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二胎的比例调查报告

生二胎的比例调查报告

生二胎的比例调查报告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二胎的比例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生二胎的比例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二胎的调研报告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允许实行普遍二孩政策,政策规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西夏墅镇针对新政策出台后,育龄群众对二胎生育意愿的看法进行了不记名调查。

“全面两孩”政策于2016年元旦起正式实施。

然而,新政落地,又有多少适龄群众打算生下自己第二个宝宝呢?一、调查基本情况此次调查共有50人参加调查,调查的对象年龄:25-30周岁21人,占42%,31-35周岁17人,占34%,35-40周岁7人,占14%。

其中:男20人,占40%,女30人,占60%。

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47人,占94%,高中(中专)3人,占6%。

家庭年收入状况5—10万22人,占44%,3—5万16人,占32%,10万以上12人,占24%。

对如果已育有一个男孩子,愿意生二胎的有9人,占18%,64%的人选择不愿意,持无所谓态度的有9人,占18%。

如果第一个孩子是女孩,愿意生二胎20人,占40%,不愿意的19人,占38%。

认为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比一个孩子的家庭相比生活更幸福与风险承受力大各占16%,大部分认为无法比较,各有优劣。

对于添一个弟弟(妹妹),孩子的看法是32%的家庭为同意,24%的认为不同意。

关于生二胎,家里长辈的意见认为必须生为9人,占18%,不干涉有39人,占78%。

影响生育二胎意愿的主要原因是有44人认为经济原因,占32%,家庭环境因素31票占20%,身体状况和工作事业因素各占20%。

二、调查结果分析经过多年的计划生育之后,“少生”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再加上经济发展带来的生育迟缓,我国如今已面临非常严重的人口结构的问题,总生育率不高,这将严重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

“80后”年轻人大多表示孩子教育、医疗成本过高,不会轻易考虑生育二孩。

这些不愿意要二孩的家庭,几乎都提到了经济压力大,经济压力排首位——其中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教育支出。

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人们认识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重点是人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不仅要生孩子,更重要的是使子女得以良好教育,使其成才。

生育成本越来越高,培养一个孩子,往往要支付各种费用。

高额的生育成本使得父母必然放弃数量,转而重视“质量”,也就倾向于优生优育。

现在大多数年轻人的生育观念是生儿生女不重要,关键在培养。

能让孩子从小受到好的教育,将来有出息,重男轻女的思想已大大淡化了,不会因为生的是女孩就减少对孩子的培养和投入。

居民对子女性别的偏好趋向平衡,一男一女是多数人理想中的家庭结构。

“养儿防老”的观念也在逐步被改变。

而现在国家开始重视农村的养老问题,而且也在逐步地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

影响生育意愿第二高的原因则是没有精力再照顾一个孩子。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否生二孩,精力不够是仅次于经济压力的第二个难题。

正在考虑要二孩的育龄女性,担心的是精力不够,生二孩时双方父母年纪也大了,能帮的忙有限;另外,即便有老人或者保姆帮带孩子,作为负责任的家长,更希望自己能够在孩子身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部分受调查群众认为生育二孩会对自己的工作带来影响,甚至是严重的影响。

因而,是不是有人帮着带孩子也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由家中的老人帮着照顾孩子的。

那么,老人们会对子女生育二孩持什么态度呢?受调查者反馈的信息是,接近半数家庭的老人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希望家里多一个孩子,毕竟现在一个小孩太孤单,多生个小孩现在家庭就可以多一份欢乐,生活就会多一份保障。

真正明确不支持的老人只有极少数。

抛开以上的一些顾虑,总体上受调查者对生育二孩对家庭及孩子影响的评价还是积极的。

很多人认为多生一个宝宝短期内很累,但长期来看还是有必要的,它能让家庭更和谐,生活质量更高,也有利于孩子间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学会分享与责任,有利于孩子乐观开朗性格的养成等等。

虽然这次调查,受调查者生育意愿不高,应该在意料之中。

自“单独两孩”生育政策2014年3月全面启动以来,“单独两孩”政策家庭申请率和出生率都维持在较低水平。

“单独两孩”政策对生育两孩的释放作用低于预期。

调查者认为,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想要两孩生育意愿低的问题,还是需要积极发展经济,合理调整就业以及社会政策的配套,使广大居民拥有更高的家庭收入,让居民养得起;另一方面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着力从延长生育假、就托就学、就医、社会化带养、妇女就业、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着手完善保障机制,有效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

第二篇:关于二胎的调研报告一、现状分析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由20xx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可知,我国现有人口共13.397亿,20xx年末全国总人口达13.410亿人。

在这样的一个人口基数下,我国的人口老年化也在加剧。

据《20xx年至20xx年老年事业发展纲要》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0.2%以上,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1.3亿,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占整个亚洲老年人口的1/2。

而在20xx 年年底我国60岁及其以上的人口比重已经达到20.38%。

据相关专家推测,在20xx年将达到27.53%,2030年更将是37.55%,2040年将为45.00%。

所以我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

中国迅速上升的老年人口比例,对比为数不多的人均收入,难免会让我们想到未来养老难的问题。

三十年前,为控制我国过快增长的人口数量,国家开始实行以“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政策。

在这一生育政策实施的同时,全国除河南省外,各省、市、自治区均规定了“双独夫妇”(即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第二胎的相关内容。

到了新世纪初,当第一批独生子女逐渐进入婚育年龄后,“双独夫妇”开始出现,其二胎生育的问题才逐渐显露出来,并且很快成为学术界特别是人口学学者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

人口学学者往往是从二胎生育对整个社会的生育率变动所具有的影响的角度来关注和探讨这一问题的。

他们所关注的二胎生育问题可以简单表述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我国社会中潜在的、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条件的二胎生育者(即“双独夫妇”)的规模会有多大?这些符合计划生育条件的二胎生育者实际上又具有什么样的生育意愿?不难理解,如果这种“双独夫妇”的规模很大,如果这些“双独夫妇”普遍都希望生育第二个孩子。

那么,他们的生育行为将会对我国目前的生育率水平和人口发展态势带来明显的影响,甚至也可能会形成新的生育小高峰。

因此,已有一些人口学者在不断努力地利用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资料,去分析和预测未来不同时期中,符合二胎生育条件的“双独夫妇”的可能规模②;然而,对于与此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即这些潜在的、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条件的二胎生育者是否都愿意生育第二胎的问题,则很少有人关注。

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之初,各地政府就规定“双独夫妇”可以生育第二胎。

这种二胎生育政策的制定似乎具有一定程度的补偿含义:由于父母这一辈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到了子女这一辈时,父母受到生育限制的两个独生子女结婚,就可以享受到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优惠。

实际上,这种带有补偿含义的政策优惠同时还意味着这样一种潜在的前提:即当独生子女父母这一代人的生育受到限制后,等到他们的孩子,即独生子女这一代人进入婚育年龄、结婚成家时,社会中的人们(包括独生子女本人以及他们的父母)都普遍希望生育第二胎。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潜在的前提并不一定成立。

这种二胎生育优惠政策的作用,也并不一定能够促进社会中那些符合政策条件者生育第二胎的行为。

我们应该思考:当独生子女一代人进入婚育年龄、结婚成家时,当“双独夫妇”在社会中大批出现时,这些可以享受二胎生育政策的“双独夫妇”们真的都愿意、并且都希望生育第二胎吗?他们的生育意愿与那些不能享受这一优惠政策的非双独夫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吗?又有哪些因素与“双独夫妇”们生育或者不生育二胎的意愿有关?这正是本文所要调查分析的内容。

二、农村生育观原因分析1、计划生育观今天的农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人们有了更多的积蓄来干别的事,但和城市人口相比,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思想不够解放,眼界不够开阔以及农村传统思想的病根,在计划生育观上仍存在严重问题。

通过调查,接近90%的村民认为农村不该多生,在多数城里人看来,只有一个才不叫多生,但70%的村民认为农村家庭两个孩子最好,尤其是一男一女,她们看来两个并不为多。

在对待农村生育与中国人口压力的问题上,35%的村民肯定农村超生会增重国家人口压力,应该严格控制农村计划生育,只有严格符合条件的夫妇才可以生二胎,然而65%的村民给出他们的看法,认为国家人口压力与农村无关,只要人家有能力抚养孩子,可以接受罚款就让生育二胎。

中国人口压力因农村超生而加大。

这是最为严重也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国家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关系着农民的衣食住行,农村的落后制约着国家的改革发展与创新。

对中国而言,农村是其兴衰的命脉。

我国的资源总量并不少,但为何我们只能排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显然是人多!计划生育是针对中国人口压力大而制定的一项国策,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号召,严格按照要求,有计划的生育。

2、多子多福对“你愿意生二胎”这个问题我向所询访的几十个人进行了调查,他们的年龄集中在25-40岁,结果分析,其中,大约78%的人暗示愿意生二胎,20%的人不肯生二胎,另有大约2%的人暗示,一胎都不想生。

该查询拜访预示出了我国农村现阶段主要育龄夫妇的生育观念:大多的夫妇愿意生育“二胎”,少部分夫妇只愿生育一胎,极少部分夫妇不肯生育。

而希望生二胎的大多集中在30-40岁。

这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育观念的改变等各种原因,我国也有部分大中城市逐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国家虽然连续举行计划生育政策,但为了缓解国度老龄化趋向,在计划生育政策的节制尺度上有所放宽,部分符合生育第二胎的夫妇开始考虑是否生育“第二胎”。

而在农村许多生二胎的家庭并不是被允许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使妇女教育水平提高与生产率上升。

这一方面使得生育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农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可能改变了小孩对于家庭中的消费属性,因为某些地区生育的原因之一是妇女无事可做。

生小孩来养就像城里人养狗、猫当作宠物一样。

有些人表示,多生个小孩现在家庭就可以多一份换了,以后老年时生活就会多一份保障。

一些35岁以上的家庭表示,第一胎在外地读书,一般男人也常年在外打工,妇女在家无聊,生二胎也可以说是为了有一个精神上的寄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