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景观美学设计浅析(论文)

桥梁景观美学设计浅析(论文)

桥梁景观美学设计浅析摘要:人类对桥梁造型美的探索、人类对桥梁建筑与环境协谐美的追求、以及人类关于桥梁景观“美”的理念,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因此,便产生了源远流长的桥梁文化、桥梁艺术、桥梁美学。

根据桥梁景观研究、设计、建设经验,探讨了桥梁景观建设中的理论问题以及桥梁景观设计的目的、作用,其中包括基本概念、景观设计原则、程序、景观设计与结构设计的统一、桥梁景观与桥梁美学的差别及桥梁景观的美景评价等;并阐述了我国目前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说明了如何做好景观设计的步骤及建议,以期望能促进桥梁美学价值和景观功能的提升,满足人们的观赏愿望。

关键词:桥梁美学造型设计形态艺术Analysis of bridge aesthetics designAbstract:Human exploration of the bridge, beautiful human bridge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al co good pursuit, as well as human on the bridge landscape "beauty" concept, can be traced back to ancient times. As the source, has produced a cultural bridge, bridge, bridge aesthetics and art.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bridge landscape design, research, construction,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problems of bridg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the bridge landscape design objective, function, including the basic concept,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 program, unified, bridge landscape with bridge Liang Meixue's difference and Bridge scenic beauty evaluation and expounded; the present bridge landscape design present situation, explains how to do a good job steps and suggestions of landscape design, the bridge to promote the aesthetic value and landscape functions in the hope of promotion, satisfy people's viewing desire.Keywords: bridge aesthetics design art目录引言 (1)第一章.绪论 (4)1、背景 (4)第二章.桥梁景观美学要点 (4)2.1、桥梁景观美学的特点 (4)2.2、桥梁景观美学的技术特性 (5)2.3、桥梁景观美学的时代特性 (5)第三章.中外桥梁景观美学设计的历史进程 (5)3.1、我国古代桥梁景观美学设计的历史进程 (5)3.2、国外桥梁景观美学设计的历史进程 (7)第四章.桥梁景观与景观美学设计 (9)4.1、桥梁景观与美学设计的目的 (9)4.2、桥梁景观与美学设计的用 (10)4.2.1、桥梁景观设计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 (10)4.2.2、桥梁景观设计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现 (10)4.2.3、桥梁景观设计是人们时代精神与审美特征的体现 (10)4.2.4、桥梁景观设计是不同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体现 (11)4.3、桥梁景观设计原则 (11)4.3.1、体现桥梁本身的原则 (11)4.3.2、保证桥梁使用功能要求的原则 (11)4.3.3、质量、安全第一原则 (11)4.3.4 、以桥梁结构作为载体的景观建设项目 (12)4.3.5 、桥位周边景观是实施景观 (12)4.3.6、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原则 (12)4.3.7、尊重民风民俗并与文化背景相和谐的原则 (12)4.3.8、现代桥梁美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3)4.4、我国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 (13)4.5、桥梁景观设计构想 (14)第五章. 桥梁景观与桥梁美学的差别和评价 (16)5.1、桥梁景观与桥梁美学的差别 (16)5.2、桥梁景观的观赏属性与美学评价 (17)第六章.结语 (18)参考文献 (19)第一章.绪论1.背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是跨越障碍的通道。

一座桥,连接的是过去与未来,陌生和熟悉;连接的是野蛮与文明,梦想和归宿。

当人们对其功能目的满足时,对其美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桥梁景观设计顺应了人们对其美学的要求,桥梁景观设计就是通过工学与美学、抽象与形象的结合来实现的。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诗,那么桥梁景观美学设计则无疑是这些瑰丽的诗篇中最为潇洒写意的一笔。

桥梁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满足实用功能要求的工程结构物,他还常作为建筑艺术实体得以长久地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

一座兼具实用功能与艺术审美的桥梁,既能够显示出一个国家的先进技术与生产工艺水平,更反映出时代精神和当代人的创造力。

桥梁结构在桥梁景观美学建设中的“载体功能”应用得更为广泛,它表现为结合桥型特点及桥位地形地物特点,对桥梁进行装饰性艺术创造,以充分展现桥梁的美学效应。

如现代化桥梁中广泛应用的灯饰夜景、涂装色彩等。

在灯饰夜景中,灯光已不再是照明设施,而成为展示桥梁造型魅力的载体。

桥位周边环境在景观建设中的“主体功能”表现为结合环境特点进行的景观建设。

如在特大型桥梁周边修建观景台、观景餐厅、摄影点、桥梁展览馆、博物馆、海滨浴场、休闲娱乐场所等等。

我认为桥梁景观与美学的研究和思考是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探索和发展,然而古典美学和近现代美学的结合恰恰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于今而言,科学发展就要人与自然和谐,桥梁景观没学的设计研究就更为重要。

第二章.桥梁景观美学要点2.1、桥梁景观美学的特点对于造型符合美学规律的组织与优化一直是那些懂得桥梁结构规律的建筑师的行为,到上个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认识到桥梁设计在景观美学方面要考虑很多方面,如关心桥梁对城市的影响,关心桥梁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性建筑的标志意义。

桥梁景观美学上升到既懂得桥梁又懂得景观美学的专业人士的需要。

2.2、桥梁景观美学的技术特性桥梁不能一味盲目地追求景观美学,首先是解决通行功能,并在技术与经济之间的优化,这是桥梁设计施工规范的基本要求,因此,桥梁景观美学设计必须符合桥梁功能,经济要求,并以此为原则对景观美学构成元素进行景观美学调整,比如桥梁的景观美学比选,桥体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桥梁选线与城市或地形地貌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的防腐涂装与城市整体色彩中的联系等。

桥梁景观美学的这种以功用与技术为重的特点即为技术景观美学特性,但当景观美学价值有明显优势而功能得以满足,技术可行的情况下,有时经济因素还可向后靠,如风景区的桥梁或城市桥梁结构要害之桥梁等。

因此,桥梁景观美学设计的某些关联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会有不同的。

2.3、桥梁景观美学的时代特性目前,桥梁的选择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特性,时代性有一层重要的含义既是“新”,如新的事物,新的发展,新的现象,新的景观,新知识,新文化,新科技等,均表现出了时代特性,桥梁结构技术的科学特征及桥梁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桥梁景观美学产生深刻的时代烙印的主导因素。

由于桥梁在城市中的战略性地位,使桥梁景观美学成为城市的视觉识别要点。

这是桥梁景观美学对时代的表述延伸,因此,把握好景观美学的这种特点并恰如其分在城市中发挥是我们在桥梁景观美学设计中需要重视。

第三章.中外桥梁景观美学设计的历史进程3.1我国古代桥梁景观美学设计的历史进程在古代建筑包括桥梁建筑在内,并没有技艺和艺术之分,因而当时的桥梁建造者融技术和艺术于一身,既是设计者也是建造者,像李春与赵州桥,他既是设计者又是建造者。

在我们中国古代,有着熟练技艺的工人被称之为“匠”,比如说被我们熟知的鲁班,李春。

谈到李春,就不得不说他设计并建造的赵州桥了,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它是世界桥梁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桥梁艺术史上的结晶,浓缩了中国古代工匠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割圆拱弧,其大拱叠小拱的造型构思巧妙,结构独特,看上去熊伟中透出秀气,稳重中犹见轻盈,如“初日出云,长虹卧涧”,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3-1赵州桥此后在我国的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建造了很多著名的桥梁,如建于中唐时代的宝带桥,是现存最长的多孔薄墩连拱桥,巧夺天工。

北宋年间建成的洛阳桥,是我国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据史料记载,初建时桥长三百六十丈,宽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两旁。

造桥工程规模巨大。

结构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四海。

洛阳桥的建造,是对世界桥梁科学的一大贡献。

由于当时洛阳江潮狂水急,“水阔五里”、“深不可址”,桥基屡被摧毁。

造桥工匠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就是沿着桥的中轴线抛置大量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堤,然后在上面建造船形墩。

同时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妙法,把一条条重达数吨的大石板架在桥面上。

他们又在桥下养殖大量牡蛎,把桥基涵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

这就是造桥史上最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

洛阳桥的建成表明当时我国的桥梁建设水平已经处于世界当时相当高超的水平。

图3-2洛阳桥到了近代,我国又建设了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横贯钱塘南北,是连接沪杭甬、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

钱塘江的建成打破了外国人认为“钱塘江水深流急,不可能建桥”的预言。

为中国人民长了志气。

雄伟壮丽的大桥,抒发出中华儿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豪情壮志,而铭刻其中的“殚精竭智千日功,通车之日却炸桥”的扼腕痛心却使国人永志难忘。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又建立了南京长江大桥,它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连通市区与浦口区,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