供应受阻所致。
超声心动图特征
2-DE: 右房、右室增大,右室流出道、主肺动脉及 左、右肺动脉内径增宽; 肺动脉内出现的不规则团块状回声,右肺动 脉的血栓栓塞发生率高,其次为主肺动脉和 左肺动脉。肺动脉远端的血栓,2-DE不能 直接显示。
谢 谢!

超声诊断技术是一项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它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易于重复,耗 费较低,对人体相对无害和对某些疾病 能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等优点,因此,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心脏急诊领 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心脏压塞

病因 急性心包渗液、胸部外伤或手术、 心肌破裂、夹层动脉剥离破裂、抗凝治 疗、心导管操作等引起 心包渗液迅速积聚导致心脏压塞。 超声诊断心包积液敏感性达90%以上

CDFI有助于鉴别伪像和血栓,如为血栓栓塞
者,血流通过时,血流在血栓部位受阻,流
通部分血流速度加快,血流色彩的亮度增加。


超声心动图可大致估计肺动脉高压的严重 程度。如有三尖瓣反流,可采用连续波多 普勒(CW)估测肺动脉收缩压(三尖瓣反 流压+右心房压); 如无三尖瓣反流则可依据肺动脉口收缩期 血流频谱,测量并分析其PEP、RVET、 AT、AT/RVET、PEP/AT等参数加以判别。
左冠窦
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
合并畸形:干下型室缺、主动脉瓣脱垂和关闭不全
临床特征
症状:心悸、胸闷、咳喘、胸痛,乃至左右 心功能不全 体征:胸骨左缘第3、4肋间,甚至心前区可 闻及响亮的机器声样杂音,伴有震颤, P2↑ 、脉压↑,周围血管征(+)。
超声征象
(1) 受累的主动脉窦呈瘤样膨隆;主动脉壁连续中断; (2) 主动脉根部增宽,升主动脉多正常; (3) 右冠窦破入右室流出道者,M型超声示主动脉前壁 连续中断,右冠瓣疝入右室流出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