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999年黄河小浪底水库开始运行后,大坝以下河段河槽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
下图为2000—2015年小浪底至利津段河床高程及河槽断面形态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2000—2015年小浪底至利津段河床高程发生变化,是因为()①小浪底水库拦截泥沙②黄河下游植树造林③大坝加大了水位落差④降水增加,流量变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与花园口—夹河滩段相比,泺口—利津段河槽横向展宽不明显,最可能因为该河段()A.流速较快,河流下蚀更突出B.治理黄河工程导致河槽两侧比较稳定C.两岸岩石比较坚硬,难侵蚀D.河床底部泥沙淤积较松散,更易侵蚀1题,据图可知,2000—2015年该河段河床高程减小,这证明泥沙沉积量小于侵蚀量,故体现了小浪底水库起到了拦截泥沙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泥沙的下泄堆积,①正确;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地区,下游植树造林对中游没有影响,②错误;由于大坝的修建,水位落差增大,导致流水侵蚀作用增强,表现为侵蚀大于淤积,使河床加深,③正确;无证据表明此时间段降水量增大,④错误。
故选D。
第2题,两处河段均位于黄河下游,且从剖面图来看地势落差均不大,故流速均较慢,下蚀并不突出,A错误;无证据表明泺口—利津河段两岸岩石较坚固且泥沙更松散,C、D错误;利津位于山东境内,接近黄河入海口,泥沙淤积严重,“地上河”形势更严峻,对黄河的治理过程中对河岸堤坝的加固使河槽两侧比较稳定,不易被侧蚀,B正确。
2.B“山坡坡上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眼……”这是流传在延安市的一首信天游。
读延安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完成3~4题。
3.“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适合建坝的是()A.①④两地B.②③两地C.①③两地D.②④两地4.下列治理图示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基本措施中,见效最快的是()A.培育高产稳产农田,推广免耕法,冬季留茬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植被C.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D.打坝淤地、沟头防护,存放优质表土3题,在①地筑坝应为沟头防护坝,可以防止沟谷水流溯源侵蚀;在④地筑坝应为截流淤地坝,可以减慢水流速度,使土不出沟;②地位于塬面外伸的脊处,③地位于坡面上,均不适合建坝。
第4题,图示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D所述内容属于工程措施,见效最快;B所述属于生物措施,主要作用是治本,见效较慢;C所述属于社会措施,旨在从人们的思想意识方面治理环境问题,见效较慢;A 所述为农业技术措施,见效较慢。
4.D读黄河某河段示意图,完成5~6题。
5.甲河段水电站密集,主要原因是()A.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B.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C.靠近城市,工程技术领先D.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6.丙处水文站监测的径流量比乙处小,因为()①沿途缺少河流补给②沿途向其他流域调水③沿途气候干旱,蒸发量大④沿途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题,图中甲河段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因此适宜建水电站,水电站密集,故B正确。
第6题,由图可知,丙处附近无支流汇入,缺少河流补给,①正确。
该河段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较短缺,不会向其他流域调水,②错误。
该河段流经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导致丙处径流量减少,③正确。
丙处上游临近河套平原,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大,使得流至丙处的径流量减少,④正确。
故C正确。
6.C下图为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及石油进口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西气东输管道没有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B.补充气源C.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D.保护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8.图中各石油输入方向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A.欧洲B.俄罗斯C.新加坡D.日本7题,图中西气东输管道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是我国陆上天然气分布区,可以为西气东输补充气源。
第8题,从图中石油输入方向可知,方向①来自我国北方,来源地应为俄罗斯。
8.B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
读图,完成9~11题。
9.图中海河流域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A.开发水能,提供电力B.保障城乡用水C.拦截泥沙,蓄水灌溉D.提高通航能力10.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A.减少占用耕地B.缩短输水线路C.减少渗漏和蒸发D.减轻土壤盐碱化11.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可能使海河()A.径流深度持续增加B.含沙量呈下降趋势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D.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9题,海河流域属半湿润地区,且下游地区人口多、城市密集,水资源紧缺,故海河流域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城乡用水。
故选B。
第10题,京津地区气候较干旱,蒸发旺盛,用全封闭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和蒸发。
故选C。
第11题,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生产生活等引用的海河水量减小,故春季下游河段水量将增加,C正确;径流深度主要取决于流域内的降水量、植被状况,A错误;含沙量是由流域内的土壤性质、植被状况、水的流速等自然因素和人类破坏植被的程度决定的,B错误;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海河水位提高,地下水补给量可能会减少,D错误。
故选C。
10.C11.C将新疆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等就地转化成电能输送到电能紧缺地区的工程,称为“疆电外送”工程。
下图示意疆电外送工程线路。
读图,完成12~13题。
12.新疆发展疆电外送工程的不利条件是()A.能源不足B.国内市场小C.交通不便D.水资源不足13.下列有关疆电外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缓解了新疆的能源紧张B.准东至四川段建设难度要比哈密至郑州段小C.把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和产业优势D.三线皆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12题,据材料可知,新疆有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不存在能源不足的问题;疆电外送工程的目的地是电能紧缺区,能源需求量大,故国内市场广阔;疆电外送工程采用高压输电网络,与交通条件关系不大;将煤炭转化为电能需消耗大量水资源,而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
故选D。
第13题,疆电外送工程缓解了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能够把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和产业优势;准东至四川段经过青藏高原,工程建设难度大;三线中准东至四川段和哈密至重庆段均不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故选C。
13.C在2000—2010年的10年间,美国制造业岗位数从1 730万急速下跌到1 150万。
目前美国政府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相继从外国迁回本土,制造业出现明显的“回巢”现象。
据此完成14~16题。
14.美国企业回本国建厂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工业化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增长B.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增加民众就业机会C.提高城镇化发展,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D.增加国内税收收入,吸引投资资金回国15.美国某公司自1995年在中国投资建厂,最先转移到我国的生产环节是汽车组装环节,近年来该公司将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环节转移到我国,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B.加快新车型的研发C.扩大新车型的产量D.增强汽车生产的集聚效应16.应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巢”,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有()①重视高端制造业人才的培养②加快发展我国优势的传统制造业③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④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产业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②14题,根据材料“在2000—2010年的10年间,美国制造业岗位数从1 730万急速下跌到1 150万”,美国企业回本国建厂的主要目的是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增加民众就业机会,故B正确。
第15题,近年来该公司将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环节转移到我国,这样可以接近市场,从而能够及时从市场上获取信息,有助于熟知市场需求,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故A正确。
第16题,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巢”,再加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优势和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大减弱,使我国传统制造业面临巨大的压力。
因此,我国需要重视高端制造业人才的培养,创建自己的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我国优势的传统制造业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不是应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巢”的办法。
故A正确。
15.A16.A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同构成了“黄河金三角”。
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下图)。
据此完成17~18题。
17.“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①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②黄河的便利水运③劳动力丰富且廉价④科技、教育水平较高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8.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A.大面积草场被占用,草场面积缩小B.就业机会减少C.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加重D.对当地原有工业造成冲击,影响经济发展17题,“黄河金三角”位于中部地区,位置优越,承东启西;黄河的含沙量大,河道浅,航运价值低;该地区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该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科技、教育水平较低。
故选C。
第18题,产业转移往往伴随着污染的转移,会加重该地区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18.C尼日利亚地处西非东南部,人口超过2亿。
1971年中尼两国建交,尼日利亚目前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工程承包市场。
奥贡广东自由贸易区(下图)由中尼两国合资开发,园区结合广东企业转型升级,发挥广东的家具、建材、轻工和五金等产业以及管理、技术、人才优势,以材料加工为主体,集加工、营销、商贸、研发、会展于一体,为中国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发展提供平台。
截至2015年,园区企业数量已达69个。
据此完成19~20题。
19.奥贡广东自由贸易区投入使用后,会()A.缓解中国国内就业压力紧张状况B.加强中尼两国间的经济贸易合作C.促使尼日利亚出口产品以深加工为主D.使尼日利亚成为中国在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奥贡广东自由贸易区内企业的共同特点最可能是()A.产业链较短,附加值较低B.生产规模大,资本集中程度高C.以创新产业为主,科技含量高D.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众多19题,奥贡广东自由贸易区投入使用后,会加深中国和尼日利亚经济、就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交流,加强中尼两国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奥贡广东自由贸易区主要招募尼日利亚当地人,对中国员工的需求较少,不能缓解中国国内就业压力紧张状况;尼日利亚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奥贡广东自由贸易区投入使用后,不会改变尼日利亚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状况;根据材料可知,尼日利亚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奥贡广东自由贸易区投入使用后,不一定使尼日利亚成为中国在非洲的最大贸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