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敷设施工方案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电缆敷设方案一、工程概况1.本方案覆盖范围包括新航站楼内部供电系统所有高低压电缆、控制电缆,不含机位用电及11万伏变电站进线电缆,由于现场情况复杂,只能采用人力敷设。
本工程所有电缆均为甲方采购。
2.本工程开闭所对各变电站、变电站对以下各级配电机构的供电主要依靠电缆实现。
开闭所至各变电站采用韩国进口的高压电缆;各变电站至各强电小间及各机房,发电机房至各变电站及消防泵房,除部分采用封闭母线外,绝大部分采用国产低压电缆;开闭所至各变电站以及XXX内部还有部分联络用控制电缆。
除开闭所进线电缆为供电局施工外,上述所有电缆均为**施工。
3.由于本工程对供电的品质及连续性要求很高,因此所用电缆标准均高于一般工程。
出于环保的考虑,从开闭所到变电站所用的高压电缆主要为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电缆,从各变电站引出的低压电缆也均为聚乙烯电缆;由于本工程所要求的消防等级较高,因此所用高压电缆、低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均为阻燃型,部分重要负荷,为达到在火灾情况下能正常工作30分钟的要求,除使用耐火型桥架外,还选用了更高等级的耐火型电缆;从变电站至各弱电机房的电缆,为了降低外界干扰对所传输的信号产生的影响,采用了ZR-YJY-T型电缆,即在一般四芯电缆的基础上,在四根芯线的外面增加了一圈同心细铜线,作为第五芯接地线。
4.主要工程量:高压电缆米低压电缆米控制电缆米1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阻燃密封套约4530套低压阻燃热缩头约3150套高压热缩头约112套低压电缆接线端头个中间头缺资料不含)二、编制依据1.电气安装图集(华北标办);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96);3.XXX有关要求;4.XXX提供的施工图纸(截至98年4月30日);5.**国际机场新航站楼的有关洽商(截至98年4月30日);6.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
三、施工组织1.本工程电缆敷设数量大,高空功课多,且要求的工期短,因此由总指牵头,各参施公司加入,成立专门的电缆敷设协调小组,专人组织,统筹协调。
2.本工程电缆敷设位置主要是在地下室及强电小产间的竖井内,此部合作作主要由三个参施公司完成,其合作主要依据供电区域的划分、原有施工义务及区域的划分,即:开闭所至各变电站的高压电缆均由装置公司负责施工;各变电站至各强电小间及各机房的电缆,I段由五公司负责施工,II段由装置公司负责施工,III段由二公司负责施工;各小间及机房向下级用户供电的电缆,由负责施工各下级用户的单位负责施工。
2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电缆敷设条件1)所有电缆桥架应全部安装结束并贯通,小间和变电站支吊架安装完毕。
2)电缆沟、夹层、小间本地坪、抹面工作完毕,门、窗、锁应装置齐全。
3)电缆敷设后,不克不及再进行的建筑工程工作应结束。
4)电缆敷设的路线应通畅。
5)所有高低压电缆、控缆应运到现场并按要求检查合格。
6)敷设机具、材料、人员全部到位。
7)变电站、开闭站、小间高低压柜全部就位。
4.由于部分电缆比较长,敷设过程中采用对讲机进行联络。
5.电缆敷设分高压电缆敷设、低压电缆敷设及控制电缆敷设。
高压电缆以开闭站为中心,分别敷设至各变电站,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高压电缆每轴500米左右,实际电缆需要长度不止此数,最长达1130米左右,因此需根据现场情况增加中间头。
6.低压电缆以各变电站为中心,分别敷设至各小间、机房,敷设前应对电缆路径及敷设顺序做整体考虑,尽量减少交叉。
敷设原则为首先敷设大截面电缆,再敷设小截面电缆。
7.掌握电缆从各变电站至开闭站,发机电房至开闭站,各变电站至发机电房,按系统分别敷设。
8.主要施工机具施工平台350架安全带500根对讲机10部3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放线炮车(7吨)2座千斤顶10个钢轴20根压线钳10个喷灯20盏照明碘钨灯120盏探照灯8座绝缘摇表(2500V)4块绝缘摇表(1000V)16块四、施工工艺与方法:1.施工流程材料、机具进场――桥架、小间等场所电缆敷设条件预检-技术交底-电缆敷设-电缆中间头制造-电缆终端头制安-标识固定。
2.电缆敷设前应了解每一条电缆的长度,根据甲方提供的各轴长度进行配盘,找出最佳组合,避免浪费并减少中间头数量。
3.电缆敷设前对各回路敷设电缆的各项参数进行交底。
按照电缆敷设线路进行预检,检查电缆型号、电压规格等项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应摇测电缆绝缘,高压电缆摇测绝缘用2500V摇表,低压电缆摇测绝缘用500V摇表。
4.电缆敷设采用人力敷设,由于电缆大部分集中在地下室,而且沿顶板敷设,所以必须加工大量施工平台,禁止施工人员站在梯子、电缆支架上敷设电缆。
电缆放线采用放线炮车和千斤顶轴杠两种形式,具体视敷设现场情况而定。
4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5.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不应敷设在同一托盘内。
6.电缆中间头、终端头制安。
中间头、终端头,采用热缩材料,接线端子为镀锡铜端子。
电缆头制作由经过培训、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必须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
终端头处,电缆要适当留有余量,一般留两个终端头的长度,以做备用。
7.终端头装置程序1)剥外护套;用电缆夹将电缆垂直固定,剥去外护套。
2)剥内垫层:在断口处保留20mm内垫层,其余剥除。
3)分芯线:摘去填充物,分隔芯线。
4)焊接地线:打光接地线焊区,用地线连通每相铜屏蔽层,并焊牢。
5)包绕填充胶:在三叉根部,形似橄榄状包绕,最大直径大于电缆外径约12mm。
6)固定手套:将手套套入三叉根部,由手套根部依次向两头加热固定。
7)剥铜屏障层:由手套指端量取55mm铜屏障层,其余剥除,保留20mm半导电层,其余剥除,清理绝缘表面。
8)固定应力管:套入应力管,搭接铜屏障层20mm,加热固定。
9)压接端子:按端子孔深加5mm剥去线芯绝缘,端部削成“铅笔头状”,压接端子。
在“铅笔头”处包绕填充胶,并搭接端子10mm。
10)固定绝缘管:套入绝缘管至XXX(管上端超出填充胶10mm)由根部起加热固定。
11)固定相色密封管:将密封管套在端子接受部位,先预热端子,由上端起加热固定,再将相色管套在密封附管上,加热固定。
户内头装置5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施工组织设想计划完毕。
12)固定密封管:将密封管套在端子接管部位,先预热端子,由上端起加热固定。
13)固定相色管:将相色管套在密封管上,加热固定,户外头安装完毕。
8.中直接头装置程序1)对直电缆:将两根电缆对直,重叠200-300mm,确定接头中心。
2)剥外护套:量取所需尺寸,剥去外护套,距断口50mm处绑扎线,其余剥除。
3)剥内护层及填充物:保留20mm内护层,其余剥去,并摘去填充物。
4)锯芯线:对正芯线,在中心点处锯断。
5)剥屏障层及半导层:自中心点向两头芯线各量300mm 剥去屏障层,保留20mm半导电层,清除绝缘体表面半导电质。
6)固定应力管:在两侧的各相上,套入应力管,搭盖铜屏蔽层20mm,加热固定。
7)套入管材:在开剥电缆较长一边套入护端头、密封套及护套管,每相芯线上套入绝缘管(2根)、半导管(2根)及铜网。
在短的一边套入护套端头及密封套。
8)压接连接受:在芯线端部量取1/2连接受长加5mm 切除绝缘体,由断口量取绝缘体35mm,削成30mm长的锥体,留5mm半导层,压接连接受。
9)缠半导带:在连接管上包半导电带,并与两端半导层搭接。
6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0)包绕填充胶:在两头的锥体之间包绕填充胶,厚度不小于3mm。
11)固定内绝缘管:将内绝缘管固定在两头应力管之间,由中间向两头加热固定。
12)固定外绝缘管:将外绝缘管套在内绝缘管的中心位置上加热固定。
13)固定半导管:将两根半导管套在绝缘管上,两头搭盖铜屏障层各50mm,依次由两头向中间加热固定。
14)安装屏蔽网及地线:用屏蔽网连通两端铜屏蔽层,端部绑扎焊牢。
用地线绕紧芯线,两端绑扎焊牢,并在两侧屏蔽层上焊牢。
15)固定金属护套:将两护套端与管部安装好,两端绑扎(绑扎长度不小于25mm)。
16)将密封套套在护套端头上,两端各搭盖管部和电缆外护套100mm,加热固定。
安装完毕。
9.电缆做好标识,并在始终端、拐弯、过楼层处及中间头处做好标识。
标牌内容要求写明线路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及起止地点。
标牌字迹清晰不易脱落。
五、质量保证步伐1.坚持质量第一及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管生产必须管质量,谁负责施工,谁对质量负责的原则。
所有施工过程必须按《电气工程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进行。
2.材料保证:材料部门,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要严把材料关,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主要设备及零部件要有出厂标牌,高压电气产品要选购有红证及两部认证厂家的产品,并带有长城标志,否则不得选用。
具7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有合格证的材料及零部件在使用前要抽测10%,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退换)。
3.制品保证:凡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及零件要加强保护,防止搬运中出现损伤现象。
装置完毕的设备部件要加强现场保护,防止落入大量尘土及外界损伤。
4.工序质量控制:严格质量管理,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实行质量责任制。
严格按标准进行施工,对工程质量全面控制,做好自检、互检、隐检和预检工作。
严格按施工规范和图纸施工,任何情况下不允许降低质量标准。
5.实行工序验收制,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必须对上一道工序进行验收,不符合验收标准下一道工序不能施工。
6.施工人员严格按照ISO9002标准填好各种记录表格。
7.高低压电缆为交联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不小于15倍的电缆外径;控制电缆弯曲半径不小于10倍的电缆外径。
8.敷设前要检查电缆的型号、规格是否与设想相同,外观是否有破损、扭曲、压扁、断裂等缺陷。
9.高低压电缆敷设前要摇测绝缘,做好耐压实验工作,并作记录,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的方可使用。
10.敷设电缆应先编制明细表,顺序施工,不得交叉、扭曲,不得损伤绝缘层,电缆应排列整齐,始末端应有标志,力缆和控缆应分开排列。
敷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电缆在地面上拖拉。
11.电缆终端头和接头制作时,应严格遵守工艺规程要求,并有防尘和防外来污物的措施。
终端头和接头必须一次完成,电缆头制作及二次配线应符合工艺要求。
力缆终端头和电缆接头外壳应有良好接地,接地线采8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施工组织设想计划用铜网线,截面不小于10mm2.12.导线与电器具连接时,10mm2以下的单股铜线,可直接与电气端了连接,其余均在芯线端压接鼻子(必须先烫锡),后再与端子连接。
13.电缆穿过防火墙或右楼板时,应将桥架或套管内的空隙用防火枕或防火泥堵死。
14.在制作电缆头的过程中,制作人员应戴白手套。
六、成品保护措施1.电缆敷设完成后,立即安装电缆盖板,保护电缆不被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