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杆埋深标准

电杆埋深标准

电杆埋深标准
本文目录一览1,国家标准电线杆栽多深电线杆总长的1/6,例如:12米杆乘以1/6=2米;15米杆乘以1/6=2.5米
2,电杆埋设深度和杆坑的标准是什么答:35 kV及以下的架空线路多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士电杆,电杆的埋设深度一般应根据有关规程和当地的土壤地质条件来确定。

为了简化计算在一般的土壤地质条件下,埋深可按杆长的1/6左右来考虑。

此外,也可根据表5--3决定。

5--3对杆坑一般有以下要求 (1)挖杆坑时.若坑基土质不良可挖深后换好土夯实,或加枕木。

(2)坑底要踏平夯实,分层埋土也要夯实多余土要堆积压紧在电杆根部。

(3)挖坑时.应注意地下各种工程设施.如地下电缆、地下管道等,应与这些设施保持一定的距离。

(4)土质松软的地段,要采取防止塌方措施。

3,水泥电杆坑深度标准怎么定经验数值,也符合安装规范要求,就是杆长的15%+300毫米。

例如:10米长电线杆,埋深1.8米;15米杆,埋深2.5米。

6米杆埋深1.2米。

答:35 kv 及以下的架空线路多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士电杆,电杆的埋设深度一般应根据有关规程和当地的土壤地质条件来确定。

为了简化计算在一般的土壤地质条件下,埋深可按杆长的1/6左右来考虑。

此外,也可根据表5--3决定。

5--3对杆坑一般有以下要求(1)挖杆坑时.若坑基土质不良可挖深后换好土夯实,或加枕木。

(2)坑底要踏平夯实,分层埋土也要夯实多余土要堆积压紧在电杆根部。

(3)挖坑时.应注意地下各种工程设施.如地下电缆、地下管道等,应与这些设施保持一定的距离。

(4)土质松软的地段,要采取防止塌方措施。

4,电线杆杆基埋入地下深度按规定必须达到电杆长度六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
规程 DL/T 601—1996 8.16 电杆的埋设深度,应进行倾覆稳定验算,单回路的配电线路,电杆最小埋设深度见表5。

表5 电杆的最小埋设深度m 杆高 8.0 9.0 10.0 11.0 12.0 13.0 15.0 18.0 埋深 1.5 1.6 1.7 1.8 1.9 2.0 2.3 2.6~3.0 遇有土松软、流沙、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时,应做特殊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5,10KV高压电线杆的埋深是多少电杆与拉线地锚坑的埋深、要求电杆的埋深要求为: 6m杆普通土埋深1.2m,石质1.0m; 7m杆普通土埋深1.3m,硬土1.2m,水田、湿地1.4m,石质1.0 m; 8m杆普通土埋深1.5m,硬土1.4m,水田、湿地1.6m,石质1.2m; 9m杆普通土埋深1.6m,硬土1.5m,石质1.4m; 10m杆普通土埋深1.7m,硬土1.6m,
石质1.6m; 12m杆普通土埋深2.1m,硬土2.0m,石质2.0m;拉线地锚坑的埋深:普通土埋深1.4m,硬土1.3m,水田、湿地1.5m,石质1.1m。

电杆埋深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杆路建设电杆埋深不够及松土地段,需装设卡盘;在土质松软处角深大于5m旦鱼杆、终端杆、分线杆、跨越杆、长杆档杆的杆底均应加垫底盘;上述电杆在石质土及坚石地带可不装卡盘、底盘或固根横木。

河滩及塘边杆根缺土的电杆,应做护墩保护。

在路边易被车辆碰撞的地方立杆,应加设护杆桩,加高为40-50cm。

架空光缆沿线设置标志牌,尺寸为的铝制片,每隔300m间距点,加挂标志牌,标志牌牢固固定于钢绞线上,面对观看方向。

钢线与其他线路交越时均须加设交越保护套,两侧各超出0.5m。

钢线架
设挂缆后应无明显垂度。

光缆吊线采用7/2.2镀锌钢绞线,挂钩采用25mm塑托挂钩,每隔50cm安装一只;吊线抱箍采用D144、D164、D184(根据不同杆径配置)单吊线抱箍,吊线与抱箍采用三眼单槽夹板固定,固定穿钉采用中16X60规格的有头穿钉。

杆路吊线架设应满足净距要求,在跨越主要公路缆路间
净距应不小于5.5m;跨越土路缆路间净距应不小于4.5m,跨越铁路缆路间净距应不小于7m。

电杆的埋深要根据杆高和地质条件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埋深=0.1*杆高+0.8埋深为杆高的1/6,看杆多高自己算一下10千户线路瓷瓶破裂,会导致线路的绝缘性能下降,有可能会发生电弧甚至发生接地故障,应予更换。

6,如何确定电杆的埋设深度各型电杆应按下列荷载条件进行计算:1最大风速、无冰、未断线。

2覆冰、相应风速、未断线。

3最低气温、无冰、无风、未断线(适用于转角杆和终端杆)。

各杆塔均应按以下3种风向计算杆身、导线的风荷载:1风向与线路方向相垂直(转角杆应按转角等分线方向)。

2风向与线路方向的夹角成60°或45°。

3风向与线路方向相同。

风向与线路方向在各种角度情况下,杆塔、导线的风荷载,其垂直线路方向分皿和顺线路方向分量,应符合GB 50061的规定。

杆塔的风振系数β,当杆塔高度为30m以下时取1.0。

风荷载档距系数α,应按下列规定取值:1风速20m/s以下,α=1.0。

2风速(20~29)m/s,α=0.85。

3风速
(30~34)m/s,α=0.75。

4 风速35m/s及以上,α=0.7。

配电线路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应采用定型产品。

电杆构造的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配电线路采用的横担应按受力情况进行强度计算,选用应规格化。

采用钢材横担时,其规格不应小于:∠63mm×∠63mm×6mm。

钢材的横担及附件应热镀锌。

拉线应根据电杆的受力情况装设。

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宜采用45°。

当受地形限制可适当减小,且不应小于30°。

跨越道路的水平拉线,对路边缘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

拉线柱的倾斜角宜采用10°~20°。

跨越电车行车线的水平拉线,对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9m。

拉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其截面应按受力情况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25mm2。

空旷地区配电线路连续直线杆超过10基时,宜装设防风拉线。

钢筋混凝土电杆,当设置拉线绝缘子时,在断拉线情况下拉线
绝缘子距地面处不应小于2.5m,地面范围的拉线应设置保护套。

拉线棒的直径应根据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16mm。

拉线棒应热镀锌。

腐蚀地区拉线棒直径应适当加大2mm~4mm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腐措施。

电杆基础应结合当地的运行经验、材料来源、地质情况等条件进行设计。

电杆埋设深度应计算确定。

多回路的配电线路验算电杆基础底面压应力、抗拔稳定、倾覆稳定时,应符合的规定。

多回路的配电线路验算电杆基础底面压应力、抗拔稳定、倾覆稳定时,应符合的规定。

现浇基础的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C15级,预制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级。

采用岩石制做的底盘、卡盘、拉线盘应选择结构完整、质地坚硬的石料(如花岗岩等),且应进行试验和鉴定。

配电线路采用钢管杆时,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定。

电杆长度应根据电杆最上层横担距杆尖的距离(l1)、横担与横担之间的距离(l2)、导线的最大弧垂(l3)、导线对地面允许的最小垂直距离(l4)以及电杆的埋设深度(l5)等因素确定。

如果用l代表电杆长度,则l=l1+l2+l3+l4+l5。

电杆埋设深度应根据电杆的长度、承受力的大小和土质情况来确定。

一般为杆长的1/6,但最浅不得小于1.5m;变台杆不应小于2m。

一般电杆埋设深度如下表所示。

7,15米电线杆埋深是多少电线杆的埋深是有标准要求的,15米杆普通土埋深
2.3m,硬土2.2m,石质2.2m。

电杆埋深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杆路建设电杆埋深不够及松土地段,需装设卡盘;在土质松软处角深大于5m旦鱼杆、终端杆、分线杆、跨越杆、长杆档杆的杆底均应加垫底盘。

上述电杆在石质土及坚石地带可不装卡盘、底盘或固根横木。

河滩及塘边杆根缺土的电杆,应做护墩保护。

在路边易被车辆碰撞的地方立杆,应加设护杆桩,加高为40-50cm。

扩展资料:电线杆制作工艺水泥电线杆分为预应力和非预应力电线杆两种。

工艺流程:◆ 钢筋加工和钢筋笼制作:钢筋冷拔,切断,弯曲和绑扎◆混凝土配料、搅拌系统:混凝土配料与搅拌◆ 电线杆成型:离心发成型圆形电杆
(需要离心机、模具和布料机等设备),或震动成型其它类型电杆(需要布料机、震动台、模具等设备)◆ 蒸汽养护:新成型电杆带摸静停一段时间,进入蒸汽养护室,养护几小时◆ 脱模和养护:电杆带模出养护室,脱模,清模,脱模的电杆继续保湿或泡水养护一段时间模具的投资较大,生产效率决定于模具周转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