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目录一、压力管道设计基本规定PGG13.1-2008 (3)二、压力管道设计、安装、检验相关标准、规范PGG13.2-2008 (5)三、压力管道图样绘制规定PGG13.3-2008 (8)四、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编制规定PGG13.4-2008 (12)五、压力管道设计基础数据采集规定PGG13.5-2008 (19)六、压力管道布置规定PGG13.6-2008 (24)七、压力管道材料选用规定PGG13.7-2008 (35)八、压力管道元件选用规定PGG13.8-2008 (45)九、压力管道支吊架设计规定PGG13.9-2008 (58)十、压力管道强度计算规定PGG13.10-2008 (73)十一、压力管道应力分析规定PGG13.11-2008 (75)十二、压力管道防腐、隔热规定PGG13.12-2008 (80)十三、压力管道其他规定PGG13.13-2008 (89)一、压力管道设计基本规定PGG13.1-20081.1 总则1.1.1 本规定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制定。

1.1.2 本规定适用于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42MPa的工业金属压力管道及非金属衬里的工业金属压力管道的设计。

非压力管道的设计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1.1.3 本规定不适用于GB/T20801.1-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1部分:总则第1.4条规定的管道范围。

1.1.4 压力管道,是指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1.2 压力管道类别、级别划分1.2.1 GA类(长输管道)长输(油气)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之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划分为GA1级和GA2级。

GA1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1级:(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4.0MPa的长输管道。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6.4MPa,并且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地、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00km的长输管道。

GA2级:GA1级以外的长输(油气)管道为GA2级。

1.2.2 GB类(公用管道)公用管道是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划分为GB1级和GB2级。

GB1级:城镇燃气管道。

GB2级:城镇热力管道。

1.2.3 GC类(工业管道)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划分为GC1级、GC2级、GC3级。

GC1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1级:(1)输送GB5044-85《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规定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高度危害气体介质和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高度危害液体介质的管道。

(2)输送GB50160-1999《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包括液化烃),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4.0MPa的管道。

(3)输送流体介质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0.0MPa,或者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4.0MPa,并且设计温度大于或等于400℃的管道。

GC2级:除GC3级管道外,介质毒性危害程度、火灾危险性(可燃性)、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小于GC1级管道,都属于GC2级压力管道。

GC3级:输送无毒、非可燃流体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者等于1.0MPa,并且设计温度大于-20℃但是小于185℃的管道。

1.2.4 GD类(动力管道)火力发电厂用于输送蒸汽、汽水两相介质的管道,划分为GD1级、GD2级。

GD1级:设计压力大于等于6.3MPa,或者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

GD2级:设计压力小于6.3MPa,且设计温度小于400℃的管道。

二、压力管道设计、安装、检验相关标准、规范PGG13.2-20082.1 总则2,1.1 本规定包括:压力管道设计、安装、检验应当遵循的标准或规范。

2.1.2 本规定为压力管道设计、安装、检验应当遵循的标准或规范(或引用的有效文件),各项目的管道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2.1.3 设计所采用的压力管道设计标准应当在设计合同及设计说明书中进行明确规定,设计安装、检验要采用统一发布的配套标准。

2.2 法规性文件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412号《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劳部发[1996]140号《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及监察规定》2.3 与设计有关的标准或规范TSG 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GB/T20801.1~6-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1~6部分》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局部修订条文及条文说明)GB5044-19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19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QBJS34-2005《轻工业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编制内容深度规定》GB50264-199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9-2003《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1991《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1-1991《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41-2008《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77-2005《氢气站设计规范》GB50049-94《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T50265-97《泵站设计规范》CJJ34-2002《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GB/T17395-2008《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HG20553-93《化工配管用无缝及焊接钢管尺寸选用系列》GB/T12771-2000《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14976-2002《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HG20537.1~4-92《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选用规定》《管壳式换热器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技术要求》《化工装置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技术要求》《化工装置用奥氏体不锈钢大口径焊接钢管技术要求》GB/T8163-1999《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3087-1999《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1995《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T3091-2008《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12459-2005《钢制对焊无缝管件》HG20592~20635-1997《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GB/T12224-2005《钢制阀门一般要求》GB/T12241-2005《安全阀一般要求》GB/T12777-1999《金属波纹管膨胀节通用技术条件》GB/T14525-1993《波纹金属软管通用技术条件》GB/T14626-1993《锻钢制螺纹管件》GB/T17116.1~17116.3-1997《管道支吊架》GB/T19672-2005《管线阀门技术条件》GB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HG/T20519-1992《化工工艺设计施工图内容和深度统一规定》HG/T20549-1998《化工装置管道布置设计规定》HG/T20679-1990《化工设备、管道外腐设计规定》HG/T21587-1994《管道减振器》GB6479-2000《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GB9948-2006《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SH/T3040-2002《石油化工伴管和夹套管设计规范》SH/T3054-2005《石油化工厂区管线综合设计规范》SH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JB/T74~90-1994《管路法兰及垫片》JB/T8130.1~8130.2-1999《弹簧支吊架》《石油化工装置工艺管道安装设计手册》《化工设备设计手册》4 与安装及检验有关的标准或规范《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GB50235-19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19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02《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20225-1995《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SBJ12-2000《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L5007-19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31-199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T5047-19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三、压力管道图样绘制规定PGG13.3-20083.1 总则3.1.1 本规定包括:压力管道图样绘制规定。

3.1.2 本规定为压力管道图样绘制的规定、各项目的压力管道设计图样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非压力管道设计图样也应参照本规定执行。

3.2 图样3.2.1 图纸的幅面及格式。

3.2.1.1 图纸幅面及格式应符合GB/T14689《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的规定。

3.2.1.2 常用幅面:一般为A0、A1、A2、A3、A4,加长宽幅面尽量不用。

3.2.2 图样比例图样的比例应符合GB/T14690《技术制图——比例》的规定。

3.2.3 图线3.2.3.1 所有图线都要清晰光洁、均匀,宽度应符合要求。

平行线间距至少要大于1.5mm,以保证复件上的图线不会分不清或重叠。

3.2.3.2 图线宽度图线宽度分三种:粗线、中粗线、细线。

其宽度应符合GB/T17450《技术制图图线》的规定。

注:凡界区线、区域分界线、图形分界线的图线宽度均用0.9mm 。

3.2.4 文字、符号、代号 3.2.4.1 字体应符合GB/T14691《技术制图字体》规定,采用下列字体。

(1)文字、汉字为仿宋体,拉丁字母(英文字母)为B 型直体。

(2)阿拉伯数值为B 型直体1、2、3……(3)放大图序号为B 型直体罗马数字Ⅰ、Ⅱ、Ⅲ……(4)剖视图、向视图符合以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 向、A-A 、B-B 等。

3.2.4.2 文字、符号、代号的字体尺寸应符合GB/T14691的规定。

3.2.4.3 文字、符号、代号的标注(1)文字的标注:应清晰简洁,标点符号合适,句子通顺,意思准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