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设计目的及要求 (2)
1.2 设计流程 (2)
第二章原理分析 (3)
2.1 最小系统的结构 (3)
2.2 各电路的原理分析 (3)
第三章原理图绘制 (8)
3.1 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步骤 (8)
3.2 元件库的设计 (8)
第四章PCB图的绘制 (12)
4.1 创建该项目下的PCB文件 (12)
4.2 绘制PCB (12)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第一章绪论
1.1 设计目的及要求
电子线路CAD是以电为主的机电一体化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通信工程专业,要通过学习一种典型电子线路CAD软件altium designer,掌握计算机绘制包括电路(原理)图、印刷电路板图在的电气图制图技能和相应的计算机仿真技能。
通过本次设计,达到了解DXP软件的运用,认识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的构成以及学会改正制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根据课程设计的题目,独立设计、绘制和仿真电路,实现51单片机的最最小系统。
要求如下:
(1)设计出原理图自己绘制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路图,分析电路图中各小电路的工作原理;
(2)用DXP软件画出原理图;
(3)用DXP软件仿真出PCB板,熟悉电路板的加工工艺;
1.2 设计流程
本次设计主要是熟练运用DXP作出最小单片机系统的电路图,以下通过介绍最小系统的各部分电路的电路图及原理,通过在DXP上绘制原理图,检查并
修改错误,最后生成完整PCB板。
第二章原理分析
2.1 最小系统的结构
单片机单片微控制器,是在一块芯片中集成了CPU(中央处理器)、RAM (数据存储器)、ROM(程序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和多种功能的I/O(输入和输出)接口等一台计算机所需要的基本功能部件,从而可以完成复杂的运算、逻辑控制、通信等功能。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主要集合了串口电路、USB接口电路、蜂鸣器与继电器电路、AD&DA转换电路、数码管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和4*4矩阵键盘等电路。
如下介绍几种简单的电路设计。
下图是本次设计的的几个有关电路图总体框图:
图2-1 总体设计框图
2.2 各电路的原理分析
2.2.1晶振电路+按键复位电路设计
图2-2
2.2.2串口电路设计
51系列单片机片有一个串行I/O端口,通过引脚RXD(P3.0)和TXD(P3.1)可与外设电路进行全双工的串行异步通信。
8051单片机的串行端口有4种基本工作方式,通过编程设置,可以使其工作在任一方式,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要。
其中,方式0主要用于外接移位寄存器,以扩展单片机的I/O电路;方式1多用于双机之间或与外设电路的通信;方式2,3除有方式l的功能外,还可用作多机通信,以构成分布式多微机系统。
串行端口有两个控制寄存器,用来设置工作方式、发送或接收的状态、特征位、数据传送的波特率(每秒传送的位数)以及作为中断标志等。
在一定条件下,向阳UF写入数据就启动了发送过程;读SBUf就启动了接收过程。
串行通信的波特率可以程控设定。
在不同工作方式中,由时钟振荡频率的分频值或由定时器Tl的定时溢出时间确定,使用十分方便灵活。
串口电路设计主要是采用RS232与上位机PC相连,驱动串口电路则使用MAX232芯片进行设计,电路设计如图2-3所示。
图2-3串口电路设计
2.2.
3.蜂鸣器设计
蜂鸣器一般作为报警功能使用,结构比较简单,使用起来很方便。
蜂鸣器设计电路如图2-2-2所示。
图2-4 Bell设计电路
2.2.4.AD&DA转换器设计
AD转换器也就是模数(Analog to Digital)转换器,即将模拟量(如电压、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