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能源、材料专题复习(2课时)一、知识考点1.电话的组成:最简单的电话由______和______组成,靠______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电话是1876年______发明的。
2.电话的工作原理: ,为了提高电话线路的利用率,实现任意两用户互相通话,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通信方式:模拟通信和_______通信。
4.产生:导线中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它是传递各种信息的载体。
5.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________作用。
6.波速c、波长λ、频率f三者的关系:c=λf,电磁波的波速c=________________。
7.广播的发射:无线电广播电台将音频电信号用调制器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通过______发射到空中。
8.电视信号的发射:话筒将_________变成电信号,摄像机将______变成电信号。
发射机将这些电信号加载到高频__________上,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
9.移动电话(手机):它利用_________来传递信息,既是无线电的发射台,又是接收台,其通话需要_________转接。
10.微波通信:微波比无线电波的频率更____,传递信息更多,需要每隔____km 建一个中转站,才能把信息一直传递下去。
11.卫星通信:可以弥补微波通信的不足,在地球周围至少配置____颗同步通信卫星,信号就可覆盖全球。
12.光纤通信:频率_______,方向高度_______的光叫激光,利用激光在特殊的管道——___________里实现信息传播的通信,叫光纤通信。
13.网络通信:计算机可以高速处理大量信息,把计算机连在一起,可以进行_______通信,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通信的形式是__________。
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__________。
14.能源:凡是能够提供_______的物质叫做能源。
15.能源的划分:①按是否能循环再生分为_______能源和___________能源;②按是否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分为_________能源和_________能源,化石能源属于______________能源,生物质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能源。
16.原子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________和带负电的_______组成,原子核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
17.核能:使原子发生分裂或聚合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叫核能,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即原子核的_______和__________。
18.链式反应:核裂变中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瞬间可释放出巨大能量,可以制成原子弹,如果对链式反应加以控制,可建成________,聚变也称为热核反应,据此可以制成氢弹。
19.太阳能: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_____________,释放巨大的能量就是太阳能的能量来源。
20.太阳能的利用:化石能源、水能、风能都来源于___________。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又安全的能源,目前人类利用太阳能源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采用光_____转换,如用集热器加热水,二是光____转换,如太阳能电池。
21.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大量燃烧化石能源势必造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加剧,过分依靠柴薪能源,会加剧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22.未来理想能源的条件:(1)必须足够______________(2)必须足够___________(3)相关技术必须___________(4)必须足够_______________。
23.纳米:纳米是单位,1nm = m 。
纳米是用来度量分子间的距离。
24.当材料的微粒小到纳米尺寸时,材料的性能就会发生显著变化。
如:提高强度、硬度,降低烧结温度、提高材料磁性等。
25.超导材料:是一种为零的材料。
超导材料的应用:可实现远距离大功率电,如超导磁悬浮列车。
26.半导体材料:是导电性能介于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如:硅、砷化镓和等。
27.半导体材料可制成、、集成电路等。
28.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导电性。
29.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太阳能电池、机器人、条形码扫描器、微处理器等30.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时的变形行为及其的能力,通常包括弹性与、脆性与等。
有些材料当受力达到一定值时,会断裂,其无明显的塑性形变,这种性质叫做脆性。
例如,轻轻一瓣,饼干会变成碎片。
所以,是选择材料的重要指标。
31.软铁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材料。
而钢等物质在磁化后,磁性能够保持,称为材料。
硬磁性材料可以做成,还可以用来记录信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磁记录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录音带、、电脑中的磁盘、打电话的磁卡、,还有磁卡式车票等等,都是用磁来记录信息的。
磁记录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二、典型例题例l、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 )A.次声波 B.超声波C.红外线 D.微波【解析】卫星是利用电磁波中的微波来传递信息,因为卫星在太空中,真空不能传递声波,如用红外线与地面通信,遇到障碍物,信号会受到影响。
例2、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核电站都是通过聚变反应来利用核能的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C.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释放出核能D.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解析】目前核电站都是通过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加以控制来发电的,故A选项说法错误,其他三个选项说法均正确。
三、达标检测1.福州江滨大道缤纷园入口处,安装了两盏“风光互补”景观节能灯,如图所示,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关于节能灯的设计解释合理的是 ( )A.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小风扇是用来给太阳能电池板散热的C.小风扇是风力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蓄电池在夜晚放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石墨烯又称单层墨,它仅由一层碳原子组成,具有许多奇特的属性,包括极强的拉力,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硬度最大,熔点超过3000℃等,这种高新材料有可能代替硅成为新的半导体材料.发现石墨烯的两位俄裔科学家因此获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根据石墨烯的特性,你认为石墨烯不能用来制成 ( )A.高压输电线 B.坚韧的防弹衣C.发光二极管 D.保温隔热材料3.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特别重视太阳能的利用 B.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C.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电磁波D.光纤具有抗干扰、信号衰减小的特点,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信息传输4.关于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使用石油产品会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应该停止开采石油B.和平利用核能特别要注意防止核泄漏,以免造成环境污染C.修筑拦河坝建造水电站利用水能发电,有百利而无一害D.天燃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人类可以无穷无尽地开发5.下列实例中,材料的选用与描述的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 )A.电线的线芯用铜制成,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B.房屋的天窗用玻璃制成,是因为玻璃的透光性好C.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制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D.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制成,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广播和移动通信都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B.微观粒子按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原子核、原子、夸克C.超导体和电磁铁都属于高新技术材料D.中考实行网上阅卷,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是半导体材料7.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果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水果电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水果电池把内能转化为电能D.金属片B是水果电池的正极8.“霸王举鼎”是宿迁市的标志性雕塑之一.这段历史故事已被搬上荧屏,剧中大鼎的道具最适合用下列哪种材料制作 ( )A.石头B.铁C.铜D.泡沫塑料9.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清洁燃料,使用这种燃料的汽车,排出的尾气污染较小B.如果大量利用太阳能,可能使太阳能在短期内消耗殆尽C.必须用六颗同步卫星才能实现全球通信D.塑料和银都是很好的绝缘材料10.纳米材料是由纳米颗粒经过特殊制备得到的,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的事实,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 ( ) A.导电性B.导热性 C.延展性 D.弹性11.常见的能源,属于可再生的是 ( )A.风能 B.石油C.煤炭 D.天然气12.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B.光纤通讯是依靠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C.在通常情况下,铜、碳棒和陶瓷都属于导体D.秦山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B.超导体是一种电阻很大的材料C.纳米技术是大尺度范围内的科学技术D.超导材料用于输送电力可以降低电能损耗14.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研究石墨烯材料的教授,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石墨烯为什么很薄?”B.“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C.“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D.“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钟表中的发条可以储存时钟运转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于制成发条的材料具有很好的延展性B.橡胶是一种很好的弹性材料,用橡胶轮胎可以大大减轻汽车的震动与颠簸C.铜是一种很好的导体,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硬度D.银锭具有很高的硬度,所以可以将其拉成丝16.核电站是利用核燃料的原子核发生_______(填“裂变”或“聚变”)释放出大量的核能并最终转化为电能的,地震会产生_______波,具有很大的能量。
“3.11”日本大地震并引发的大海啸,致使福岛核电站严重受损,核泄漏造成的_______辐射使周边环境严重污染,因此核能利用与核电安全是人类应同时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17.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核安全事故,实质上是可控核反应由于地震干扰变得难以控制而造成.目前人类主要是利用通过_______变反应释放的核能;核能属于_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18.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以东海域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
海浪具有巨大的_______能,致使福岛核电站冷却系统受损,反应堆温度升高,用海水冷却反应堆是利用_______方式来改变反应堆的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