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成果汇报材料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成果汇报材料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成果汇报材料目录摘要 (1)一、背景与需求 (1)(一)XX市基本情况 (1)(二)问题与需求 (1)1、信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1)2、城市治理能力不够智能 (1)3、信息化与经济发展不紧密 (2)4、服务社会便民惠民不足 (2)二、主要开展的工作 (2)三、典型民生服务 (3)(一)智慧供热 (3)1、向科技要生产力,解决老大难问题 (4)2、智能化控制,效益明显 (4)(二)XX市民网 (5)1、让信息多跑路,让市民少跑腿 (6)2、智慧新XX,网上新家园 (6)3、微观解疑难,政民沟通新平台 (6)4、用户实名认证,安全有保障 (7)5、服务渠道多元化,市民使用更便捷 (7)6、政企合作,市场化运营 (7)(三)00001居家服务呼叫中心 (7)1、居家养老,普惠服务运营新模式 (8)2、灵活的救助终端,方便老人使用 (8)3、关键时刻施救更科学、更及时 (9)4、特色的关怀服务,更贴心 (9)(四)智慧食安 (10)1、联合执法,常态监管 (10)2、全程监管可追溯 (11)3、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11)四、经验与成效 (12)(一)工作机制的确立 (12)(二)资源整合 (14)1、语音整合 (14)2、视频整合 (14)3、政务网站整合 (15)4、移动APP (15)5、自助终端整合 (15)6、项目整合 (15)(三)市域一体化建设 (15)1、顶层设计统筹规划 (16)2、各区市电子政务资源统一整合到XX云计算中心 (16)3、支撑主体企业子母公司 (16)4、项目延伸 (16)(四)本地企业所发挥的关键支撑作用 (16)四、智慧XX下一步工作目标 (18)智慧城市,幸福XX摘要XX智慧城市建设以改善民生、服务百姓为核心,在民生、城市建设、生态建设、文化教育以及政务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多项城市智慧化的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智慧XX致力于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成立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智慧办;市智慧办担当起“城市CIO”的角色,规范项目审批流程;创新性地提出和推进智慧XX“市域一体化建设”,智慧城市顶层规划全市统筹,各区市的规划与市规划相统一、相衔接;全市域政务资源整合,取消区市一级电子政务机房,全部入驻到“XX云计算中心”;智慧城市项目全市域统筹,避免重复建设;本地国有公司作支撑,推进PPP建设模式,政府购买服务落地实处;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缓解财政资金压力,实现双赢。

一、背景与需求(一)XX市基本情况XX市位于XX省最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XX省相对,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是距离韩国最近的城市,西与XXXX 接壤。

总面积5797平方公里,辖XX区、XX区、XX市、XX市,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常驻人口 280 万。

20XX年GDP实现 279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 1020 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0.79亿元。

XX是第一批中国沿海开放城市,综合经济实力 50强和投资硬环境 40优城市,是中国最大的海产品生产基地,国家卫生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文明城市。

(二)问题与需求XX经济基础较好,各项人均指标位居XX省前列,多项城市治理应用系统起步较早。

随着新的ICT技术不断涌现,市民对政府的期望越来越高,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1、信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尤其是国家提出互联网+、大数据应用的战略,对信息基础设施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不断更新完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

2、城市治理能力不够智能虽然建设了很多业务系统,但在城市治理方面不够智能化,尚未建成支撑政府决策的大数据平台系统,需要不断升级完善,提高信息化在城市治理方面的水平。

3、信息化与经济发展不紧密信息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结合不够密切,需要进一步挖掘信息化拉动经济发展的潜力。

4、服务社会便民惠民不足市民对政府的期望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打造服务型政府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渠道和形式。

二、主要开展的工作经过近三年的努力,XX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基于已经建成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完成了数字城建档案馆,实施了智慧燃气、智慧供热、智慧水务和智慧供电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服务质量显著提高,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在城市生态方面,完成了智慧环保、智慧林业等项目规划,智慧旅游一期工程实施完毕,平安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安全指数居全国前列。

在产业发展方面,围绕着国家级计算机外设产业园、XX省智慧产业试点园区、XX省数字出版基地和临港国际物流园,发展智慧产业,促进园区经济发展。

20XX年10月,XX市与团中央指导下,启动XX市政府数据开放创新创业大赛,以免费开放政府数据资源的方式,支持中小企业互联网+、大数据业务的发展。

在民生领域,政府打造的为民提供融合服务的平台——XX市民网于20XX年10月上线运行,搭建起了政府和市民沟通的桥梁;市民卡于20XX年四季度开始发卡,实现网、卡合一,线上线下相结合;00001居家呼叫服务中心成为提供社区服务、居家养老、应急救助的社区服务机构,00001成为市民可信赖的便民服务热线;智慧交通将城市拥堵率下降18%,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智慧公交已在100%的运营线路和车辆上,实现了集中调度运行,为市民提供了无线WIFI、手机APP服务、有线电视服务以及设立电子站牌等,公交出行效率得到改善,群众满意度提高。

在文化教育领域,实施了数字新农村项目,启动了智慧教育、智能图书馆(含24小时在线图书馆)等项目,建设了智慧城市展厅,向市民宣传、推广智慧城市概念,体验智慧生活场景。

在政务领域,建设了云计算中心和电子政务云平台,将全市(含各区市)电子政务资源进行整合,统一入驻云中心,交由专业的运维团队提供服务,信息安全得到了保障,降低了运营费用。

三、典型民生服务(一)智慧供热供热是北方城市非常重要的民生保障。

XX市集中供热启动较早,实现了市区建成区全覆盖。

但是已经建成的供热系统,热源、管网、用户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热源端只管供热,用户端冷热不均,大量热量浪费在输配过程中,没有有效地传输到户内,造成“供热企业敞开口子供热,有的用户开窗散热、有的用户裹被子”现象,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冷热不均,用户意见很大。

1、向科技要生产力,解决老大难问题企业经营承受巨大压力,提价的要求老百姓不同意,政府也不支持,政府还希望提高供暖的满意度。

怎么办?最终市热电集团决定向技术要生产力,提高供热企业信息化管控水平,内部挖潜,降低企业成本,解决冷热不均的老大难问题。

20XX年,智慧供热管理平台启动建设。

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以及供热运行的大数据、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各环节信息共享,实现供热系统全面透彻的信息化管理,智能融合的热源生产能力、管网输配能力和随气象参数变化等用户热负荷供需平衡在线模拟分析和评估,供热系统按模拟评估结果对各级热网统一智能调节,同时对热网改、扩建提供科学依据,达到“按需供热、按需用热”,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建立热源、一级网、换热站、虚拟站、二级管网、楼栋热力入口、室内供热等信息系统,通过有线、无线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热负荷预测、热力平衡计算分析、虚拟工况热网水力分析计算模拟,并实时进行热网远程智能优化运行调节控制。

2、智能化控制,效益明显通过改造,实现了远程控制,用户供热质量显著提升,实现达标供热,改变过去盲目烧锅炉、盲目送热、用热的状况,供热能源最大程度的集约化、减量化和标准化用热。

“智慧供热系统是具有人‘大脑’一样的高级综合能力的系统,它包含有:感知、记忆、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决定等多种能力,调度控制中心能对整个集中供热热网的运行参数实现全网掌控、调节、计算、分析,可实行集中供热系统的动态智能平衡调节。

”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来看,智慧供热平台建成后,减少运行管理人员65人。

一个采暖期可节约标煤约8.6万吨。

年实现利税7148万元,工程投资回收期为3.27年。

节能量在28%,扣除建筑节能改造的贡献量,测算下来节能量在15%以上。

在总耗能不变、保证供热达标条件下,可新增供热面积近600万平方米,相当于新建了一座400吨容量的锅炉房,减少热源投资1.2亿元。

一个采暖期减排二氧化碳21.12万吨、二氧化硫1419吨、氮氧化物1341吨、烟尘825吨。

从节能效果和资源节约情况来看,20XX~20XX年,对辖区内1500万平方米的居民采暖用户实施了智慧供热,平均热耗由40.2瓦/平方米降至28.9瓦/平方米;年耗热量由0.50吉焦/平方米降至0.36吉焦/平方米(XX供热天数145天);单位面积标煤耗量由17.1公斤/平方米降低到12.3公斤/平方米,节能约28%。

二级网单位面积循环水量,由5 升/小时•平方米降至3升/小时•平方米左右,由此节电1.5-2千瓦时/平方米。

社会效益方面,供热系统运行按照室内温度22度左右的需热量的目标值进行热量分配,这样用户室内温度基本上均控制在22度左右,用户满意度大为提高。

(二)XX市民网XX市民网是XX智慧城市、信息消费和信息惠民城市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

以“实名制”为基础,旨在全面整合政务、公共、便民服务资源,主动向市民推送交通、医疗、社保、教育、旅游、住房、就业等各类信息,为市民提供全方位、主动式、精准化、个性化、一站式的融合服务,创新服务模式,是政府为民服务、政民互动的新平台。

XX市民网于20XX年10月18日上线试运行,一年来,访问量超过170万人次。

1、让信息多跑路,让市民少跑腿以往市民需要办理证照等,都需要跑到市民服务中心办理。

现在在XX市民服务中心窗口可以办理的事项,已全部对接到市民网,市民足不出户,就可提前了解办理程序、所需材料,网上办理材料预审,减少市民来回跑腿的麻烦。

全市政府部门和公用事业单位通过市民网对市民提供服务,逐步形成“一个政府,一个窗口”,助力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打造多元投入的信息消费发展环境。

2、智慧新XX,网上新家园以市民为中心,围绕个人日常生活事务,从水、电、燃气在线缴费,到公交车实时查询等场景式服务,真正打造起了市民网上新家园。

点开“旅游资讯”栏目,XX周边采摘旅游攻略、特色渔家乐盘点等服务信息,清晰明了地呈现在眼前。

市民外出游玩时,还可查询市区大部分公共厕所的位置。

3、微观解疑难,政民沟通新平台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对政府有何意见和建议,均可通过市民网进行反馈,还可粘贴照片、影像等证据材料。

市民提出的问题,均由市民网提交给市长信箱和市长公开电话,由政府办将问题转给责任部门,限期内予以回复,且回复意见也通过市民网进行公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