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案例分析:实践科学发展观体育学院学生工作案例分析如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崭新的思路来对待和解决那些影响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实际问题。
共产党员先进性不是想出来的,也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要真正把先进性体现到工作实际中。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当前我党的重心工作。
学习主要是提高认识,实践主要是贯彻落实。
学生工作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的把握规律、创新理念、转变方式、破解难题、提升水平,是当前我们必须思考和回答的课题。
现初步形成实践科学发展观学生工作案例分析报告如下:一、学生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体育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现有教职工38人,其中专职教师32。
,设有体育理论系、球类系、武术游泳体操系和田径系。
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两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86人。
2007年以前,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现象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缺课、迟到、早退较多。
二是学生自由散漫纪律差,补考率高。
三是喝酒、打架现象比较突出,学校有一句顺口溜:“农大学生打架比较多,十起打架九起是体院”。
二、创新开展工作情况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学生工作就是要把工作目标的价值取向始终放在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点上。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上动脑筋下功夫,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以“敢问路在何方”的胆识和气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保证教学中心任务顺利开展下,确保学院的安全稳定,2008年至今的学生工作主要实现了“五个创新”,呈现出“五抓亮点”。
(一)创新党员教育思路,举办专题党课教育抓正气。
根据时事政治的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党课讲座。
从2008年4月23日起,我院党总支书对全院学生党员和部分入党积极分子举办了三场专题党课教育。
第一场《见义勇为英雄大学生杨继斌事迹》,通过介绍杨继斌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弘扬了我们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听过讲座后学生这样说:“杨继斌学习上的榜样,生活中的兄长,思想上的灯塔,家庭中的孝子。
”第二场《大学生有“学”还要有“养”》,通过讲座,使学生深知上大学不仅仅使为了求知和提高学历,更重要是实现人生修养,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
诸葛亮对学问与修养的论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所以,要教育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养,要学养并重,以学促养,以养成学。
第三场《谈谈稳定工作,谈谈什么叫爱国》,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第一、我们要百倍珍惜这种激情,把对祖国深深的爱,转化到学习上来,集中精力努力学习;第二、把握把对祖国深深的爱这一点,青年学子就会明白,踏踏实实学习,提高服务祖国的本领,是表达爱国热情的务实之举,是落实爱国之心的准确体现,是反映爱国之愿的最好方式。
第三、把握把对祖国深深的爱这一点,广大青年学子珍惜学习时间,把握青春年华,发奋读书,勤奋用功,提升文明修养,为将来投身社会,建设祖国学好本领、打牢基础。
让我们团结起来,排除干扰,埋头苦读,积极投身到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祖国发展、有利于人民富裕的学习中去。
(二)创新课堂教育内容,落实教书育人抓教风。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中,落实教书育人的理念,学院党政领导多次讨论、研究形成共识,一是教师要有敬业精神、乐业精神、奉献精神;二是从教师的仪表、行为开始抓起,规范教师仪表,严格举止行为,从教师的教案内容、教学进度等,是否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计划进行,是否存在随意调课、停课,减少教学内容和课时的现象,严格教学管理。
三是规定课题教学时必须贯穿教书育人的思想,做到语言文明流畅,举例要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用高尚的情操塑造人,典型的事例鼓舞人。
(三)创新主题班会形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抓学风。
针对学院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对学院教学上、管理上存在的不足等热点问题,采取主讲、讨论、民主建议和谈心交流等形式,解决学生中各种问题,为学生排忧解难,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树立起良好的学习风气。
第一次主题班会《树我形象爱我体院》。
针对学院学生自由散漫、学风不正,违纪现象突出的问题,从2007年底至2008年初,由学院总支书记对全院每个班开展《树我形象爱我体院》的主题班会,通过主讲说清楚学院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是辉煌的,是值得大家自豪和骄傲的,我们要珍惜;通过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学生缺课率高、补考率高、违纪率高,严重损害了学院的形象,我们改怎么做;通过讨论明确目的,热爱学院,建设学院,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交流知道我该怎么办,要体谅父母的殷切希望,深知社会发展对高校大学生的要求等,激发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树立起学院兴我兴,学院强我荣,学院衰我耻的思想。
第二次主题班会《我为评估做贡献》。
一是说明评估目的和意义,教学评估工作是教学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进行宏观监督的重要手段,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宏观管理、督促学校办好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对于确立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确保高校完成育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说明评估最终的受益是学生,评估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
三是我们该怎么办?第三次主题班会《70年校庆我们想到了什么?》,通过成功举办70年的校庆活动,展现出我校在人才培养上,桃李满天,云南省农业高级技术人员80%以上、农业技术推广站(所)负责人80%以上、县乡主管农业的领导80%以上是我校毕业的;在科学研究上,硕果累累,影响国内外;在社会服务上,为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作为农大的学生我们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我们此时此刻想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四)创新管理新举措,学院与家长联合对学生的“学籍预警机制”抓纪律。
通过总结、分析出学院学生的突出问题,进行积极探索,根据学籍管理的相关条款,开展“互动教育”。
具体的做法是通过院教学办公室和班主任,从各班级梳理出学习成绩达不到学校规定的学生和缺课突出的学生,按照学籍管理要求,结合学院实际采取学生家长、学生与学院签订保证书的形式,把问题提出,限定时间,要求达到的目标写进保证书中。
特别强调,学生在此期间不能有违反校规校纪的事件发生作为强制规定,建立起家长和学院互动教育。
经常开展与家长、学生联系,互通情况,相互交流,共同监督,做到警钟常鸣,迫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读书。
(五)创新信息途径,掌握学生思想动向和热点问题抓安全稳定。
高校是社会的“晴雨表”,如何及时收集到学生深层次的思想动态、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参与的活动情况等,是我院做好学生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之一。
学院落实了一些信息员,及时提供信息,实施动态管理,针对问题有计划开展工作,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润物细无声”的方法,防范于未然,促进学院的安全稳定。
三、探索出我院的学生工作特色思路12345(一)一个中心,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中心。
以德育教育来促进学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二)两个手段,抓好学生课堂内教书育人和课外日常管理为手段。
身教重于言教,要培养出合格学生必须从教师抓起,通过课堂教育第一线抓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校纪,课堂外教育必须从学生的日常管理抓起,一旦有违规违纪的事件发生,就必须严格执行校规校纪为手段。
(三)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第一支党员队伍,教师党员和学和学生党员;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党建带团建,促进学风;第二支队伍班主任队伍和教师队伍,要作到身教重于言教,教书育人;第三支队伍院学生会和班级团学干部队伍,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促进学生自尊、自强、自立。
达到“三降低,三提高”即:违纪率、缺课率、补考率降低;出勤率、过级率、入党率提高。
(四)抓好四项教育。
第一项党员教育思路,举办专题党课教育抓正气;第二项课堂教育内容,落实教书育人抓教风;第三项主题班会形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抓学风;第四项管理新举措,学院与家长联合对学生的“互动教育”抓纪律。
(五)做好五项工作。
一是学院领导联系班级制度工作。
二是教师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工作。
三是掌握优秀学生和“重点”学生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抓两头促进整体进步。
四是通过信息员反馈信息,掌握特殊群体学生情况,时时关注,动态管理,以情动人,防范于未然,促进学院的安全稳定。
五是严格各项校规校纪来促进教学和学风。
学校制订出许许多多的管理、制度,就必须坚决执行,决不能姑息迁就。
四、取得主要成效——通过特色学生工作思路开展工作,近两年来,学院学风、班风得到较大转变,达到“三降低,三提高”即:违纪率、缺课率、补考率降低;出勤率、过级率、入党率提高。
——通过特色学生工作思路开展工作,近两年来,我院没有发生过一起违反校规校纪事件,没有一名学生受到学校处理。
我院学生工作从前几年的经常受到学校和有关部门的点名批评,到近两年的经常受到学校和有关部门的表扬和肯定。
——通过特色学生工作思路开展工作,近两年来,涌现出:(一)见义勇为英雄大学生杨继斌:2006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云南省腾冲县人。
2008年1月16日杨继斌同学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在危机关头,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在与歹徒搏斗中,不幸牺牲。
为了弘扬杨继斌同学见义勇为的精神,2008年1月,校党委追认杨继斌为中国共产党党员2008年2月,省教育厅追授为“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2008年2月,团省委追授为“云南省优秀共青团员”2008年2月,教育部追授为“全国优秀大学生”2008年2月,团中央追授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2009年3月,云南省政法委授予“见义勇为英雄大学生”2009年4月获荣获“2008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特别奖(二)身残志不残大学生韩桂明:2004级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云南省马关县人。
6岁不慎触及高压电致残,右手为T46级残疾。
韩桂明同学身残志坚,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刻苦拼搏的精神,在田径项目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耀。
2005年4月获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男甲组T46/45级5000米项目第一名2006年7月获中国高等院校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男子B组10000米第二名2007年4月参加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夺取男子T46级全程马拉松金牌,并打破该项目全国残运会纪录2007年4月参加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夺取男甲组T46/45级5000米项目金牌2007年7月入选国家田径队备战08年残奥会。