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玄武湖道路景观分析

南京玄武湖道路景观分析

南京玄武湖道路景观分析摘要:文章通过对南京玄武湖道路铺装、道路绿化、文化属性等因素的调查、分析,对玄武湖道路规划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对玄武湖道路景观做出了评价,并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1.1 城市道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印象主要是沿道路上进行有方向性、连续性的活动中形成的,一切环境的景观元素都依附于道路。

(美)著名学者Kewh Lynch在他的名著《Linage of the city》一书中提出:“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构成了人们对城市印象的心理因素的五个方面。

其中,道路是城市形象的第一因素。

当人们进入一个城市时,城市进出口使人们产生对城市的第一印象,而且人们对城市面貌的了解也是通过沿道路的活动所获得的,当人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时,在沿主干路、支路、街巷的活动中,可逐渐在脑海中获得印象,经过多次活动后便开始熟悉。

1.2 道路铺装道路路面是塑造道路空间的底界面。

道路路面、人行道铺砌的质感、色彩、图案都是道路景观引人注目的特征。

道路铺装首先要根据交通功能的需求,对路面材料、结构、形式等加以选择,以提供有一定强度、耐磨、防滑的路面,同时也要注意行人的视觉感受。

对于行人来说,路面的色彩、材料的质感尤显重要。

彩色水泥的应用改变了单调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使街道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色彩的运用还要注意色调、浓淡,并且要与当地气候、道路性质、周围环境相配合;路面的材料与质感则对行人的心理有一定影响,路面景观构成了道路景观平面上的主要内容,是行人观赏的重要视觉因素。

1.3 道路绿化街道绿化目的是为了美化街道环境,同时盛夏能让步行者遮荫。

道路绿化包括人行道绿化、分车带绿化、基础绿带、防护绿带以及广场、街头休息绿化等形式。

我国城市道路绿地一般占道路总宽的25%~30%,如从环保角度要求,绿带要有6~25m才能起保护作用。

道路绿化功能可用道路绿化覆盖率、道路绿化与环境协调性几项指标来反映。

道路绿化视觉效果可用道路绿化与道路特性的协调程度、绿化对道路净空的影响来反映。

道路绿化与道路特性的协调程度从选择道路绿化的尺度、方式时,是否考虑了道路的速度特性、道路性质、交通功能和人的视觉特性等方面来分析评价绿化与道路特性的协调程度。

道路绿化应当保证不影响道路净空,从是否全面考虑了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以及高架桥、路的净空限界来分析评价。

1.4 道路文化属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各民族文化交错、聚居,以及丰富的自然地质条件形成各自的地域特点,作为一座城市的窗口,道路景观应该考虑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因此城市道路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对历史文物和遗址的保护和人文景观的丰富度也是我们应该进行分析的重要因素。

据南京园林学会会长李蕾介绍,这次对玄武湖一期综合整治工程主要以环湖路为主,东起太平门,西至玄武门,全长近3公里。

环湖路一期5月1日对外开放但禁止社会车辆通行封闭了7个月之久的玄武湖环湖路,5月1日当天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在市民眼前。

昨天,记者来到还在围挡的玄武湖现场看到,原来的高尔夫私家会所、临湖饭店等都已经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玄圃、阅武台等。

行走在环湖路上,记者发现除了原先的老路,花树之间还多了步行道,漫步其中,满目是赏心悦目的绿,湖边两位老人家正在悠闲地打着太极,不远处的湖边还停着一只白鹭。

记者了解到,今后在环湖路游览环境好也更安全,不用再担心身后突然“飞”过一辆汽车。

南京园林学会会长李蕾介绍,此次整治建了专门的人行道。

公园方也打算禁止社会车辆进入。

在玄武门环湖路入口处,记者看到,马路中间已经多了两个石砌花坛。

解放门内、太平门也都设有路障,禁止车辆通行。

为了方便步行的游客游览,沿途还新增了电瓶车停靠站3处,配套投放电瓶车10辆,自助式代步自行车200辆,满足大家需要。

整个环湖路9.5公里,将有18处景点。

目前完工的是玄武湖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示范段,东起太平门,西至玄武门,全长近3公里,已建成玄武晨曦、北湖艺苑、玄圃、台城烟柳、武庙古闸、明城探幽、古阅武台。

接下来将对剩余部分进行改造,包括新添沈园等景点。

日,记者从市住建委了解到,封闭了8个月之久的环湖路南段5月1日将要正式对市民开放,经过全面改造的景区将要以全新的面貌亮相“五一”小长假。

环湖路作为玄武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9.5公里。

据南京园林学会会长李蕾介绍,这次对玄武湖一期综合整治工程主要以环湖路为主,东起太平门,西至玄武门,全长近3公里。

这一段是市民和游客坐赏山水城林、休闲健身的极佳质地。

此次改造和增设的市休闲活动广场近12000平方米。

其中新增电瓶车停靠站3处,旅游服务店3个,还新增了100座路灯,86套休息坐椅,以及87个垃圾桶,更换了大部分的标识标牌。

特别是考虑到人车分流需要,从太平门到阅武台,新增人行道450米;为方便市民游客从解放门直接进入环湖路,在解放门修建了访城墙蹬道时,保持了其风格与明城墙一致。

并且在景区内很多路面都通过古旧石材的运用,来体现玄武湖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明城墙的历史沧桑感。

李蕾表示,原先在这一路段上有一家临湖的水上高尔夫会所,而在此次整治的过程中都予以拆除,将湖岸风光还予市民。

在整个路段上共建了生态驳岸1500米,临湖及林下游走道2000米,新增滨水木栈道约300米。

并且保留了改造前所有的植被和绿化,新栽植物近百种,新铺草坪48000平方米,都选用了与上海世博会同样的草坪。

环湖路全面禁车“这次整治过后,环湖路仍将和以前一样,免费对市民开放。

”李蕾说,但是在太平门、宣武门进门右侧和解放门进门右侧仍将设门卫管理,主要是为了全面禁止车辆的通行。

包括市民自驾的自行车,在路段内将有配套投放电瓶车10辆,自助式代步自行车200辆,供前来游玩的游人乘坐和租借,满足游人游览的需要。

玄武湖环湖路将禁行机动车辆周边将严格限高昨日,南京市人大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获批的《南京市玄武湖景区保护条例》将在今年的10月1日起正式生效执行。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新条例虽出,但有关玄武湖禁车令禁多大区域,玄武湖何处是垂钓区、公园何时免费开放等问题尚存疑。

公园是否免费还有待研究根据新条例,南京玄武湖景区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玄武湖公园,周边景点九华山公园、鸡鸣寺、北极阁公园都被纳入景区范围。

整个景区被划分为公园、景区以及外围控制地带三个组成部分。

该条例明确,玄武湖景区是以玄武湖公园为主体,东面、北面至龙蟠路(包括神策门公园),西面、南面至明城墙,以及九华山公园、鸡鸣寺、北极阁公园。

景区外围控制地带的范围为东面至龙蟠路以东100米,北面至沪宁铁路,西面至中央路,南面至北京东路,以及玄武湖至紫金山、鼓楼至北极阁的景观走廊。

景区禁车范围越划越大“条例不是规定只是玄武湖公园禁车吗,为什么要扩大到环湖路,扩大到整个景区?”记者随后采访了多位市民,这一说法引起不少反对之声。

有市民表示,在景区内禁自行车是部门利益作祟,为了景区内经营观光车揽客源而已。

更有市民质疑,管理部门无形中扩大禁车范围,实在有违条例规定。

环湖路有几段是不允许骑车的(台城到太平门那段),除非要办年卡才可以入内,其它段还是可以骑车入内的摘要: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在路边种树,有了道路绿化的意识。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

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

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的特点与特色。

关键词:道路绿化;种植;植物选择;植物配置1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1)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

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在城市中,特别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2)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kevin Ly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

从物质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从精神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又是决定人们关于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

正如《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就是街道。

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街道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滨江路景区、苏州观前步行街都是成功的范例。

因此,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可以初步得出以结论:城市道路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

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

所以说,有良好绿化美化的园林环境和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也是现代化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

道路绿化就是实现这一功能的主要手段。

2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2.1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艺术效果和功能效果2.1.1乔木的选择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因此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1)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或花期长),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6)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